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研究
2020-01-13修广岩
修广岩
(沈阳市中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04)
输血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甚至是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由于个体之间的红细胞外不规则抗体的原因,有时候会引发像是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症和血型鉴定困难等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威胁输血者的生命[1]。因此对输血者进行输血前的检验就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就针对输血治疗患者输血前的抗体检验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一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的5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48.5±11.3)岁。
1.2 方法
1.2.1 主要仪器:①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生产的离心机;②沈荡中新电器厂生产电热恒温三用水箱;③奥林帕斯显微镜。
1.2.2 试剂:检验中选择珠海贝索凝聚安、上海血液试剂等相关试剂。
1.2.3 检测方法:采取凝聚胺法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具体方法如下:①从输血患者体内抽取血液3 mL,将血液放入37 ℃的水浴中进行处理,持续10 min;②水浴结束后,将标本血液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并且在柱状凝胶卡上标注患者的基本信息、编号等相关内容,之后抽取10 μL的抗体筛查细胞血液、50 μL的缓冲液以及40 μL的被检查血清,将以上三项物质加入到微柱凝胶卡中,然后将微柱凝胶卡放入37 ℃孵育器中进行处理,持续10 min,结束后再使用离心机进行5 min的离心处理;③离心处理结束后,使用肉眼对离心机内进行观察,如果红细胞液能够均匀地沉在离心处理后的试管底部,则显示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反之,如果红细胞液无法均匀地沉在食管底部,反而出现悬浮在凝胶的表面或者是凝胶中部的情况,则显示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计算100例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验的阳性率,对比不同患者出现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的数据,并且对出现 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患者的抗体类型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输血患者中,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0例,阳性率为10%(10/100);其中男性患者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例,阳性率为1.96%(1/51);女性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9例,阳性率为18.37%(9/49),χ2=14.745,P=0.000,女性患者阳性率要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D患者1例,占比10.00%,抗-M患者3例,占比30.00%,抗-DC患者6例,占比60.00%。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中,我们将除开抗-A、抗-B和抗-AB以外的血型抗体统称为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不规则抗体就有Rh系统和P系统。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不规则抗体的出现与人们在输血过程中注射与自身血型不符的血液制品或者妊娠的免疫刺激和无察觉的刺激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人群中不规则抗体存在的概率为0.4%~1.0%,并且人体中的不规则抗体可能会引发人体的迟发性免疫反应,虽然其在输血人群中的发生概率较低,但是其带来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为临床的治疗和输血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
在一般正常人体的血液中,主要由IgM和IgG两种血型抗体组成,而在ABO型系统中的抗-A与抗-B都时属于IgM型抗体,而其他的系统则均属于IgG型抗体。当患者的血清中存在IgM抗体,而其输入的血液中的红细胞中又刚好具有相应的抗原,那么患者血清中的IgM抗体就会直接与输入血液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相连接,进而会在盐水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凝聚反应,能够很方便地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而IgG抗体则仅由一个免疫球蛋白组成,当其与具有相对应抗原的红细胞接触时,IgG抗原仅会依附于红细胞上,而不会产生凝聚反应或者相似的能够直接观察的反应,因此在临床中我们使用聚凝胺法来进行检测。在本次研究中,100例输血患者中出现了1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阳性率为10%,男性中出现1例患者,女性中则出现了9例患者,且女性患者出现阳性率的概率要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孕妇在输血中出现不规则抗体呈阳性容易引发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的脏器的健康发育,不仅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智力低下等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在对孕妇进行输血时也应该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3]。
综上所述,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在输血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