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高效管理工作探究

2020-01-11冯淑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班主任

冯淑芳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施行教育计划的重要环节,实施班级管理的班主任采用何种措施、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工作开展将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初中班级管理的特点出发,立足于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有效措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班主任

教育行业的育人要求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这一代初中生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他们接受了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繁杂的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这导致初中生在十几岁这个情绪敏感的年纪更容易滋生叛逆的心理,同时,也为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工作难度,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措施及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班主任为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应做到多种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

1.管理方式僵硬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模式僵硬的问题。班主任奉行“唯成绩论”,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新时代的中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班主任僵硬的管理模式很难让他们信服,进而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更多的班级问题出现。

2.忽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学生已经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不再适合小学那种教师包办所有时间安排的教育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萌发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已经拥有一部分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忽视容易导致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学生的自我合理诉求出现分歧。

3.师生沟通交流较差

很多班主任出于对所谓“班主任权威”的盲目推崇,认为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就应该是威严的,让学生惧怕的。这导致学生跟班主任进行沟通时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敢提出建议,甚至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导致班主任难以获得学生的真实情况,这会大大降低班主任的管理效率。

4.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与周围的人存在客观的个体差异。但很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往往选择性的忽视这种差异,对每一个学生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依旧有很多班主任奉行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不合适的教育方式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甚至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影响。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进行高效班级管理工作的措施

班主任的管理措施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恪守陈规。时代在变化,育人要求在变化,学生的诉求也在变化,班主任应该结合这些变化趋势,合理优化自己的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各方面能力综合提升。

1.以学生为本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新课改提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时刻遵循该原则,积极优化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本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促使班主任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以迎接新的教学挑战。这一代的初中生思想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影响,他们看得更广,想得更多,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群体具有的时代性,不能用刻板的教条去强迫约束学生,管理中应时刻做到以学生为本。初中生思想高度活跃,因此,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于课堂,班主任发现个别学生课堂状态出现问题后,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机,并加以合适的引导,让学生从心底认可课堂的重要性,而不是迫于班主任的压力做出认真听课的表象。同时班主任也可考虑优化课堂形式,积极活跃课堂氛围,积极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学生作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已经具有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班主任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人特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能充分贴合自身的学习及生活需求,同时能减少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以空出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教学相关事宜。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对自我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学习规划等产生思考,其后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并且监督学生的计划执行程度。当学生把精力都放在计划实施上面,相应的班级问题也就会减少。同时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将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自我管理这种能力的好处他们也将受用一生。

3.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的关系,学生不应该惧怕老师,老师不应该压迫学生。我国的初中教育中,班主任普遍扮演一个学生惧怕的角色,但这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师生沟通不畅就会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班级管理效率降低。初中生所处的年纪,心理普遍较为敏感,有时候不经意犯下的小错误,如果被班主任过分责备,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学生学习积极度。班主任应尝试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考虑学生面临的困境,以朋友、长者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教师的出发点,从而心底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在工作中也应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能以学生的成绩、背景做区别对待。初中生敏感的内心能轻易察觉到教师的差别对待,这会导致学生产生意见,从而阻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4.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经济及互联网的发展让现在的青少年看得更多、想得更远,他们会萌发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对自身有着明确规划。这种对未来的规划可能来自家庭影响,也可能是外界影响导致的自我诉求。他们可能很早就明确自己未来想走什么样的路,为此应作出怎样的努力。教师应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表达出充分的尊重,如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在校外进行艺术培训,有的学生喜欢研究程序,会运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研究实践,这都是学生个体发展的一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充分理解这种诉求,不应强加干预,向学生灌输“唯学习论”,而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己多方面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课程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应进行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新课程下的学生管理问题。班级管理效率的优化可从多方面入手,但其核心应该是尊重学生的诉求、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省香兰.谈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20(11).169-170.

[2]陈成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7(14):70.

[3]周順兰.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190-191.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初中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