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

2020-01-11李东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
关键词:药源性免疫性骨髓

李东玲

(辽宁省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因为某些药物导致患者周围血液当中血小板计数减少,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的一种血液性疾病。因为药物导致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存在有皮肤瘀斑情况,而且骨髓当中巨核细胞存在改变,患者表现为黏膜出血,甚至表现为颅内出血,对于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临床导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主要存在有,奎宁、肝素、奎尼丁、金盐、阿昔单抗、利福平、利奈唑安、磺胺类药物等多种药物,对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所以本研究据此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2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8±13.4)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有意识障碍,也排除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没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损害的情况,本研究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通过了我院独立委员会的认可和批准。

1.2 方法: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调查患者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得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从临床表现来说,患者存在有出血症状,而且存在有全身的症状。为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对于血小板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药物。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以后全部得到恢复,采用自制的量表对于所有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满意度评分为(92.5±3.4)分。

3 讨 论

3.1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分析:首先是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些药物具有抑制巨核细胞生成的效果,或者会对于巨核细胞存在直接的毒性作用,比如说噻嗪类衍生物和氯霉素等,对患者大剂量的使用会导致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的缺陷,因此会使患者存在造血障碍,并且它能够使血小板和全血细胞减少,这种情况开始成为临床的主要表现。骨髓移植和药物的剂量存在有明显的关联,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是可逆的,对患者进行抗肿瘤药物、苯妥英钠、雌激素和酚噻嗪等进行干预。有些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和剂量没有明显的关联,它会导致患者的骨髓抑制很难恢复,使患者存在持续性的血小板减少[2]。

其次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些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原性,所以在进入人体之后,人体就会产生药物的依赖性抗体,药物的依赖性抗体对于血小板进行作用,导致产生破坏,其主要的作用方式有几种表现。首先是半抗原型,因为一些药物是半抗原,在药物进入体内会和血浆当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进行结合,它能有效的形成全抗原,全抗原会在体内激发进而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具有特异性的抗体,能够在补体的作用之下对于对因药物结合的血小板产生破坏作用,其对于正常的血小板不会破坏,所以会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3]。而孕妇服用奎宁药物或者磺胺类药物会直接导致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半抗原结合血小板膜上产生抗体,药物和抗体二者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体内,对于胎儿的血小板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从免疫复合性角度来看,肝素会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现,在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会和抗体进行结合形成牢固的复合物,它会附着在血小板的黏膜上,形成药物-血小板-抗药抗体三重复合物。还有一种是自身免疫性,药物或者代谢物会对于机体产生刺激和血小板膜蛋白,比如血小板的糖蛋白进行结合,这会对于血小板的表面结构进行改善,会诱发形成血小板自身抗体,所以会对血小板产生破坏[4]。

第三是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些药物会对血小板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用于中和肝素抗凝作用的硫酸鱼精蛋白,能够和肝素形成复合物,它对循环血小板会直接起到破坏作用,导致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状出现。一些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和癌症的白细胞因子以及造血生长因子也会导致急性血小板减少情况出现,这类制剂会对于血小板产生破坏,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3.2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从发病时间角度来看,患者一般存在数日、数周乃至数月的用药史,患者的发病时间会因为药物和其作用机制不同存在差异性,时间较短的患者在用药之后数小时会发病,通常在用药以后的1~2周内发病,而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数月以后才会发病。骨髓抑制性药物一般都存在有疗程后期剂量足时发病的特点,大多数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用药的24 h和1周内都会出现发病,有少数药物因能够在体内长期的滞留,所以导致患者在数周以后,甚至数月以后才会出现血小板减少。

患者一般存在典型的出血症状,如果症状表现较轻,患者就存在有皮肤瘀点的情况,或者玉斑黏膜出血,这主要是最常见的出血症状,一些患者在皮肤出血的同时,存在有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的情况之下会伴随有一定的消化道出血、血尿和阴道出血等情况,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颅内出血。

患者会表现出全身的症状,在敏感性患者当中用药几分钟之内就会出现相关的反应,患者表现为寒颤、无力、发热、全身酸痛、头痛、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可能和血小板在循环当中存在大量破坏存在关联。

3.3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措施:在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治过程当中,需要尽量的选择对于血小板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药物,有一些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就需要定期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一旦发现有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情况,需要立即为患者停止相关的药物。如果患者存在有便秘、咳嗽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患者颅内压增高导致颅内出血。

3.4 小结:综上所述,临床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治疗,尽量为患者选择采用对血小板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药物进行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猜你喜欢

药源性免疫性骨髓
人源性药物代谢及其介导的药源性毒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发展历程简介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老人慎防药源性疾病
三联疗法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