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020-01-11张其龙
张其龙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真正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实施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探究学习,发展语文素养,培养实践能力。本文探讨小学语文高年级项目式学习的策略、评价方法。
【关键词】项目式;任务;实践;评价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讲授式上课为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实践活动开展得较为散乱、随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变革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实施项目式学习,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项目为载体,以做项目形式,促使学生做中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一、精心设计任务驱动学习
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导向,通过任务导向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探究学习。因此,设计驱动学习的任务,对项目式学习至关重要。
(一)项目式设计教科书特定内容,把学习过程变为学科渗透式项目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适合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内容,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設计挑战性的任务,开展项目式学习,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把学习过程变为实践过程,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实践体验,使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实现深度学习,在大量的实践中培养能力。
有的教科书内容,有较明显的人文、历史、语言等领域内容,很适合创造性地使用,引导进行探究、实践,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梦》一类的课文,适合编演课本剧,在单元学习中就可适时拿一篇课文来项目式学习设计。教学《草船借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主导安排读、悟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项目式设计《草船借箭》学习,则通过编演课本剧,设计一系列读写、探究、动手任务,学生当课本剧“演员”,以实践的方式深入地体会人物特点,让学生体验、经历多样的实践活动、探究学习、动手操作,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二)用教育要素改造教育资源,把学习生活中真实问题转化为主题式项目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要打通学习与生活中的边际,注意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善于把生活中真实问题转化为主题式项目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用教育要素改造各种教育资源,提炼出蕴含的学科教育元素,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把生活中真实问题转化为主题项目探究学习,如春游实践活动、秋游实践活动、学校庆典活动、四点半活动、午餐活动、传统文化、剧本编写、XX表演、XX调查、创编儿歌、创编绘本、课前讲演、XX设计方案、策划六年级毕业晚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会学习。
二、促进持续的探究与实践
真正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课外自主、合作学习,且大部分任务需要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设计,抓实学习过程,抓实实践活动。
(一)设计好学习过程
项目式学习涉及一系列的内容和活动,需要提前设计好,明晰学生需要完成的各层级任务,设计完成任务的方式。可由学生自行设计,或师生一起设计,这也是培养学生策划能力的重要时机。如编演《草船借箭》课本剧学习过程可设计如下:
任务一:选择故事。阅读《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相关文段,要求: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特点,与同学交流;
任务二:学习人物表演。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相关视频,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评价,自由交流;
任务三:选择扮演角色。写一写拟表演对象,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表情;
任务四:创编剧本。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任务五:排演课本剧。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找背景配乐,制作简单的道具,商量、排演课本剧;
任务六:表演课本剧。6个小组按顺序表演课本剧;
任务七:项目学习评价。以《参与学习评价表》《学习成果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反思。
这样的编演《草船借箭》课本剧项目学习,紧扣表达、探究、动手等实践活动,在各层级任务引导下,促进深度学习。
(二)持续进行探究、实践、作品制作
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通过营造探索和实践学习氛围,搭建各种平台,提供各种辅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探究、实践,或艺术欣赏,或查阅资料,或调查访问,或合作探究,或讨论分析,或编写绘制,充分体验、亲历、探究,并最终以制作作品呈现学习成果。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给学生构建学习平台,给予及时指导,如,方法指导、数据整理指导、专题培训等,关注学生项目小组的运作情况,适时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学生的实践学习。
(三)促进思维的迁移
在项目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项目学习中的体验、思维进行迁移,注重问题的解决体验的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将解决问题的知识、方式迁移到其它的情境当中去,实现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项目式学习任务指向成果,以学习成果为特征,因此项目式学习突出以学习成果为检验,组织学习成果展示。
(一)多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习成果展示方式,可以办展览、研究报告汇报会、宣传栏张贴、汇编成册、表演、演讲等方式。调查类项目,就安排研究报告汇报会;如果是创编绘本,则可以进行一个绘本展。
(二)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展示时,可从内容上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从不同方面去展示,分成各个小组展示,让每一份成果都进行展示。
(三)注意展示中互动
展示活动中,要避免展示与听众脱节的现象,通过鼓励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内容、质疑等方式加强联动,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参与互动。
四、多元互动评价学习
项目式学习评价着眼于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学习情况。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一)制定评价规则
评价以公开展示作品为核心,把能看到作品的人都作为评价人,既对作品作总结性评价,也对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性作评价。
(二)评价参与学习过程
评价时着眼于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如,在编演《草船借箭》课本剧项目学习中,主要引导学生从参与态度、活动体验、成果展示、活动体会去评价,突出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
(三)评价學习成果
评价着眼于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让学生能听到更多的反馈意见,引导反思。如,编演《草船借箭》课本剧项目学习中,主要引导学生从剧本编写、服装道具、角色表演、表演效果几方面去评价,促进学生深层反思。
总之,实施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科渗透式探究学习,进行主题式项目学习,引导学生持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探究学习,必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宁.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J].课外语文,2018(34).
[2]蔡可.美国项目学习与我国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5(31).
[3]张帝.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 .中国教师,2016(19).
[4]田娟.孙振东.跨学科教学的误区及理性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