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经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1-13徐跃梅
徐跃梅
(法库县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400)
哮喘主要是指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这也是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严重哮喘患者在休息的状态下也会存在着呼吸困难,说话不能成句,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患者,其中常规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9.5±11.5)岁;常规组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40.5±14.5)岁;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细胞膜稳定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给予患者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解痉以及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本组急诊治疗,即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采用S/T通气模式,设置吸气起始压力为6 mm H2O,然后逐渐上调压力,控制吸气压力在12~18 mm H2O,设置呼气压力为4~8 mm H2O,设置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呼吸氧浓度为35%~45%,控制呼吸比为:1.5/1.0~2.0/1.0,给予患者每天至少6 h的通气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记录的各临床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则视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记录的各临床指标也有所改善,患者基本能独立,则视为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指标无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现象,则视为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1例(60),有效12例(34.2),无效2例(5.7),总体治疗有效率33例(94.2);常规组患者显效15例(42.8),有效14例(40),无效6例(17.1,总体治疗有效率33例(82.9),以上两组数据经过计算得出,总体治疗有效率(χ2=6.297,P=0.012),可见,联合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作用下,导致哮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气道高反应,从而引起患者发生反复发作性的胸闷、咳嗽、喘息、气急等临床症状,并致使气道内聚集大量的黏液,容易导致患者引发骤发急性窒息性支气管痉挛,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出现急躁、呼吸困难、气急、发绀等临床症状,最后出现合并呼吸衰竭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应该及时诊断并治疗[1]。
目前临床上针对严重哮喘通常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控制,但是部分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由于进行性的加重气道炎症,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从而致使气道内的痰栓广泛性形成,继而阻塞气道,并加重支气管痉挛,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意识恍惚、昏迷以及呼吸机衰竭,临床医学认为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采用急诊治疗,即给予患者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给予患者迅速有效的呼吸支持,且机械通气可扩张患者支气管,将气道的阻力进行降低,初级肺泡通气,从而对患者的呼吸力学异常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其还能促进患者将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有效排除,改善肺部的顺应性,促进肺泡氧向血液进行扩散,从而改善患者低氧、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2]。且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急诊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