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重新定义工作:论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的关系》
——兼谈课程教学中论文评论写作指导

2020-01-11唐远雄

科学经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后果变迁原文

唐远雄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给工作带来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者们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进行研究。但是技术应用和工作变迁之间的关系机制,以及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后果,不同研究者之间观点分歧较大。徐清源、乔天宇、赵璐的文章《重新定义工作:论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的关系》(以下简称《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1],讨论了技术应用影响工作变迁的两种作用机制——效率和控制,并以平衡和不平衡两种视角,用效率—控制机制、平衡—不平衡后果进行分类,集中讨论了技术通过效率和控制机制,作用于工作变迁的四种类型的后果。作者以二乘二、四象限分类的方式,囊括了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后果,甚至是矛盾的判断、经验和现象,让读者看到技术应用影响工作变迁的多维度面向,有利于把握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关系的整体图谱,看到工作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但是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对于技术应用如何影响了工作变迁的机制,他们“可能遗漏了某些关键的机制”,而且“很多命题尚有待用更多的经验事实加以验证”。这给读者留下了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空间,本文就要在此基础上展开一些评论。

社会学等课程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要求学生写阅读报告,这是思维和写作训练的良好方式。因为社会科学的文献有专著、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等,不同类型文献的阅读报告在写作上有一定差异。对《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一文的评论,可以作为社会学等课程教学中研究论文类阅读报告的一个写作指导参考案例。

一、如何看待“重新定义工作”?

《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在标题中强调要“重新定义工作”,但是文章对如何定义“工作”并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工作”这个问题如此重要却又难以言说。学者对“工作很重要”“人们需要工作”拥有共识,但是对于工作的本质却争议颇多。正如Grint Keith在《工作社会学》一书中所总结的,“工作是一种变革性的活动,是社会建构的现象,没有固定的时空意义。它的意义由它所处的文化形式和社会环境所界定。”[2]42既然工作是一种建构性、变革性的活动,那么,在时间的悠悠长河里,过去工作的定义,与现在工作的定义,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应当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用特别强调要“重新定义工作”。

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学者们对工作的定义显示了对工作不同性质的强调。在古典人类学文献中,工作是由能够“维持生计”的所有物品组成的[3]348。从英国开始随后扩展到全世界的工业革命使得工作场所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人们离开家庭集中到工厂等场所去工作。整个社会越来越依靠机器生产货物和服务,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形态——工业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提到“工作”,往往指人们收入的来源,是处于某种正式社会关系中劳动分工的产物。研究“工作”的社会学家往往将研究焦点放在付薪工作上[3]347,对于生活中存在的多种非支付薪水的工作形式,如志愿者工作、家务劳动、业余爱好以及被强迫的生产工作等,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进步和技术应用场景的延伸拓展,当前的社会结构形态正在发生新的转变,诸如后工业社会、网络社会、信息社会、智慧社会等术语都是对这种转变的回应。在新的社会中,工作的性质可能在多个角度发生改变。技术进步对工作的影响是全面的,无论是工作类型、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动机、工作方式,还是工作主体,均会在其他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变迁。那么,在某个时点,对工作的某个特定方面的研究而言,定义工作和重新定义工作,就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对工作的不同理解将决定我们的研究内容和领域。正如理查德·斯科特所言,“定义无所谓对与错,但在指引对研究对象特定方面的关注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4]35

二、技术应用影响工作变迁的社会化机制

《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讨论了技术应用作用于工作变迁的“效率机制”,可以说工作效率是技术应用追求的重要目标;而“控制机制”下的工作变迁,无论带来更大程度的控制,还是更多的自主性,都体现了不同参与者在工作中的权力关系。这两个机制基本是从技术应用作用于工作变迁的客观方面来论述的,作为既成事实来对待。但对实际参与者在技术应用导致工作变迁时的主观感受、接受程度等尚未展开讨论。

不同的群体,哪怕同一群体在不同情境中对于技术应用作用于工作变迁的接受程度具有很大差异。“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的作者、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提出“科技三定律”: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一文中提到的“社会化机制”,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结构的和非结构的等不同形式的社会化机制。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从霍桑实验时的工业时代到今天的后工业时代,工作中的人依然是社会人。工作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工作会影响我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身份。当一项新技术开始在工作中应用时,从无到有,从小众到大众,从局部到整体,从一种社会文化到另一种社会文化,应用范围的扩大都伴随一项新技术应用的社会化机制,经历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这里社会化过程主要是“指个人获取与具体技术相关的某一维度(例如,知识)定向的过程”,“根据新技术要求的差异性(比如:解释多元的知识领域、复杂性的水平、相互影响)可以将社会化的不同内容领域分为认知性的、情感性的、评价性的三类”[5]173。通常一项新技术应用于工作中,在最初的阶段为人们提供了关于此应用不同类型的图式组成。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这一技术应用形成基本认知。接着在工作中通过对技术的接触或者使用获得对这一技术的直接经验而形成情感性定向,随后人们对这一新技术应用于工作出现评价性定向。例如,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就是技术作用于工作变迁需要社会化机制的一个典型。类似的经验现象不胜枚举,如关于外卖行业中骑手的劳动过程与平台组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之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专门关注和讨论新技术应用的社会化机制。

