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名医陈柳春中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证经验
2020-01-12邓小月
邓小月 何 岚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疼痛科,江苏 江阴 214400;2.南京固生堂宁西门诊部,江苏 南京 210000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其患病率约为0.1%~4%,且多发于中年女性[1],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偶然发现,有些患者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有些患者感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发病部位多为颊、舌、唇、牙龈、腭部黏膜组织,通常呈对称性分布[2]。病变部位在颊粘膜组织时,临床表现为颊黏膜上出现丘疹、斑块及白色或灰色浑浊条纹,条纹呈树枝状、线状或网状,其中树枝状条纹较为常见,条纹之间的黏膜组织色泽鲜艳,多呈黯红色;病变部位在舌黏膜上时,舌粘膜表面有灰白色斑块出现[3]。该病是一种慢性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等特点[4]。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认为与精神、免疫、内分泌、感染、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等因素有关[5]。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暂无特效治疗方法,西医的治疗原则是对症处理、预防癌变,临床疗效一般。中医根据其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口破”“口蕈”“口癣”等范畴,金陵名医陈柳春,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固生堂专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四十多年,对口腔扁平苔藓的中药治疗上有独到见解和经验,笔者有幸跟随陈柳春主任抄方学习,收益颇丰,遂将其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并无口腔扁平苔藓之病名,但中医典籍中关于口腔粘膜病的认识颇多,如“口疮”“口糜”“口破”“口蕈”“口癣”等。早在《内经》就有口疮一类病名,《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一丹谷不成……民病口疮”,认为其病机为热盛肌腐。《素问·气厥论》记载:“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认为是由于膀胱热邪闭塞导致口糜的发生。《外科正宗》中对其病因病机也早有记载:“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陷露龟纹,脉虚不渴。此因思烦太甚,多醒少睡,虚火动而发之。……实火者,色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此因膏梁厚味,醇酒炙煿、心火妄动发之。”
2 临证经验
陈柳春主任认为,诸多文献记载中与口腔扁平苔藓最为相似的当属陈实功《外科正宗》所阐述的内容,而“口者,五脏六腑所贯通也,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因此在发病因素上,陈柳春认为本病与全身因素相关,可因贪食烟酒、辛辣、肥甘,而酿热化火;或思虑过度,肝气内郁,日久化火上炎;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血虚失养等因素导致。在病机分析上,陈柳春认为是饮食不节,脾胃湿热,热盛化火,循经上攻于口腔;或情志不畅,气机失和,气血阻滞,局部血流受阻,致邪毒积于肌肤腠理间,从而形成口腔局部病损;或肝肾阴虚,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或肝风内动化热生燥,使粘膜失其濡养。
陈柳春主任以益气升阳、解毒敛疮为总体治疗原则,又根据患者口腔粘膜的病损形态随症用药。口腔粘膜病变局部有充血糜烂时,陈柳春侧重于益气养阴、散结敛疮,选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石斛等养肝肾、肺胃之阴;浙贝母、桔梗、瓜蒌皮等散结消痈;当归、川芎、陈皮、柴胡、郁金等行气活血;白芨、乌贼骨功擅敛疮生肌,促进疮面愈合;炙黄芪、党参等健脾益气。
局部病损仅表现为白色网状条纹或患者调理已进入后期收尾阶段时,陈柳春主任则以补益中气、升阳解毒为主,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选生黄芪、炙黄芪、党参、白术、柴胡、炙升麻等补益脾胃之气;少量柴胡、升麻以助脾胃之清气上升于头面;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白芨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陈柳春主任不仅临床辨证用药精准,还擅长根据患者的不同症情、不同体质选用不同的中药剂型治疗相关疾病。此外《内经》有云:“生病起于过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陈柳春主任诊治之余定会嘱咐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规律作息,清淡饮食,调畅情志,忌食辛辣刺激、牛羊肉、海产品。
3 验案举隅
