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玄府理论指导黄褐斑的综合治疗
2020-01-11袁姣姣徐国梅张新荣梁娜
袁姣姣 徐国梅 张新荣 梁娜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黧黑斑”“肝斑”“蝴蝶斑”等范畴。本病多表现为两颊及前额部位呈蝶形分布的黄褐色斑状色素沉着,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激素、日晒、遗传、情绪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其发生发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容貌带来了极大影响[1]。黄褐斑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暂无统一的特效治疗方法,往往临床上需要采用整体治疗。“玄府理论”从《内经》丰富发展而来,为黄褐斑病因病机、综合治疗提供了指导性的思路。
1 玄府理论溯源
1.1 “玄府”之内涵
“玄府”始于《黄帝内经》:“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多认为是狭义的“玄府”。金元大家刘完素在此基础上丰富发展了“玄府”的概念,《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称:“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笔者认为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普遍存在性,内至脏腑、外至四肢百骸均存在“玄府”,其遍布人体全身,沟通全身的气血流通运行;二是形态微观性,“玄府”既是客观存在的汗孔,又是众多有形及无形物质出入之通道;三是功能畅通性,《外科启玄》中有载“开通腠理,血脉调和,使无凝滞”,气血津液等物质在体内的输布及代谢运动有赖于玄府畅通[2]。玄府以通为用,贵开忌阖,具备流通气液,灌渗气血,转运神机的作用[3]。
1.2 “玄府”与皮肤的联系
玄府在现代医学中可泛指汗孔、血管、毛细血管、淋巴管、末梢神经等组织,与皮肤的生理结构相似;玄府主司开阖,流通气液,运行气机,渗灌血气,运转神机,与皮肤的屏障、分泌、排泄、吸收、免疫等生理功能相通。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玄府开阖功能的调节实质上也是皮肤屏障功能的调控与修复[2]。《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卫气通过主导玄府的的开阖功能以实现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4]。玄府只有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作用下, 才能够开阖正常,具有沟通内外,疏布津液,平衡机体内稳态的作用;皮肤的屏障、分泌、排泄等功能的正常运作也需要机体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来维系。玄府郁闭,则气液不得宣通,气血不得畅行,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淤积,而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等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病理改变必然通过玄府表现[2],则病由内生而象于外;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往往涉及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同时也是内在病变在外的表现,与玄府理论可谓诸多切合之处。
2 从“玄府理论”认识黄褐斑的病因病机
玄府 “贵开忌阖,容易郁闭”,玄府郁闭、气液不宣、血气失调是导致黄褐斑的重要病因病机。
2.1 玄府失司,卫外不固
玄府主司开阖,是各种外邪侵袭人体的入口。《素问·调经论篇》曰:“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若开阖失司,卫外不固,外感风邪、热邪等首先熏蒸肌表,加重玄府功能失调,使气液失宣、津血停滞,久致脉络凝滞、肌肤失养,而生色斑。现代医学认为,皮肤屏障的破坏可使外源性的抗原刺激更容易产生变态反应,导致轻微的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后色素沉着;较屏障正常者,紫外线照射后酪氨酸酶的活性及黑素相关蛋白激酶更易增加,黑素细胞活性增强,色素颗粒分泌增多[5]。由此也可认为玄府功能失调,更容易导致黄褐斑的发生。
2.2 阳热怫郁,玄府闭塞
玄府调畅气机,是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腠理闭密,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又云:“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痹,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体表皮肤之腠理、玄府闭塞不通,属于因郁化热,发于头面,则阳热怫郁,充斥脉络,使通行于其中的气血津液流注失于常道,血不循经,溢于肌表,而生黧黑斑。“玄府闭密”致气血津液不能外达肌肤,郁而发热,日久兼见干燥脱屑[6]。大量现代研究证据表明,黄褐斑皮损处的血管数量、血管体积和血管密度都大于周围皮肤,且在体外黑色素细胞中发现了具有功能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黄褐斑血管增生是特征性病理表现之一[7]。因此玄府郁闭、化热溢血导致的面部血脉瘀滞在黄褐斑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2.3 玄府不畅,气血失和
