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原体和易感因素及结核分枝杆菌优势耐药谱的研究
2020-01-11阎秋
阎 秋
(辽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导致人体出现结核病,是临床医学上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对于人本来说,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广泛性及耐多药,结合分枝杆菌感染,这是现在医学防控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是结核病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患者在全球范围来说比较多的,针对我国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本状况进行深度研究,结果展示此菌耐药性比耐药菌株更严重。虽然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感染人体的各个组织,从而使得人体患上疾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一种,现在县镇医疗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掌握肺结核流行现状、病原体以及耐药性,对于防控肺结核疾病具有一定价值。基于此,选取某院收治县镇的70例肺结核患者和70例复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分枝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敏感试验,分析现状、耐药性和优势耐药组合形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使用罗氏培养基和PNB、TCH生长试验,选取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某院收治县镇的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70例和70例复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分类:病例分类:一开始治疗,未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包括接受一月内药物治疗患者,复治则是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30 d以上的患者,上述70例肺结核患者和70例复治患者中男性一共85例,女性55例,年龄10~95岁,平均(57.14±12.72)岁。
1.2 方法
1.2.1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罗氏培养基(酸性改良,杭州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根据实验检查的规定,对分枝杆菌开展分离式的培养。
1.2.2 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实验室检测: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采用培养法,鉴定阳性培养物。TCH培养基上生长,如果在PNB不生长,这菌株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而在TCH和PNB上都不生长的菌株则为牛型分枝杆菌,是一种符合群。在培养基上都可以生长的菌株则为非结核分枝杆菌[1]。
1.2.3 药物敏感试验过程:根据有关规定明确,以间接比例法为主,对链霉素、异烟肼等敏感性进行检测试验。灭菌接种环上放置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无菌磨砂管通过碾磨4 min后在使用磷酸缓冲盐水调制为浓度菌液,进而使用盐水进行稀释,选择0.01 mL,不同浓度菌液均匀和含药无药培养基上。培养一个月到两个月(37 ℃),相同稀释浓度下生长的菌落数对比大于百分之一的则为耐药性。INH耐药临界浓度为0.2 mol/L,而SM耐药浓度为4.0 mol/L等。
1.3 观察指标:INH、SM、RFP、EMB作为一线抗结核的药,二线的为KM和OFX。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包括以下内容:总的耐药是对一种以及一种以上药物耐药。单耐药是对一种药物耐药,一线药物耐药,就是对一种以及以上的一线药物的耐药,耐多药是对INH和RFP 产生了耐药性,且同时还会对一线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多耐药是对一种以及以上一线药物耐药,对INH和RFP不耐药。广泛耐药同时对INH 和RFP耐药外,对抗生素以及二线药物耐药。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70例分枝杆菌阳性培养基中有88%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10%为则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而70例结核杆菌中,81.2%是来自于初治患者,18.1%是来自于复治患者。而7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中56.2%是初治患者,41.2%是复治患者,这些数据可以充分表示出复治患者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比例程度,非常显著的高于初治患者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比例程度(P<0.05)。
2.2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和耐药组合模式:70例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中,有75.1%的菌株对各种实验药物敏感,24.1%菌株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产生敏感,而24.5%的菌株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六种抗结核药物中SM和INH耐药率是比较高的,然后接下来一次为RFP、OFX、EMB和KM,都是初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不同药物耐药率的排序都是形同的[3]。而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INH耐药性是最高的,然后是SM,其他药物耐药性排序相同,不过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各种药物的单耐药性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70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有35例耐药,对单个药物耐药率SM是最高的,之后就是INH,但是对于复治患者来说,INH的耐药率是最高的,进而是SM,2、3、4药物优势耐药组合分别为INH+SM、INH+RFP+SM和INH+RFP+SM+EMB。
3 讨 论
结核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结核疫苗、抗结核药物出现了对结核病有了明显的控制。但这些年,该病又流行开,成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根据WHO长,当前全球结核病患者以900多万/年增加,而耐多药的患者接近50万,每年我国就新增十多万。而该病的再次流行,影响因素非常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不断增强的耐药性。一般来说,大型、中型城市的寻生知识、条件与乡镇相比,要更好,也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因此对于乡镇人群结核病发病率、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是世界疾病控制中心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掌握好有关情况的变化,才能做好有关工作[4]。
非结核病分枝杆菌主要是排除分枝杆菌菌株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之外其他杆菌的称呼,感染后会导致人体患上NTM肺病。此次针对周边展现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对病原体进行检测,发现现在NTM感染率持续增加,分枝杆菌对于各种药物耐药性逐渐提升,结核病是慢性消耗病,人体的免疫力会不断下降,损伤机体,而开展治疗时,易感染高耐药性NTM,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要高度重视高耐药性肺结核分枝杆菌发生再次感染现象[5]。
基于此,选取某院收治县镇70例肺结核患者和70例复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分枝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敏感试验,分析现状、耐药性和优势耐药组合形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复治肺结核杆菌耐药性显著高于初治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以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显著优于初治肺结核患者,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