邓某,女,27岁,初诊2018年9月18日,口腔粘膜疼痛不适2月余,曾至专科医院就诊,确诊为口腔扁平苔藓,予白芍总苷胶囊、曲安奈德口腔软膏等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刻下:双颊后份及上下牙颊沟处可见白色网纹,伴充血,面积分别约2.5 cm×1.5 cm,余无明显不适,纳可,二便调,舌苔薄白中裂纹,舌尖红,脉细小数。治以益气养阴、散结敛疮。具体方药如下:生地黄15 g,玄参15 g,麦冬10 g,乌梅10 g,石斛 10 g,浙贝母10 g,桔梗10 g,瓜蒌皮10 g,白芷10 g,当归10 g,川芎15 g,法半夏10 g,陈皮 12 g,柴胡10 g,郁金12 g,白芨12 g,乌贼骨 10 g,炙黄芪15 g,党参10 g,赤芍10 g,炙甘草 3 g。10剂,水煎服,每日3次。
2018年9月29日二诊。药后患者诉自觉口腔粘膜修复,无明显疼痛感,饮食时仍有刺激感,伴睡眠欠佳,舌苔薄白中裂纹,舌尖红,脉细小数,上方加黄连10 g,肉桂2 g后下,五味子15 g,交通心肾,引阳入阴,调节睡眠,10剂,水煎服,每日3次。
2018年10月16日三诊。药后患者诸症好转,刷牙及正常饮食已无刺激感,睡眠可,舌苔薄白中裂纹,舌尖红,脉细小数,予2018年9月18日的原方10付继服。
2018年12月8日四诊。患者诉药后月余至口腔粘膜科复诊扁平苔藓面积较前缩小,双颊后份及上下牙颊沟处可见白色网纹,面积分别约2.0 cm×1.2 cm,余无明显不适,纳可,二便调,舌苔薄白中裂纹,脉细小弦。治以补益中气、升阳解毒。具体方药如下:生黄芪15 g,炙黄芪15 g,党参20 g,白术10 g,白芍15 g当归10 g,茯苓12 g,生地黄15 g,柴胡6 g,炙升麻6 g,白花蛇舌草15 g,白芨10 g,土茯苓15 g,山萸肉10 g,炙甘草3g。14剂,水煎服,每日3次。
2019年1月12日五诊。药后无明显不适,偶有腰酸,夜寐可,二便调,舌苔薄白中裂纹,舌淡红,脉细小数。予2018年12月8日方加山萸肉12 g,调补肝肾,14剂,水煎服,每日3次。
2019年2月27日六诊。药后无明显不适,舌苔薄白中裂纹,舌淡红,脉细。2018年12月8日方加红景天30 g,调气活血,炒薏苡仁20 g,山药20 g健脾化湿,制中药丸,每日早晚6 g,口服。
2019年7月2日七诊。患者诉中药丸服药结束后再至专科医院口腔粘膜科复诊,未见口腔粘膜白色网纹,暂获得临床痊愈。
4 小结
口腔扁平苔藓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西医理论多认为口腔扁平苔藓是由口腔黏膜受不良刺激或内分泌失调所致,并具有遗传倾向。该病临床表现为上皮不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出现淋巴浸润情况。多数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遇辛、酸、热、辣、咸等刺激时,会出现局部灼痛或麻庠感[6],随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存在癌变倾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目前临床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以免疫疗法为主,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疼痛、改善糜烂,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癌变风险。免疫调节短期内疗效肯定,但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安全性欠佳[8]。
中医理论认为该病与“口糜”“紫癜风”等相似,患者因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心肝火旺等导致气血不畅,阴阳失调,热聚肌肤无法疏泄,进而发病[9]。且近年来发现,中医药治疗OLP有明显优势,不仅可纠正OLP患者口腔症状,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症反应,且有较高的安全性[10]。中药可促进口腔扁平苔藓炎症吸收、促进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同时可升高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11]。鄢玲等[12]采用清利湿热方联合曲安奈德干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及sIL-2R水平的变化,认为清利湿热方联合曲安奈德治疗OLP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体征,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sIL-2R水平,且安全性肯定。目前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较多,一致认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方面,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疼痛,延长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13-15]。
笔者仅从纯中医角度浅谈陈柳春主任对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相关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口腔粘膜病提供新思路,病案患者系作者本人,整个治疗过程中未接受任何西医处理,只是在口服中药过程中定期去口腔粘膜科复诊,记录病情变化过程,口服汤药约6月余后制成中药丸剂善后巩固疗效,是否配合西医的治疗手段可以使疗程缩短,起效更快,仍需更多的相关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