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冠卿教授“三步疗法”治疗肝硬化经验*

2020-01-11宋鹏鹏崔应麟王丹丹

中医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鳖甲莪术白芍

宋鹏鹏,崔应麟,李 妍,王丹丹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石冠卿(1917—1999),国家首批选定的名老中医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名老中医,生前系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石教授18岁时投师于清丰县名医梁向荣门下学习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育六十余载。一生治学严谨,勤奋刻苦,医术高超,每以小方轻药愈沉疴顽疾,疗效神奇。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1],属于中医学“胁痛”“癥积”“黄疸”“鼓胀”“单腹胀”等范畴。该病因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临床上将肝硬化大致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前者(早期)属于中医学“胁痛”“癥积”范畴,后者(中、末期)可归属于“黄疸”“鼓胀”等范畴。在我国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居于首位, 约70%的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82%的患者以前曾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西医学仍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高,中医药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特色治疗出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有幸参与整理石老临床经验集,收获颇丰,现将其治疗肝硬化的临证经验加以整理,以冀抛砖引玉之用。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关于肝硬化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肥气”。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记载:“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结合古今对于肝硬化的认识,石老认为肝硬化的产生多与情志失调、酒食不节、病后续发、外感湿热疫毒有关。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因情志所伤,或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等皆可伤及肝脾,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终致气滞血瘀,日久形成癥积。癥积不愈,气滞血结,脉络壅滞,终致痰瘀相互胶着,水湿不化可形成鼓胀。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嗜酒过度,饥饱失宜或恣食肥甘厚味,皆可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湿生热,阻于中焦,清浊相混,壅阻气机或致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湿浊内聚,遂成鼓胀。此外,黄疸、癥积或其他疾病之后,湿热残留,瘀血阻滞,日久损伤肝脾,生化乏源,气血滞涩,水湿停留等,亦可形成鼓胀。外感湿热疫毒,直接损伤肝络,肝体失用,疏泄失调,血滞于肝则为肝积;或湿热内蕴,日久伤及肝脾,气滞血瘀水停;或湿聚热郁,阴津耗伤则肝肾之阴亏虚 ,阴损及阳,阳无以化,水湿停留。综上所述,石老认为肝硬化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病位在肝,涉及脾肾。其发病以肝、脾、肾3脏亏虚为本,气滞、血瘀、水停为标。根据病程及临床表现,在治疗上初期以疏肝理气活血为主,中期以化瘀消癥散结兼扶正为主,末期则以养血柔肝健脾活血为主。

2 分期辨证论治及用药经验

2.1 初期以疏肝气散肝血为要

肝硬化初期,一般肝脏稍大,软而不坚。初起因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久则郁而化火,表现为胁肋刺痛或胀痛,甚或肝气横逆犯脾,易致脾失健运,形成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肝脾不调之候。故临床上多见右胁肋部胀痛不舒,甚或胁下肿块,胸闷太息,腹满纳差,时有腹泻,或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或滑。其基本方为:柴胡30 g,枳实15 g,白芍12 g,川芎10 g,香附15 g,青皮12 g,五灵脂10 g,鳖甲15 g,甘草片6 g。方中柴胡、枳实共用升降相因,升清降浊,兼疏肝理气;白芍、川芎以养血柔肝、调气和血,与甘草相配,更取其酸甘缓急止痛之义;香附、青皮、鳖甲疏肝破气,软坚散结;五灵脂重在祛瘀活血止痛。加减:若气滞疼痛明显者,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瘀血刺痛肿块者,酌加莪术、蒲黄、僵蚕等破血逐瘀,软坚散结;湿热发黄者,加茵陈、虎杖、玉米须等清热利湿之品。

2.2 中期予以逐瘀消癥散结兼顾扶正

若病情迁延日久不愈,血瘀日重,阴血渐伤则肝失柔润而肝体变硬。此期肝病及脾,络脉郁滞,除肝脏稍大而质硬外,尚见脾脏肿大。临床上多表现为右胁肋部刺痛,肿块较大,质硬据按,或见左胁下肿块,形体消瘦,面色黄暗,甚至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纳差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涩或沉弦。此时邪实更甚,正气渐衰,虚实错杂,治宜攻补兼施。既要逐瘀消癥,又要扶正以固本。其基本方为:黄芪15 g,当归10 g,桂枝12 g,白芍10 g,白术12 g,泽兰10 g,茯苓皮12 g,水蛭10 g,三棱10 g,莪术12 g。正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疏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正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之力以消癥瘕,此其所以效也。”王老认为单药水蛭消坚破积,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损气分。临床上石老在治疗癥瘕痞块时,若久而不消,诸药不效者,常用水蛭每多获殊功。凡属正气亏虚,脉弱无力者,不宜轻率使用,应佐以补益气血为始要。

