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经验探讨
2020-01-13马志霞
马志霞
肺结核是一种以呼吸道为传染途径的疾病,具有治疗费用高、病情易反复、病程长、耐药性强、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3]。肺结核在临床上常见,属于高发性慢性呼吸道疾病[4]。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容易患该疾病,因为老年群体免疫力较差,所以老年人高发[5]。老年肺结核患者通常出现咳嗽剧烈、咳痰、咯血、食欲不振等症状。据报道,老年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一些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完全遵照医嘱用药治疗,导致其复发率增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式对于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症状,提升患者治疗认知程度具有重要意义[7]。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因此,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 例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6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73.17 ±8.92)岁,其中,浸润性肺结核56 例,结核性胸膜炎3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8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2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结核分会制定的肺结核的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③第一次接受肺结核治疗患者;④年龄在60岁以上;⑤无其他传染性病症;⑥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具有严重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有效交流患者;③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患者;④合并其他肿瘤患者。
1.2 护理干预方法 患者接受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住院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心理干预、环境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方式,并指导家属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及病情状况。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排解寂寞感和孤独感。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药物的基本信息,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准确用药。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形成科学饮食习惯,嘱患者多食用蛋类、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日应增加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升免疫力。②社区护理:社区医生详细了解每位患者在出院后是否遵医嘱,通过电话、微信、短信、家庭访视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监督与指导,观察患者用药情况、饮食情况、心理情绪等情况,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等,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加强对患者健康和心理状态的监督。③家庭护理:患者家属应给患者创造干净、舒适的环境,注意每日通风,保持环境清洁。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分担心理负担,并给予合理饮食护理,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如有异常情况,积极和社区医生沟通。
1.3 观察指标 ①生存质量:采用自制生存质量评价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命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②遵医嘱行为:观察患者院外的遵医嘱行为,包括定时用药、按时复诊、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充分休息、戒烟限酒、心情开朗等,上述事件良好率大于96%为基本遵医嘱,上述事件良好率50% ~96%,为部分遵医嘱,上述事件良好率小于50%,为不遵医嘱,遵医率=(基本遵医嘱+部分遵医嘱)/总例数×100%。③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应用SAS、SDS 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存质量分析 130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护理前生理能力评分为(56.12 ±8.47)分,情感职能评分为(55.42 ±7.64)分,生命力评分为(54.13 ±10.09)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8.09±7.45)分,社会功能评分为(43.66 ±9.78)分,心理健康评分为(50.17 ±9.56)分。130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护理后生理能力评分为(63..88 ± 10.15)分,情感职能评分为(61.52 ±9.73)分,生命力评分为(61.74 ±11.75)分,躯体疼痛评分为(53.14 ±9.6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0.16 ±11.27)分,心理健康评分为(55.34 ±11.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 =18.81)。
2.2 遵医率分析 130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基本遵医人数为90例,基本遵医率为69.23%;部分遵医人数为34 例,部分遵医率为26.15%;不遵医人数为6 例,不遵医率为4.62%,遵医率为95.38%。
2.3 焦虑和抑郁情况分析 130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29.78 ±6.02)分,SDS评分为(27.44 ±6.14)分。13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27.32 ±5.57)分,SDS 评分为(25.82 ±5.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 =20.12)。
3.讨论
肺结核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导致中低收入国家人民死亡的第三大疾病[8]。老年肺结核病变范围广,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良情绪或生活质量降低[9,10]。因此,医护人员应给予老年肺结核患者科学、正确的护理干预[11]。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就是在医院、社区、家庭等不同场所内给予患者连续性的科学护理,为患者提供随访跟踪、转诊服务、健康指导等,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以达到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和预防疾病复发的目的[12]。
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老年结核患者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命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遵医嘱行为、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命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提高患者遵医率,显著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预防肺结核初治患者复发中的应用研究结果与本研究所得结果一致,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复性以及可行性[13]。
综上所述,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老年结核患者生存质量和遵医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