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改革
——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2020-01-10董文波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湖北应用型知识产权

董文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2)

0 引言

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渐完善而不断优化。很多学科的发展不断走向高精尖,向专业性方向发展,而知识产权几乎可以渗透到所有学科,与之发生关联。正因为如此,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关注。

1 “理工+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需求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科技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产生了一些类似于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知识产权也从单纯的法学学科逐渐扩充为集法律、经济、管理、技术等多学科相互融合、高度集成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懂科技、懂管理、懂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但鉴于学科背景、专业设置、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当前国内高校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亦或是质量方面都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和产业需要。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呈刚性需求态势,企业不仅仅需要专注于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人才,更需要专注于技术创新保护与运营管理实践的知识产权人才。我国开办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迄今只有89所,每年向社会输送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不足6 000人,培养规模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人才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普遍采取“传统法学+少量知识产权课程的知识结构,主要培养知识产权法务方面,难以胜任需要以理工科为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实务工作。因此,面对当前国内高校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问题,需加快推进多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建构新工科视角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满足现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新工科建设密切融合,协同推进育人机制,培养具有理工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

2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近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针对上述核心症结,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顺应社会转型发展及其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新要求,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学科为基础,以工法结合为特色,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思路,加强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新兴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

2.1 以教育理念转变为先导,明确人才定位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知识产权产业链包括创意、研发、保护、管理、服务、运营等各环节也迅猛发展。知识产权的学科融通性、专业交叉性和知识集成性特征越发明显,知识产权学科已成为典型的交叉学科。但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普遍采取了“传统法学+少量知识产权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模式,培养的是知识产权法务人才,导致毕业生无法胜任需要以理工科为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实务工作。市场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知识产权的交叉学科属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需要法学和理工科的组合培养模式。基于对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理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强化以复合型为主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案,实施以应用性为主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开辟复合型+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新路径,培养“具有知识产权基础、法务思维和具有理工背景的知识产权工程人才。

2.2 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对标国家教育部门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社会适应度、目标达成度和教学有效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法学+理工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采取了“3+2专升本”教育模式和“4+2”双学位教育模式。采用“3+2”模式从理工专科毕业学生中选拔有志于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学生,通过2年时间集中学习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产权运营知识和知识产权代理技能,培养具有系统理工科学基础和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水平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融合企业、中介机构、司法机关所需知识结构。“4+2”模式,4年开展理工科专业学习期间,后2年兼修知识产权双学位,培养专业理论功底扎实的复合型实务型知识产权人才,适应专利分析师、专利代理人、专利律师等岗位。课程设置体现企业行业需求,对知识产权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专业“三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多模块(工程学科模块、经管学科模块、法学学科模块和知识产权学科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和“校内实验教学、岗位模拟仿真、校外实习实训、创新创业锻炼”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2.3 以协同育人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路线,充分发挥高校教学部门、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等5个团队作用,共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体系,共用教学科研培训平台,共享各类双师型人才队伍。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合作共建十堰市知识产权研究院;与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郧齿合作共建校外知识产权认知实训基地;与北京路浩、十堰博迪等中介机构合作共建知识产权代理一体化实训基地;与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合作共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调解实训基地;联合市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校外“融合型”一体化基地、“紧密型”合作基地和“松散型”顶岗实习基地。专兼共融,校企共建,学工交替,能力递进,形成了“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组织团队化、教学实施生产化、教学成果产品化、教学评价立体化”的“五位一体”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模式,构筑了贴近产业需求多元渗透、深度参与、协同培养的新机制。

2.4 以社会服务为舞台,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高层次人才培养离不开社会大力支持,社会实践又会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依托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市知识产权研究院、校知识产权研究所3个科研与社会实践平台,教师带队,学生全程参与,强化“做中学”“研中学”,与“专家组”“教授团”“志愿队”打造社会服务共同体,“把脉”“问诊”科技型企业,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展“知识产权进区县”“知识产权进园区”“知识产权进企业”“知识产权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为不同层次的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提升创新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近3年学院累计开展公益类知识产权培训60余期,8 000人次,并为3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主营业务专利活动态势分析、专利技术预警、侵权风险分析、行业产业发展评价等服务。以做促学、以做育人,探索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职业契合模式,实现了学生学习与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走产教融合育人新路径。

2.5 以示范引领为目标,谱写人才就业新篇章

近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改革以及专业示范建设经验逐步得到交流和推广,为同类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学院参与此项改革的教师在多家媒体上发表了教改教研论文10多篇,主持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知识产权局、学校等教改项目26项,形成了示范引领典型经验。2018年学院共有7位老师在重庆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汉江师范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共接待江汉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来访交流院校10余所。通过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联动”,知识产权学生就业创业也呈现出可喜局面。部分学生创业成立专利代理机构,成长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的经纪人。知识产权专业2020届毕业生大多被湖北大运汽车、湖北巴斯顿电子、湖北秀山智能科技等“智造业”企业录用;中迈(武汉)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一次性接收10位毕业生,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等代理机构争相提前预录。

3 结语

“理工+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理工背景,由于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知识产权人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进程中,尤其要加强知识产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一直重视培育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其实施的“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培养方案,依托学校理工背景与学科优势开展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将探索建立更为完备的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湖北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知识产权人才。

猜你喜欢

湖北应用型知识产权
The rise of China-Chic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