玄府为“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玄府通畅是全身气血津液等物质在体内的输布及代谢运动的保障。玄府不畅,则气液停滞,水津不得正常流通,气血不得正常运行,脏腑经络失和,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有诸内者必形诸于外”,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等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病理改变必然通过玄府表现于皮肤。而黄褐斑的发病多责之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气滞血瘀,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是其发病的重要病机。如若肝气郁结,久而化热,灼炼精血、津液,致气滞血瘀痰结内生;或脾虚湿蕴,久酿化热成痰,痰热阻碍气血运行;或肾虚无以温阳化气,血瘀滞行,颜面气血不和;或肾精不足,水枯血少,无以上荣肌肤,通过玄府表现在面部,而引起面部黄褐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治者治皮毛。”基于黄褐斑玄府郁闭、气液不宣、血气失调的病因病机,因而以开通玄府、畅达气血为切入点。开通郁闭之玄府,畅达人体阻滞之气、血、津、液,以恢复玄府正常的开阖通利功能,则玄府畅和,卫外有力,外感热毒无从袭表而生黑斑;气血津液得以通利,不致郁遏,无生痰瘀、黑斑。
3 以开通玄府治疗黄褐斑
3.1 清宣开玄,调和气血——中药内调
“玄府以通为用”,玄府郁闭、气血不和为疾病的根本,因此治疗时宜“以辛散结”, “《内经》云辛以润之,盖辛能走气,能化液故”,以辛散开郁之品开通玄府[8]。同时注重调和脏腑气血阴阳,兼顾内外。腠理致密,辨证属寒者,加以“辛温散表”,如麻黄、桂枝、生姜、白芷等,微微发汗而解。若“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辨证内热炽盛,加以“辛凉透表”,如桑叶、菊花、牛蒡子、薄荷等,疏散郁热。另外,常以金银花、连翘等花叶类的质轻之品,轻清上行,上达头面;菖蒲、冰片等芳香之品开窍醒神,清宣头目;地龙、蝉蜕等虫类药走窜通络[4];防风、荆芥穗等风药无孔不入,载药上行,使玄府宣通、气血调和,则黧黑斑渐散。除了直接宣通玄府外,也需要根据患者气血失调的内在病机,通过行气散郁、活血祛瘀、祛湿化痰等方式去除内在病理产物的阻滞,或以疏肝、健脾、益肾等调和脏腑,使气血津液输布、运行畅达,则玄府郁闭随之而解,气血调和,则颜面肌肤充养,色斑自退。如临床常用逍遥散,柴胡疏肝开郁,解肌发表,使肝气调达,玄府通畅,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白芍酸苦微寒,合以养血柔筋,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壅遏之水湿痰瘀得以消散,共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清宣上行,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消散水气,共为使药。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基础上宣通肌表,开通玄府治疗黄褐斑行之有效。
3.2 润泽通玄,外养肌腠——中药面膜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言:“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辛味药解表发汗以润泽肌表,除内服而达表外,也可选择中药面膜外用直接作用于玄府。以辛香药为主,开宣毛窍,促进药物吸收,加强药效作用。如薄荷、石菖蒲、冰片等辛开透表,芳香通窍,现代研究显示三者均具有增加皮肤活性表皮流动性的作用,从而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9]。《太平圣惠方》中所载有名的“七白膏”用于治疗黄褐斑,由白芷、白蔹、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白及、细辛组成,上药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合为挺子,每挺如小指大,阴干。每夜洗净面后,用浆水于瓷器中磨汁涂之[10]。其中白芷、细辛、白附子辛温达表,祛风通络,引药上行,直达病所;白茯苓、白术燥湿利水;白及性涩收敛,消肿生肌;白蔹苦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诸药合用以消斑养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白蔹、白术、白附子、白茯苓、白及、细辛等中药提取物对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11-12]。
3.3 直刺开玄,运行气血——针灸、放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血行经络,从孙络渗出络脉,与络外的津液化合为津液,上行濡养头面。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也认为“细络即玄府也”,细络与器官组织的“孔隙”有机联系,形成了可以完成气血津液输布与回流的微观玄府结构。因此针刺经络、体表病位,能够通过玄府通道流通气液,不仅直接调畅局部经络、组织气血运行,对远端气血郁滞之病所也起到调节作用[13]。
