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治疗食管癌研究进展

2020-01-13张亚玲郑玉玲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治法灌肠胃肠功能

张亚玲, 郑玉玲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1],甚至出现食管完全梗阻、进食及药物困难。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药结合手术、放化疗及免疫疗法等,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其中中医外治法,直接作用于食管局部病灶,利于病变部位的吸收和治疗。针对中晚期食管完全梗阻、胸骨后疼痛的情况,中医外治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临床上应用外治法治疗食管癌主要包括针刺、药物贴敷、灌肠法、灸法、其他治疗及综合疗法等。笔者通过检索、查阅近年来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食管癌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综述,以期为诊治食管癌提供新思路。

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认为食管癌隶属中医“噎膈”范畴,多因饮食不慎致外邪直中,与情志及久病年老有关,表现为吞咽食物哽咽不顺。《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膈”,认为本病与津液及情志有关。《太平圣惠方》曰:“寒温失宜,食饮乖度,或恚怒气逆,思虑伤心,致使阴阳不和,胸膈痞塞,故名膈气也。”确切描述本病发生的病因,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饮食、七情有关。《景岳全书·噎膈》描述“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并提出“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认为此病与情志因素、酒色过度及年老虚衰皆有关。李用粹《证治汇补·噎隔》记载“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有五种,总归七情之变”。林丽珠认为食管癌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常涉及肝、脾、肾;气郁、痰阻、血瘀为标实,津亏血燥为本虚。食管癌病变脏腑关键在胃,又与肝、脾、肾有密切关系,因三脏与胃、食道皆有经络联系,若脾失健运,可聚湿生痰,阻于食道。胃失和降,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甚则气滞血瘀。中焦脾胃赖肾得濡养和温煦,肾阴不足,脾胃失于濡养,发为噎膈。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日久气、痰、血互结,津枯血燥而致食管狭窄、食管干涩[3]。郑玉玲认为食管癌类似发生在食管的一种疮疡,引发的主要原因是外邪直中,烫食、烟、酒等火热因素及口腔不洁、进食不洁有毒之物使邪毒直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阴阳之气逐渐衰退,加之情志因素均是食管癌的促发因素。

2 治疗原则

历代医家对噎膈的治疗有诸多论述。张从正《儒门事亲》曰:“假如闭久,慎勿陡攻。纵得攻开,必虑后患。宜先润养……关扃自透”。治疗噎膈后期勿强力攻伐,攻伐同时需考虑其所耗伤的正气。治疗当以濡养,使气血津液运行正常。孙一奎《赤水玄珠》云:“或见咽嗌闭塞,胸膈痞闷,似属气滞……中气不运而致者,当补气而自运。有大便燥结如羊屎者,似属血热……补血润血而自行”指出食管癌的治疗以养血益气为主。徐灵胎认为“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胃气……其未成者,用消瘀去痰降气之药”本病治疗上以消瘀、化痰、散结为主,同时佐以理气。针对食管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郑玉玲教授认为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食管癌的治疗应当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且二者当贯穿整个诊疗,不可忽视局部治疗。

3 中医外治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中医外治法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的,属中医药的特色疗法。中医药治疗除口服药物外,还可通过药物、针刺等作用于体表皮肤或体外穴位等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所谓“良医不废外治”外治法与内治法相比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和学科[4]。目前临床治疗食管癌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包括针刺、药物贴敷、灌肠法、灸法、其他及综合疗法等,可单独使用一种治疗方法,亦可数种结合。

3.1 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可以调节经脉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改善机体气滞、血瘀、痰凝的状态。《千金翼方》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针刺对于治疗气血瘀滞有明确的理论基础[5]。《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使神内藏。”针刺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针刺治疗胃肠道蠕动功能障碍功效显著,并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恢复。李鸿雁等[6]运用毫针针刺4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足三里,能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使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胃管留置时间、胃液引流均减少,使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呈现缩短趋势。周建松等[7]通过针刺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48 例,主要穴位为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天突,总有效率达97.9%(P <0.05)。孙家宏等[8]运用针刺治疗典型病例食管癌术后食道梗阻,强刺激手法针刺心俞(双)、膈俞(双)、胃俞(双),治疗后增强食管及胃肠功能蠕动,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食物顺利通过食道吻合口。刘文健等[9]观察临床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64 例,观察组运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合募穴,对照组常规治疗,总有效例数显示治疗组33 例,对照组25 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谢守泳[10]选取穴位百会、涌泉、人中、三阴交、足三里、双侧合谷进行针刺,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生存期限(9.5 ±1.2)月,优于对照组的(5.0±1.3)月(P <0.05),且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药物贴敷

药物贴敷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将中药外敷与腧穴理论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常用药物贴敷神阙穴、腹部外敷等,主要通过药物加热透过肌肤,促进药效,疏通经络,调畅气机,恢复机体脏腑经络官窍功能。常用于食管癌疼痛、消化道功能损伤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许云云等[11]采用大黄贴敷神阙穴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90 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用食醋和蜂蜜进行大黄调配,通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显示大黄贴敷神阙穴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不同物质调和有差异,食醋调和优于蜂蜜。罗淑兰[12]运用中药外敷与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应用治疗食管癌患者27 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药外敷,外敷药组成:桃仁、乳香、血竭、没药、莪术、全蝎、桂枝、蟾酥、冰片、蜈蚣、细辛等。对各组进行VAS、SAS、SD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EORTC QLQOES18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治疗晚期食管癌疼痛患者应用中药外敷联合情志护理,可缓解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中药外敷组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周妮等[13]观察生大黄贴敷神阙穴配合隔盐灸治疗食管癌化疗便秘患者,结果显示在预防食管癌化疗后便秘症状采用生大黄神阙穴贴敷配合隔盐灸治疗,临床应用疗效较好,且安全方便。马静等[14]运用腹部中药外敷结合咀嚼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54 例,对照组与治疗组1∶1 进行观察,治疗组给予莱菔子、吴茱萸、大黄、厚朴、桃仁、芒硝、木香等中药外敷,配合口香糖咀嚼,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胃肠功能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疗效显著。中药外敷腹部应用多种药物,通过药物加热促进药效,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促进气血运行,恢复机体脏腑经络官窍功能。

