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20-01-11张叶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左室

张叶红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调兵山 112700)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为心内科高发疾病,患者受病情影响极易出现残疾、死亡,临床常通过PCI为患者治疗,帮助疏通梗死冠动脉,疗效较为显著[1]。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引发血栓。为减少血栓出现概率,应当为患者做抗血栓预防,替罗非班具有较好的控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能够帮助预防PCI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2]。本文重点讨论采用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于我院就医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归入研究范畴,随机分入研究、对照2组各45例。研究组内有男28例,女17例,年龄53~77岁,平均(61.75±5.84)岁;26例单支梗死,19例多支梗死。对照组内有男25例,女20例,年龄54~76岁,平均(63.57±4.28)岁;30例单支梗死,20例多支梗死。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前,患者已明确本项研究相关内容并签同意书,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认可。

1.2 方法:两组均于术前应用阿司匹林(吉林金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296)、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各300mg。研究组除应用以上药物外,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73),先取10 μg/kg为患者行静脉注射,后再以相同用量行静脉泵入,时间持续24~36 h,若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应当将药物用量减半使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后左室功能情况,包括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行χ2、t检验。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可见,研究组LVEDV、LVESV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功能情况比较(n=45,±s)

3 讨 论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堆积,引发血栓,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引起患者体内心肌闭塞,因而血氧供应失常现象[3]。PCI为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方法,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PCI应用中可能出现血小板激活现象,加重血栓,且可能导致原有血栓脱落,对远端微血管造成堵塞,加重患者的心肌缺氧、缺血情况,心肌梗死病情进展,极易影响患者预后。在为患者实施PCI治疗前,应当做好抗血小板凝集,预防新血栓出现,避免就血栓脱落。临床常用的预防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但其应用效果不够明显,难以达到患者预期[4]。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受体拮抗药物,能够较好地阻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之间的结合,避免血小板附着在损伤的内皮细胞中,进而产生较好的抗血小板凝聚效果。同时,替罗非班能够维持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同时,替罗非班的半衰期较短,药物见效快,使用后可在10~30 min内抵达最高血药浓度,特异性较好,术前应用能够较好地防止患者在PCI过程中出现血栓加重现象[5-6]。将其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同时应用,能够起到更强的抗血栓功效,使PCI治疗顺利开展。

研究发现,研究组LVEDV、LVESV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表明采用研究组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室功能。综上,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能够对患者的左室功能产生显著的改善效果,帮助患者康复,可推广。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内与外周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