2.3 末期予以养阴柔肝健脾活血

病程日久,气滞血瘀加重,肝脏质地坚硬,且脾脏进一步肿大。一方面,癥瘕日久,气滞血阻,脾气失健,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甚或气阴并亏。肝脾损伤,藏血与统血功能失职,或瘀热灼伤血络导致口鼻、牙龈出血,甚或呕血、吐血。正如《黄帝内经》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此时切忌攻伐太过,则当以衰其大半而止,转以扶正固本为要。临床上石老认为在肝硬化后期,扶正固本当以养阴柔肝健脾为主,基本方为:党参、茯苓、白术、鸡内金、赤白芍、三七、柴胡、阿胶、枸杞子、鳖甲、龟板、牡蛎之类。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祛湿利水,扶正固本;赤芍、白芍、阿胶、枸杞子祛瘀血、养肝血、补肝体,肝体足则自柔。据现代研究表明:党参、白术能扩张毛细血管,增加组织灌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修复,调节蛋白比例,即能较好地升高白蛋白,纠正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而且有抗凝血和利尿作用, 有利于腹水消退[3];鳖甲、龟板、牡蛎滋阴退热,软坚散结,尤专于肝脾肿大,癥瘕积聚。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49岁,1992年6月17日初诊。主诉:患肝硬化4年余,腹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刻见:面色苍黄,口唇青紫,全身乏力,腹胀不欲饮食,偶有鼻衄或牙龈出血。肝脏触之稍大质硬,肝区压痛,脾脏1度肿大,腹胀,不思饮食,小便黄,大便稀溏。舌质暗红,苔薄稍黄,脉弦细而数。腹部B超检查示:①肝内弥漫性损伤;②肝内胆管结石;③肝硬化。肝功能检查:GLOB 31 g/L。TBA 16.4 μmol/L。GGT检查:58 U/L。ALT 51 U/L。AST 47 U/L。西医诊断:肝硬化。中医诊断:癥积,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络脉痹阻。治宜疏肝健脾,软坚化瘀。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30 g,郁金10 g,当归15 g,炒枣仁15 g,川楝子9 g,麦芽12 g,茵陈15 g,鳖甲10 g,甘草片6 g。14剂,水煎服。上方连服3个月余。二诊:肝脏变软,脾脏缩小约1/3,其他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面色黧黑,舌质暗,舌底脉络迂曲,脉沉弦而涩。复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0 g,白芍12 g,山药15 g,三棱10 g,莪术10 g,鳖甲15 g,炒鸡内金15 g,仙鹤草9 g。随证加减治疗2个月。三诊:患者肝区压痛,憋胀感明显减轻,脾脏肿大进一步缩小,进食稍有不甚仍感腹胀、纳差,大便稍稀。改用养阴柔肝健脾、活血通络法,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白芍60 g,白术50 g,柴胡15 g,炒鸡内金15 g,陈皮12 g,茯苓30 g,党参15 g,阿胶15 g,丹参15 g,三七粉20 g,枸杞子30 g,鳖甲15 g,牡蛎15 g。打粉炼蜜为丸,每丸6 g,1 d 3次,以缓治之。共服6个月,病已痊愈,身体恢复正常。

按 该患者肝病日久,除肝脏质地坚硬且脾脏肿大外,多露正败之象,如四肢倦怠、气短乏力等。久病,肝体亏虚,不宜再施攻伐,当以养血柔肝、扶正培本为宜。所谓柔者,治宜滋荣养血,补其肝体,体足则自柔,此法不违肝木升发之性,较疏肝理气之法胜之远矣。石老常说:“肝硬化后期,除柔肝外,亦用活血之品佐之,而活血之药尤以三七为最佳。”方中重用芍药,酸甘化阴,调和肝脾,且有柔肝止痛之效,根据不同病程配以软坚散结、益气健脾之品。缓解期石老重以柔肝之法加三七粉制为丸剂,长期服之以善其后,临床上确能取得满意疗效。

4 小 结

因肝硬化多为慢性肝炎的进一步进展,始于肝郁气滞,湿痰阻遏,进而气滞血瘀,痰瘀凝聚而成癥瘕痞块,故临床上患者多见面色晦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胁痛或胁下痞硬而痛,触之硬块等症。石老认为:临床上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一般虚者宜先补后攻,实者宜先攻后补,虚实夹杂者宜攻补兼施,虚甚者宜补中兼攻,实急者宜攻中兼补,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配合软坚散结的药物。根据肝硬化分期的不同,初期以理气为主,中期予以逐瘀兼以扶正,晚期以养阴柔肝健脾为主。此外,由于肝硬化形成的机制还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有关,故治疗中更应重视滋补肝肾,养阴柔肝。临床中用药应避免或减少伤及肝阴之药,如过于苦寒或辛燥均可伤及肝阴,清肝热不宜过于苦寒,解肝郁、行肝气、和肝血、利水湿等则不宜过于辛燥。如此肝脾不但能较快回缩,而且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鳖甲莪术白芍
莪术治疗卵巢癌研究进展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软坚散结说鳖甲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三棱莪术药对的研究进展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探讨莪术的栽培技术
治早期肝硬化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