3.3 灌肠法

中药灌肠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药物灌肠避免药物经胃酸、消化液和肝脏代谢,直达病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因食管梗阻而无法进食的患者,可应用药物灌肠,不影响疾病治疗,避免因无法进食而延误治疗,甚至加重病情。灌肠药物中多以大黄为主,食管癌病位在食管,涉及肝、脾、肾、胃,临床多伴有消化道症状,可通过灌肠有效缓解食管癌患者表现出的胃肠功能不适症状。徐明[15]利用保留灌肠法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通过观察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发现应用灌肠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食管癌患者术后机体正气损伤,导致气血运行无力,气机升降失调,胃肠功能失常,易出现气机郁滞,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应用中药灌肠,将肠道代谢物排除体外,有助于患者恢复。东艳蕊等[16]应用灌肠疗法结合康艾注射液静滴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肾衰竭患者80例,灌肠方组成:大黄、黄连、牡蛎、丹参、白芍、甘草、柴胡等,检测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SCA)、肾功能并评价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发现研究组灌肠疗法联合康艾明显改善CEA、SSCA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3.4 灸法

灸法应用范围广泛,不局限于寒证,可广泛用于临床。灸治中艾叶燃烧后药性尚存,艾火的热力及药性,透过体表腧穴渗入进入体内,并渗透诸经,渗入筋骨、脏腑至全身,调节整体,同时体表的外邪被燃艾产生的热直接祛除,也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陈超等[17]运用雷火灸治疗食管癌放疗患者20 例,取穴为双侧足三里、肺俞,检测TGF-β1、肝肾功能并评价QOL,结果显示雷火灸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 的表达有关。许梦娜[18]研究发现雷火灸能改善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疼痛程度、疲劳程度、增强患者食欲、睡眠质量等生存质量,减轻放疗后副作用,并且灸法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段涛等[19]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60 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艾灸,选穴主要为神阙、中脘、关元、气海,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00%(P <0.05),结论显示穴位艾灸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具有中医标本兼治的优势。

3.5 其他疗法

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食管癌除针灸、药物敷贴、及灌肠外,尚存在按摩、穴位注射、拔罐法、挂线法等其他疗法。郑婧瑜[20]应用按摩法治疗食管癌术后便秘患者30 例,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96.67%,患者满意度93.33%,按摩法治疗食管癌术后便秘患者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梁晶等[21]运用穴位注射治疗食管癌化疗患者,将胃复安注射于穴位足三里,结果显示穴位注射比肌肉注射胃复安更有效缓解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且作用时间延长。郑玉玲[22]治疗食管癌出现胸骨疼痛或背部疼痛者,运用拔罐法,胸骨疼痛者选取痛点(阿是穴)相对应的后背正中线上2 或3 指处,背部疼痛者取阿是穴及阿是穴上2或3指正中线处进行拔罐,缓解患者疼痛。浦鲁言[23]通过拔火罐治疗食管癌化疗、放疗、术后患者出现胸背疼痛者,可明显缓解疼痛。韩久付等[24]采用挂线法食道癌支架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结果显示行普通食道癌支架术发生支架移位发生率为15.0%,而行挂线法食道癌支架术为0%(P <0.05),表明挂线法有效减少移位并发症的发生。

3.6 综合疗法

食管癌诊疗过程当中,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多种治疗方法同时使用,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胡妍妍[25]采用综合疗法运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恢复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多种治法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老年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且疗法安全可靠。饶海英等[26]治疗食管癌术后呃逆患者105 例,观察组53 例运用中药热熨联合穴位按摩,中药热熨主要为代赭石、吴茱萸、丁香、柿蒂、高良姜、旋覆花、槟榔、姜黄、郁金。观察组痊愈30 例、显效15 例、有效8 例,优于对照组。临床常采用中药穴位帖敷、中药足浴、药熨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发现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降低并预防术后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27]。数种治法并用,临床应用疗效高、见效快。针对食管癌患者服药困难,临床采取中医外治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药物贴敷联合针刺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疼痛有效缓解率92.45%[28],联合应用起到协同作用,并巩固止痛效果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能够解决心理、精神等问题对疼痛的影响。综合疗法改善患者疼痛主观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临床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性,往往由临床医生辨证论治后结合自身诊疗经验确定,中医外治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4 结语

中医外治法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显著,灵活简便,可单独应用,又可与中药、西药联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存周期,是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中医外治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外治药物通过皮肤、腧穴、孔窍等进入机体,发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畅气机、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病目的。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如中医外治法缺乏规范统一,循证医学证据尚未完善,中医外治法治疗辨证论治把握欠佳等。明确规范食管癌的中医外治法,以期为食管癌患者提供更多临床指导。

猜你喜欢

外治法灌肠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灌肠缓解便秘是否合适?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