面部围刺直接作用于局部皮损处,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畅气机之功效,配合体针治疗有助于加速气血津液运行,调节玄府开阖功能,并促进瘀血从玄府排出,进而使色斑消退。金代医家张从正提出“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认为放血疗法泻血除热,攻邪最捷[14]。梅花针叩刺、穴位放血疗法,直泄瘀血,驱邪外出,并能与传统针刺协同调整脏腑气血阴阳,通畅经络,使气血畅调,色斑消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梅花针叩刺背俞穴结合局部围刺、放血疗法可调节黄褐斑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P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过氧化损伤,抑制黑素小体的合成,减轻黄褐斑[15]。此外,局部围刺还可抑制黑色素细胞的生长分化,增加局部的营养输注和供应,以消除色素沉着[16]。
而现代医疗技术包括微针、光电(调Q、点阵激、强脉冲光等)、果酸焕肤等也可从“玄府”角度认为是直接开通玄府的方法治疗黄褐斑,使瘀血外去,促进气血津液正常输布,面部黑斑消散、胶原再生。
3.4 温阳通玄,温经通络——艾灸
《外科证治》中有言:“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随之消矣。” 温阳抑阴,促阳化气,促使玄府恢复开合通利功能[17]。艾灸可温经散寒,助药力上达头面。其通过温热效应,开通玄府,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从而改善面部微循环,促进色斑代谢。临床上多选择在冲、任、督脉、膀胱经上施以灸法,温元阳、通阳气,疏通面部阳经以消斑。同时选择相应的膀胱经背腧穴,调节脏腑功能,起到柔肝养血、健脾和中、温肾暖阳的作用;若胞宫虚寒,可选用任脉经穴中极,温通胞脉,调理冲任;若阳气不足,心神不安,可选用百会振奋全身阳气,温补百脉经气,使气血荣于颜面。对于寒凝血脉、脏腑虚寒的患者,临床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腰背空冷酸痛、大便溏稀、手足逆冷的患者尤为适宜。
3.5 通行开玄,活血散瘀——闪罐、刮痧
针罐发汗开玄府借助拔罐负压、强开外门,常于拔罐后见针眼处汗出如珠,以开鬼门、开腠理、开通玄府[18]。面部闪罐、刮痧能够开泄其局部玄府,促进邪气外泄,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增加血液、淋巴液及体液的流量,使皮肤中的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氧气,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衰老细胞的脱落,使面部血液流量增加,激发人体“潜能”,使大脑信息反馈而重新分配全身能量,起到了排毒养颜、舒缓皱纹、行气消斑、保健养颜的功效。沿面部肌肉纹理走向与骨骼形态,由内向外、由上而下,按面部额头区、眼周区、面颊区、口唇区、鼻区、下颌区的刮痧顺序,手法轻柔和缓,不宜出痧,以患者面部能耐受,皮肤轻微发热或潮红出现“痧气”为度[19]。闪、走罐时选择口径小于40 mm,不宜留罐,以免留痧影响容貌。
4 医案举隅
患者,女,37岁,2018年9月16日初诊,自诉面颊部淡褐色斑片3年余。经美容院多次治疗无效。现症见:双侧面颊部不规则暗褐色蝶形斑片,心烦少汗,纳少腹胀,失眠,大便时干时稀,月经量少,色暗红。舌黯,苔白腻,边有齿痕,脉细数。证属肝郁脾虚,营卫不和,治以疏肝健脾,养血和营,方用逍遥散合桂枝汤加减,处方: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15 g,柴胡、桂枝、生甘草各9 g,麻黄、薄荷各6 g,陈皮、炒麦芽、枳壳、川芎、鸡血藤、首乌藤、生熟地各10 g,酸枣仁30 g,14剂,早晚温服。同时予局部围刺三阴交、百会、神门、血海、足三里以养血调神。外敷面部:白茯苓、白蔹、当归、川芎各10 g,白及、白附子、薄荷各5 g,每周2次。
2018年9月30日二诊,色斑稍有变淡,纳眠好转,大便调,效不更方,原方加红花、丹参、白僵蚕各10 g,14剂。
2018年10月14日三诊,面部黄褐斑面积缩小,月经色红无血块,继服上方14剂。
2018年10月28日四诊,斑片消退明显,上方加菟丝子、枸杞子各10 g,14剂。
2018年11月11日五诊,面部斑片消退大半,边界模糊,月经量增多,继服上方14剂。
2018年11月25日六诊,面部斑片淡黄斑驳、碎片状,纳眠可,去麻黄、首乌藤、炒麦芽,继服28剂。后仅以中药面膜巩固疗效,至今随访斑片基本消退,未见复发。
按 患者妊娠期间耗伤气血,肝血不足、脾虚不运,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则加重气机郁滞,失眠日久,煎熬阴液,气血津液输布运行障碍,而致玄府郁闭,黑斑生于面,且见汗少、皮肤干燥。治疗以疏肝健脾、养血和营为法,方用逍遥散和桂枝汤加减,方中当归、白芍、地黄、川芎、鸡血藤养血活血以和营,川芎协同引药入经,上达头面,使药物直达病所;柴胡、陈皮、枳壳疏肝行气以助血行;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以助气血生化有源;酸枣仁、首乌藤养血安神;桂枝、甘草调和营卫,麻黄、薄荷辛开解表,加以丹参、红花增强活血之功;菟丝子、枸杞子补益肝肾,以助精血化生,诸药合用以助气血得运,玄府宣通。配合针灸、中药面膜,加速气血运行,促进黑斑消退,综合治疗4月获得满意疗效。
5 总结
黄褐斑病机系由外感邪毒直接侵袭,或脏腑气血失调导致玄府郁闭而出现黑斑,因此临床可用开通玄府来治疗。而黄褐斑具有起病缓慢、病程缠绵、难以速愈的特点,治疗单用一方一法难见良效,需要外治内养共调协调,方能标本兼治,加速显效,以防复发。通过中医药开玄通府的方法,或直接开玄或间接开玄,使脏腑经络气血皆得以调畅,配和中药面膜、闪罐、刮痧、艾灸等传统外治法,必要时亦可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如微针、激光等疗法,综合调理治疗,以期取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