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0-01-11孔晓梅
翟 云 孔晓梅
(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当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时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严重损害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正常功能,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中病发率较高,患者患病过程中易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属常见性疾病,在无临床症状以前很难发现。近年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两病相互牵制,患者若治疗不及时将产生生命危险,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患者除及时治疗以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同样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优质护理联合血压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波动[3],基于此,本文针对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4.25±1.34)岁,高血压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38±1.94)年,冠心病病程1~7年,平均病程(4.12±2.42)年,体质量56~83 kg,平均体质量(64.53±1.89)kg;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3.97±1.56)岁,高血压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89±2.41)年,冠心病病程1-6年,平均病程(4.56±1.85)年,体质量58~87 kg,平均体质量(65.87±1.64)kg。对比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治疗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与诊断标准》中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对于对比剂无过敏史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患者;④血压高于140/90 mm Hg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具有一定认知障碍患者;②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治疗依从性较低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指导、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叮嘱患者在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患者血压管理联合优质护理,具体方法为:
1.2.1 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相关护理人员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使患者了解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同时讲解医院管理制度与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生活习惯、性格后,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相关知识,其中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理、对自身危害、应对措施、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等,并使用非语言行为对患者给予鼓励,同时向患者讲述成功案例,使患者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2 健康指导与环境护理:定期开展高血压、冠心病讲座,在此过程中,要详细向患者讲解该疾病发病机制、预防举措与注意事项,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进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病房环境管理,将病房温度调至22~24 ℃,相对湿度调至50%~60%,保证病房中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患者提供优质病房环境。
1.2.3 饮食与生活指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膳食方案,如每天碳水化合物控制在200~300g,蛋白质控制在85~100 g,脂肪控制在60~80 g,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 mg以下,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 g以下等。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糖、低盐食物,多食用瓜果蔬菜,禁止食用油腻食物。告知患者进行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并告知患者运动与休息的重要性,要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降低自身心理压力,劝诫患者尽量戒烟戒酒,另外,嘱咐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如广场舞、太极、健身气功等,在锻炼过程中运动量不要过大,以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次户外锻炼时间为30 min,每周锻炼4~6次。
1.2.4 用药护理:依照患者自身情况指导患者用药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效果及用药后将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叮嘱患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增减用药量,防止患者血压产生波动。并在患者用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情况与心功能指标变化,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身体变化感受,并针对患者不良反应做出及时预防。
1.2.5 血压管理与检测:相关护理人员每30 min为患者测量血压一次,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依照患者血压变化与临床症状进行给药,患者收缩压高于180 mm Hg和(或)舒张压高于130 mm Hg时,应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举措,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上升速度快速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临床症状,应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确认患者是否出现高血压危象,对于出现高血压危象患者及时预备相应药物与仪器辅助医师实施处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对比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水平;同时比较组间患者心功能指标,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水平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组间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前收缩压水平为(155.62±9.28)mm Hg,护理干预后收缩压水平为(117.43±7.52)mm Hg,护理干预前舒张压水平为(105.96±9.84)mm Hg,护理干预后舒张压水平为(77.28±4.63)mm Hg;对照组护理干预前收缩压水平为(154.97±8.45)mm Hg,护理干预后收缩压水平为(136.85±8.04)mm Hg,护理干预前舒张压水平为(105.42±9.46)mm Hg,护理干预后舒张压水平为(89.85±5.19)mm Hg。对比组间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情况,发现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组间患者护理干预后左心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2.24±4.65)%,护理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6.45±6.04)%,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2.35±4.25)%,护理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0.04±5.81)%,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08±5.61)mm,护理干预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0.31±4.80)mm,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01±5.41)mm,护理干预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7.12±3.84)mm,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心率为(86.18±4.51)min,护理干预后心率为(71.54±3.09)min,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心率为(84.50±1.84)min,护理干预后心率为(82.64±4.52)min。比较组间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护理干预前组间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张末期内径、心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高血压患者逐年递增,血压增高会致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激活血小板,导致血管发生动脉粥硬化,从而导致心肌细胞供血不足,引发冠心病[4]。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中属常见性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致残与致死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该类疾病患者一般通过缓解病情以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人次,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应进行严格血压控制,防止患者出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症状。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控制治疗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意义。优质护理能够“以人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同时给予一定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并对患者讲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健康生活习惯,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以此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告知患者根据自身状态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慢走、快走、太极、爬山等运动[5],进行适当的运动可在提升抵抗力的同时增强血管壁弹性,促进血管壁新陈代谢,进而达到降压目的。对患者进行定时血压测量,能够及时掌握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根据患者血压波动变化判断其是否会出现高血压危象,若出现立即实施救治,提升患者生存质量[6]。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