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旅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10付友良周翠英
付友良 周翠英
(1.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2.祁东县白地市第一中心小学,湖南 祁东 42161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旅游需求呈现刚性态势。各地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文旅小镇这一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涌现了乌镇、横店等具有鲜明地域和产业特色的品牌小镇,较好地实现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但是,我国文旅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市场定位雷同、缺乏地域特色、地区发展不平衡、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行为等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文旅小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文旅小镇涵义及其特点
1.1 文旅小镇涵义
文旅小镇的定义在学术界尚未有公认的定义。一般来讲,学术界大多从文旅融合、产城融合、城镇化等角度来界定。本文将文旅小镇的定义界定为:文旅小镇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发展潜力的特定地区,依托当地优势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和商业运作,实现文旅融合发展体现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
1.2 文旅小镇的特点
(1)文旅融合发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文旅小镇是将当地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基于旅游开发的视角深度挖掘提炼,通过资源整合和商业运作,形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文化是文旅小镇建设与发展的灵魂,它包括物质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其他各种物质产品)、行为文化(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和精神或思维文化(包括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操守等)3个层级。通过文旅融合将文化资源移植到旅游景观中,赋予旅游经济活动新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旅游的趣味性,实现了文化引领旅游、促进旅游的提质升级。
(2)产城融合发展。文化作为文旅小镇发展的灵魂,其本身具有抽象性特点,必须依托一定的媒介(例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特定风格的仿古建筑、呈现古老生产生活场景的行为场景等)才能呈现出来。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审美活动,旅游景区需要围绕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提供宜居宜游宜购的舒适且充满情趣的场所。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文旅小镇发展同样必须以城镇化作为空间载体,必要的房地产商业开发为游客提供游玩、住宿、娱乐等服务。城镇化为文旅小镇中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
(3)加速迭代发展。文旅小镇从最初的1.0(一般景点)升级迭代为4.0版本(平台化、IP化),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大数据使得文旅小镇的升级迭代速度加快,体现了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社会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新变化。
2 文旅小镇发展现状
2.1 文旅小镇显现百花齐放
自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以来,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地都高度重视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文旅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主力军,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重点。
2.2 涌现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品牌小镇
目前,一些地区的文旅小镇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产业特色突出、文化特色鲜明,商业运作高效,逐步发展出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小镇,例如浙江乌镇将城镇化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文旅小镇品牌;又如浙江横店以影视产业发展为引擎,推动休闲旅游业的升级发展。
2.3 形成政策支持的发展格局
当前文旅小镇的蓬勃发展是与国家力推以及地方重视密切相关的。首先,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文旅小镇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以及对其他地区创新发展的示范效应。自2016年以来,国家住建部已经公布中国特色小镇第三期名单,从政策等方面对特色小镇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各地方政府也在本地区范围公布相应的地区级特色文旅小镇名单,对本地区文旅小镇发展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3 文旅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定位雷同,缺乏地域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不少地区在文旅小镇项目审批上把关不严、流程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其因市场定位与其他地区的文旅小镇高度雷同,开发商只是简单将其他地区文旅小镇的发展模式简单仿制模仿,缺乏对当地优势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提炼,使得文旅小镇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无法形成差异化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例如,随着2017年电视剧《白鹿原》的热播,白鹿原这个独具西安特色的文化IP成为资本新宠。当地政府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在200多平方公里的白鹿原上就分布了5家以“白鹿原”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主打生态开发旅游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度假区。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内容单一,基本上都是以相同样式的古建筑为卖点,以小吃为主营业务,没有充分发掘当地的区域性独特优势,未形成差异化发展和核心竞争力。
3.2 地区发展不平衡
就全国而言,文旅小镇发展较好、数量较多的地区主要是江浙,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的文旅小镇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竞争力方面都处于劣势,呈现出明显的东多西少、东强西弱格局。从数量上看,2016年7月以来,国家住建部先后公布两批次共403个特色小镇,各省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名单979个。其中:浙江、山东、云南浙江、山东、云南排名前三,占据30%,浙江以140个排在首位。地域分布上呈现东部39%,中部32%,西部29%。从发展质量来看,东部省份的文旅小镇发展取得突出成效,涌现了像乌镇、横店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和产业特色的品牌小镇,而中西部省份目前还没有发展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小镇品牌,甚至一些文旅小镇项目惨淡运营,无法产生实际社会经济效益。
3.3 变相开发项目
某些地区在发展文旅小镇时,由于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对项目审批把关不严,导致一些开发商(以房地产企业居多)打着建设文旅小镇的旗号,以建设开发文旅小镇名义开发房地产商业。受楼市调控影响,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获得房地产开发用地指标缩减,导致其将大量的资金押宝文旅小镇,在其取得项目开发权之后开发房地产项目,实现快速盈利。这种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的行为不仅使得土地资源被违规占用,而且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也会使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效果打折扣。
4 文旅小镇健康发展对策
4.1 因地制宜精准定位,打造文旅小镇核心竞争力
我国地域广阔,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本区域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因此,各地在建设发展文旅小镇时,应组建专业研发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后,对目标区域的区域文化进行提炼挖掘,找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对区域特色产业进行精准定位,围绕突出特色,设计、培育出具有地域差异性、特色化产业体系,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形成核心竞争力。
4.2 鼓励、扶持中西部地区文旅小镇发展
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且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资源,但在发展文旅小镇上存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基础设施、区位条件等劣势。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强目标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实施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降低外来投资企业的成本。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引入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资源,为文旅小镇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3 规范项目审批流程,杜绝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行为
文旅小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关项目审批方面的制度文件,加强对项目的事前、事中与事后审批与监管,规范政府部门项目审批流程,切实堵住管理漏洞,杜绝变相开发房地产行为。对于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怠于职守,或以权谋私,造成把关不严,使违法房地产商以建设文旅小镇的名义取得项目开发权并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依法追责。
5 结语
文旅小镇是大众旅游消费时代背景下兴起的旅游发展新趋势,有利于我国各地充分挖掘旅游本地区特色优势文化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新需求,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就业;文旅小镇发展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后地区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重视和文旅融合市场发育的不断完善,文旅小镇发展将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旅游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