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微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20-01-10汪丽娟
汪丽娟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更是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而在如今的“微时代”,尤其是以微信公众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悄然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高校的理念信念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分析“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结合高校官方微信的性质和功能,找到传统理想信念教育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充分挖掘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
1 “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在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作为传播媒介的时代下开展的针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突出特点是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以移动互联网和软件为载体,用信息化的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短小精炼的内容即时、互动、高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而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显然已经不适应“微时代”即时、互动、高速的时代特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面临着“微时代”的挑战。
1.1 理想信念教育主体受到冲击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在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在“微时代”下,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软件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关注社会、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需求,也为大学生成为独立发声的个体提供了条件。这样一来,信息发布的源头将不再只有学校和老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体受到冲击,正在变得多元化。
1.2 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受到挑战
在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思政工作者可以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或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提前规划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从容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但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使得舆论把控的主导权不再只有高校,网络上的舆论热点和广泛观点也常常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处于被动状态,这就给高校主动、提前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方式带来了挑战。
2 高校官方微信的性质及功能
高校官方微信(本文简称“高校官微”),是以高校官方名义注册、认证的微信公众账号,由高校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管理的官方新媒体平台,是高校发布权威资讯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一般来说,高校官微主要承担以下四种功能:
一是文化传播,高校官方微信作为依托于职能部门的新媒体窗口,其传播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传播各种信息,更是传播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精神文化,它的传播作用体现在全方位地触及师生群体的工作与学习,乃至精神世界;二是思想引领,高校官微承担着高校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职能,通过传递的各种信息发挥着自身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是对学生群体的思想引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是引导社会公众对其的客观认知,塑造有益的高校形象;三是信息交流,在官微平台上,与师生密切相关的信息都会在平台上传播,官微不仅是高校师生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更是其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这种交流是打破时间与空间束缚实现的公开交流、实时交流、高效交流;四是教书育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强调:“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在“微时代”,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已经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广泛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群体喜爱。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官方微信利用“微”传播打造思政教育“微”阵地,充分利用其优势,把教育主、客体连接起来,发挥特有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3 利用官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基于上述“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和高校官微具备的功能,相较于传统以课堂灌输为主的理想信念教育,运用官方微信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更具优势。同时,相关研究资料也表明,超过80%的大学生会使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信息,因此,利用官微教书育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及价值。
3.1 高校官微能增强高校理念信念教育的传播力
“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传播特征来看,利用官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播力大于传统单一的课堂传播力:其一,微信作为时下最流行、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信息传播方面具备极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官微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根据特有的信息推送方式有针对性地向特定群体输出信息,再借助其转发、互动等功能为知识的扩散提供了条件,使之产生裂变式的传播;其二,随着4G、5G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小型移动终端功能的完善,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传播和接收范围扩大,信息的传播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用手机、平板电脑随时随地接收官微推送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播变得更加流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其三,运用微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其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知识的传播不再只是自上而下,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每个个体还可以相互交流,这样的传播趋势也改变了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中出现问题“发现慢、反应慢、解决慢”的问题了。
3.2 高校官微能增强高校理念信念教育的引导力
虽然“微时代”下的学生因为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方式的改变慢慢成为了可以发声的自媒体,但在语言经济学看来,话语权掌握在具有经济权利的群体中,谁控制了话语权,谁就控制了舆论引导的走向。[2]所以,学生是属于话语权缺失的群体之一,而官微作为由职能部门领导的权威信息平台,占据着高校的舆论主导地位,主导着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在官微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借助网络可以及时更新教育资源,并推送给学生,师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发表意见,进行观点碰撞,老师则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抢占理想信念教育的制高点。同时,由于网络化催生的网络新语言备受学生欢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借鉴或使用网络新语言,无疑是赢得了学生的好感,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在学生喜欢的网络平台上学习,能够进一步把握话语权,增强教育引导力。
3.3 高校官微能增强高校理念信念教育的吸引力
在官微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教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微信公众号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程教育形式,而且也使学生在思政课堂学习中的热情高涨。[3]学生可以在官微上学习理想信念教育视频资源,通过视觉、听觉感受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感受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自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官微平台,开展以大学生对对象的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微视频、微文比赛,拓宽学生的参与途径,让大学生成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覆盖,使理想信念教育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
诚然,利用官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挖掘其价值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官微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认识不到位。高校在官微运营上,不能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角度看待和认识官微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主动运用官微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不足;方法不恰当。运用官微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丢弃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结合官微传播手法,针对微传播时代碎片化的传播特征及大学生微信使用的习惯,探索新的方法;内容不新颖。借助官微传播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不是将传统的内容“搬运”到微信平台,而是要围绕理想信教育的新任务,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多结合高校学生关注的一些蕴含理想信念教育元素的社会热点话题,在官微上做好解读与引导;形式不灵活。微信的传播形态不局限于简单的图文形式,微信传播的话语体系也不是传统表达方式,高校官微在传播理想信念教育这一“硬内容”时,更要结合微信传播的话语方式及短视频、H5等传播方式,以“软手法”增强传播的吸引力与灵活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继续探索官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