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2020-01-10

科教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协同文明社区

胡 琴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3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为基层提供精细化服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又一有力举措。近年来,各地高校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与地方在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合作。高校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扎实基础和现实必要。

1 担当:高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力量

(1)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目标与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旨在优化配置包括人员、资金、平台、项目在内的众多资源,整合基层宣传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服务等共通性高的各项工作。围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任务,使群众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通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文明实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实现群众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基层社会全面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任务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包括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具体工作。

(2)高校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优势与担当。对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标与任务,高校应当有所作为且大有可为。第一,高校具有思想政治优势。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形成了政治理论研究、教育、宣传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了政治引领、价值导向、思想启迪的作用。第二,高校具有组织优势。高校党组织建设规范,凝聚力和战斗力强。注重“党建+”引领高校工作,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上积累了宝贵经验。高校团学组织学生覆范围广、结构体系完善、协调运作成熟,外部联系广泛,长期组织学生开展团学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第三,高校具有资源优势。高校汇聚各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技术研发创新高地;高校拥有实验室、实训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开展文明实践的有利设施条件。高校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具有高度契合性。高校应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2 价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增强高校职能

(1)立足社会强化育人职能。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统一的重要途径。高校周边社区是学生日常生活场所,本地生源更是来自这些社区,熟悉感和归属感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亲和力和接受度。高校师生深入社区、走近群众,发挥自身所长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精神文化活动。在这些融入日常生活的活动中,学生通过理论习得的思想政观念、行为规范要求,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认同、接受,有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内化。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地体察社情民意,以基层社会变化小窗口感受国家发展时代大趋势,能激发其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按照社会思想政治要求采取行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过程。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精神层面外,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回归现实,帮助社区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也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职能。

(2)有的放矢深化科研职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求研究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社区是承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基础单元,是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场域。人民群众需求、矛盾纠纷、发展困境在社区有最直接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高校研究应向基层下沉,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困境。其中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着力点。新时代文明实践扎根基层,深入联系人民群众,高校科研人员能了解基层第一手资料,聆听人民群众真实心声,发现问题症结。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有的放矢的研究,提升高校科研工作价值。

(3)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职能。长期以来,高校通过政策咨询研究、理论宣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服务地方政府和社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然而高校与政府、社区的互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意识不强、资源共享程度低、缺乏稳定性与长期性的问题,影响了高校社会服务成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关键是整合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对接的基层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能以促使高校加强与基层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广大人民群众的互动,以服务、活动、项目倒逼高校盘活自身优质资源,发挥智力、人力、物力等优势,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广度以及精细化程度。

3 路径:校地协同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高校与社区协同共建,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对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的基本遵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从人员队伍、工作方式、设施资源多个维度整合基层现有的思想文化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服务等多项工作,其实质就是基层群众工作的创新协同。这些工作涉及宣传、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管理或服务机构,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工作开展方式多为宣传教育动员、群众性文体活动、便民服务活动,根本目的都是提高群众素质。参与主体同一、工作方式相通、工作效用互补,必然要求从更高的层面将这些工作协同统一起来。高校与社会各系统应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视角增强协同共建的意识,从机制构建、模式创新、资源聚合、内涵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1)构建协同共建机制。为保障高校与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协同开展的规范性和长效性,要加强协同共建的制度建设,构建协同工作机制。高校与社区以共建协议、方案或制度,明确共建目标,落实各方责任分工,规范协同工作要求与流程,为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依据和指引。高校要指定宣传部、校团委、学工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统筹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实具体负责的人员。建立高校与社区日常工作联络,定期召开高校与社区相关部门或组织负责人、群众代表的联席会议,就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期调研、实施计划、执行情况、成效评估等进行全程性、常态化的指导督查。高校和社区要根据政策将共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协同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经费保障。

(2)丰富协同共建模式。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层级分为区县实践中心、乡镇实践站、村实践所。实践中心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整体布局、资源整合、督导支持等工作。实践所除负责辖区统一实践活动,还起到上传下达的协调作用。实践站直接面向群众开展实践活动。与不同层级实践组织对接,高校与地方协同共建的内容和方式也会不同。目前,有区县级文明实践中心直接设立在本地高校,旨在发挥高校的区域协作和资源丰富的优势。有的高校组建联合志愿服务队伍,对接村居直接开展服务。还有由政府宣传部门牵头,在高校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院,建设志愿者培训基地。不同类型的高校有各自特色,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也不尽相同,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协同共建的多元模式。

(3)聚合协同共建资源。高校、地方自身都拥有丰富的资源,资源的使用效率与范围也受自身工作范围拘囿。资源协同要求盘活现有人力、物力,以需求为导向实现资源互通。此外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和开发,建设有特色、协调匹配的资源系统。以志愿服务资源为例。高校学生志愿者人数多,富有活力。社工组织专业强,经验丰富。校地优势互补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以高校社会专业教师和地方一线社会工作专家组建培训导师团,建设志愿者培训基地,培育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的专业服务队。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力量,开展群众需求调查与研究,分类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形成服务清单精准对接需求。服务完成后开展服务成效调查研究,为改进服务提供持续指导。

(4)深化协同共建内涵。校地协同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质是优势互补、协调配合推进基层群众工作优化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目的是通过政治理论宣讲、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让群众能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悟,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这一目的,不仅要创新实践形式,更要增强实践活动的内涵,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力。高校和地方要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以治理共同体意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社会治理价值,加强实践内容的内涵共建。同时,高校和地方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整体行动,得到更多互动机会,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生长。

猜你喜欢

协同文明社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请文明演绎
社区大作战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漫说文明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