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血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浅析

2020-01-12唐莫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刺耳刺络络脉

唐莫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0)

神经性耳鸣指在排除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患者耳内单侧或双侧出现鸣音的五官科疾患。该病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且复发率高,疗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本文从刺血疗法层面出发,阐述运用刺血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相关理论及临床应用。

1 神经性耳鸣的病因病机及中医分型

神经性耳鸣属中医“耳鸣”范畴。病位多责于心、脾、肝、肾,病因为风、火、痰、湿邪气犯窍,侵及相关脏腑。《素问·脉解》曰:“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证治准绳》言:“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故神经性耳鸣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为风热侵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虚证为脾气虚弱证、肾精亏虚证[1]。

2 刺血疗法的中医理论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刺血疗法”“刺络疗法”“放血疗法”等,是中医治疗络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素问·调经论》曰:“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血实宜决之。”《素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刺血疗法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证及痛证。《素问·针解》曰:“经络瘀滞或邪入血分郁结不解者,刺络以去瘀血。”论述了刺血疗法的施术指征。

刺血疗法具有泄热祛邪、化瘀通络的功效[2]。泄热祛邪,《素问·刺热》言:“肺热病者……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灵枢·热病》言:“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灵枢·刺节真邪》言:“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化瘀通络,《素问·调经论》言:“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素问·缪刺论》言:“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

3 刺血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现代机制

刺血疗法,可祛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改变局部血液流动,促进组织细胞代谢,从而调节血管功能,改善局部皮肤微循环作用[3]。祝秋梅等[4]发现在井穴放血,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流状态,提高其组织细胞的氧气供能,以修复中枢神经的损害。刺血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可能是通过改善耳蜗微循环障碍,调节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恢复中枢神经细胞功能,以达到缓解耳鸣症状的作用[5-6]。亦有研究表明,耳鸣的发生与神经过度兴奋有关,故可通过转移兴奋灶的方法治疗神经性耳鸣[7]。选取远端穴位放血,可引起局部神经感受器的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使远端兴奋,从而有效抑制内耳神经元的过度兴奋,以达到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作用[8]。

4 刺血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应用

神经性耳鸣属实证者,可通过刺血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刺耳背筋脉法、刺经络循行处络脉法。刺耳背筋脉法,即快速点刺耳背充血明显的静脉血管,放出少量血液,随后按压耳郭止血。聂鲲[9]使用刺耳背筋脉法治疗35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每周1次,7次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32/35)。刺经络循行处络脉法,是指于相应经络循行处点刺络脉放血。《针灸甲乙经》言:“瘈脉,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又言:“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马培锋[10]通过关冲、百会穴、双侧太阳穴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性耳鸣,治疗后患者眩晕、耳鸣、恶心、耳内胀满感均消失。程爵棠[11]取耳周穴进行梅花针点刺,采用叩刺放血法,在患者耳周环绕性叩刺至微出血,每穴出血几滴为宜,每日1次,疗效显著。

5 小结

中医刺血疗法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操作简单、见效迅速等优点,适用于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瘀结及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特别对于早期神经性耳鸣患者,往往能获得显著疗效。临床可根据相关病情,辨证选穴,如耳周可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头窍阴、率谷、完骨、天冲等穴;风热侵袭证,可加合谷、外关等穴;肝火上扰证,可加足临泣、太冲等穴;痰火瘀结证,可加阴陵泉、丰隆等穴;气滞血瘀证,可加外关、血海等穴。刺血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客观的实验数据支持,仍需进一步的探索及研究。

猜你喜欢

刺耳刺络络脉
“刺络放血补虚”渊源及机理考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除夕夜的青烟
有些话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人去楼空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结肠络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