三、技术应用作用于工作变迁后果的转化

通常而言,社会学家将工作看得很严肃,更多关注不平衡视角下的后果。所有社会学思想的先驱者都很关心工业革命产生的工作场所变化对工人所造成的负面冲击,如涂尔干对劳动分工与失范关系的思索,马克思将工作和异化相联系。1960-1990年代,美国大多数有关工作的社会学著作主要是围绕着两个主题展开的,即工人的不平等以及工作的控制和组织[6]。《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的作者在对这些后果的论述中,尽管区分了平衡和不平衡,但该文从字里行间能够透露出作者们更为强调不平衡的视角,具有关心工人们的情怀。

对于技术应用带来的不同后果,不同群体的理解往往是矛盾的。例如,许多学者认为工作与社会生活的分离是现代经济的根本标志。但是对大多数工人来说,这一分离现在要么正在变得模糊,要么已经不复存在了[3]349。在大部分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工人是被统计分类的群体,每个人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品质、特征(如性别、受教育程度、技能等等),这些不仅决定了他们的工资收入是不同的[3]350,还影响技术与工作的价值观差异。尤其是在信息通信技术主导的时代之中,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价值观和制度已经不同于工业时代。诸多趋势表明流水线的工作可能被机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替代,一些人开始担忧工人的失业问题。但是机器替代流水线工作产生的后果是,剩下的越来越多的是复杂工作,恰恰能凸显人的主体性价值。在另一个方面,尽管有诸多学者批判福特主义、麦当劳化这些流水线工作形式,但有人乐意接受去同一个地方上班,有终身工作,认为流水线具有保护工人的功能,尤其是在退休受到保护的情况下,对流水线产生怀念之情。不同群体对后果的强调视角具有倾向性不难理解,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群体的多元角度上来看待这些后果,继续研究这些后果在不同机制下于平衡和不平衡之间如何转化。

对一个确定的群体而言,不同机制下平衡与不平衡的后果不是静态的,可能是动态地相互转化。如该文所言“效率机制”所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技术革新的确带来了效率提升,人们做相同工作的时间在减少,如每天做同样工作的时间从10个小时降为8个小时,工人获得更多非工作时间,而且可以远距离办公,减少对办公场所的依赖;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工人与管理者、顾客或服务对象等多方行动者之间的连通性增强,出现工人工作8小时+16小时待命,甚至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导致“控制机制”作用增强。“互联网经济”为更好地平衡工作和休闲以及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迫使员工无论身在何处都一直干活。工作时间增长已经成为美国生活的一个问题[7]。同样,由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与工作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抓住机会,出现了众多草根明星,诞生了很多草根富豪,在现阶段给了底层一些传统上没有的通道实现阶层的上向流动。但是,随着这些技术应用的推进,带来效率提升的边际效应在降低,对资本的依赖不断提高,从而导致资源进一步集中。普通劳动者只能出卖自身劳动力作为生存手段,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此外,平台技术的流行,使得人们进行兼职工作的可能性增加,技术进步使得组织形式发生变化,进而劳动者获得的自主权也在提高。但是自由的同时,也伴随着法律层面的不确定性,劳动者、平台和工作的关系变得复杂多样,劳动者不享有种种雇佣劳动权益的保护,而平台也不认为自己是需要承担雇佣关系的资方。这些后果对于特定的群体而言是双刃剑,而且在不同情形下可以同时发生或者转化。

四、对研究论文类型阅读报告写作指导的启示

总体而言,《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从个体与社会两个维度,将技术通过效率和控制这两种机制作用于工作变迁的诸多后果,整合到平衡和不平衡的二分视角中。在这样的分类统合中包容囊括了其他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在这个意义上,该文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文献综述。这与三位作者的知识背景有关,除了徐清源是国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外,他们的共同身份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三位作者在一起阅读学习讨论“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文献时,对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有了系统性认识,形成了诸多共识观点,为我们认识这个领域提供了知识图谱,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从这些知识图谱出发,在随后的研究中,可以进行历时性实证研究,对于技术应用作用于工作变迁,用更多的经验事实来丰富理论的生命。

以上对《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的评论,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上给社会科学类学科的本科生写作评论文章时一些启发,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此类型文章。第一,从形式上而言,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在标题的写作中,可以像本文这样直接用“评”字加上需要评论文章的标题,或者是“对《×××》的评论”;另外一种标题的写法,像写其他学术论文一样,在标题中呈现写作的中心思想,加上“兼评”两字,如《“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8]一文的写法。摘要的写作中,除了表达评论的核心观点,需要在摘要中提到原文,并回应原文的内容或者分析引发的争论。关键词的写作,除了评论所使用的主要概念,还可以用原文的部分关键词以方便同时检索。通常而言,阅读报告的写作是教师督促学生阅读科研作品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作品要回答的问题,是否理解了作品的论证、分析、使用方法以及结论,更重要的是,是否在阅读中对该作品进行了思考[9]。因此,如果只是作为课堂作业,有的老师不要求写摘要或者关键词,但可能会要求介绍作者的学术简历和写作背景。第二,从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总结原文内容和回应或者分析原文。在总结原文时,注意是客观再现原文作者的观点,说明原文的证据、方法、材料和视角等,呈现原文的中心问题和结论。在这个部分,要避免和评论的观点混淆在一起。在分析原文时,主要关注原文提供了什么信息,有什么贡献,是否达到作者的写作目标,还有哪些不足。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回应或者拓展,查阅运用其他相关的文献,提出自己的理解,或者指出并发展在原文中被忽略的问题,或者是论述原文不能详细叙述的内容,还可以展示未来研究的可能性。总之,通过实际的写作,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和写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后果变迁原文
“耍帅”的后果
小渔村的变迁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众荣的后果8则
清潩河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