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肝阳虚论述乌梅丸

2020-01-10任梓林陶琳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厥阴组方乌梅

任梓林 陶琳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历代伤寒注疏大家皆谓此方乃厥阴病之总方,明清时期,乌梅丸的证治规律趋于发展成熟的阶段,吴鞠通指出“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建国之后,众多医家从脏腑辨证角度对乌梅丸组方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论,各自对寒热部位的描述又有细微的差别,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乌梅丸此病机提出疑问,并发现从肝阳虚的角度分析乌梅丸,则能解释其组方特点。本文通过阐述乌梅丸寒热错杂病机、肝阳虚未得到重视的原因、乌梅丸证肝阳虚病机发挥、乌梅丸证病案举隅等方面,提出乌梅丸“寒热错杂”病机是在肝阳虚的基础上,相火内郁化热而成,临床上需抓住脉、症两点,可扩大乌梅丸的应用范围。

1 乌梅丸证寒热错杂病机探究

《伤寒论》326条提出厥阴病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后世将乌梅丸作为厥阴病提纲证的处方,主治蛔厥和下利。六经辨证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络与足厥阴肝,《伤寒论》厥阴病主论足厥阴肝病。

在明清以前,医家研究乌梅丸尚处于认识和探索阶段,到了明清时期,乌梅丸的证治规律开始趋向于发展成熟的阶段,医家主要从六经辨证探究乌梅丸证病机,为后世发展乌梅丸证“寒热错杂”病机提供理论依据。柯琴首次提出了“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的观点,并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乌梅丸的组方配伍。俞根初在比较四逆汤和乌梅丸以后认为,乌梅丸内添加桂枝、附子、细辛和干姜的原因为“厥阴火郁,必犯阳明”,提出厥阴病证重在温胃阳,是藉生阳以破绝阴之法。温病学家叶天士以“泄肝安胃”作为乌梅丸证的纲领,将其灵活运用于治疗六淫之病和内伤杂病。吴鞠通指出“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

建国之后,近代医家通过研究前人临床运用乌梅丸的思路,主要从脏腑辨证角度发展新的理论。大部分医家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论,各自又有细微差别,如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伤寒论译释》说:“本证总的说来,是膈上有热,肠中有寒。”黄煌教授认为乌梅丸为寒在脾胃,热在胸中,提出厥阴病提纲证重点突出了肝气郁结,风火上扰的症状,“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揭示了肝郁的病机,“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揭示肝病及脾、 脾胃虚弱这一常见的病理现象[1]。刘渡舟教授[2]在《伤寒论十四讲》中认为乌梅丸的病机为肝热脾寒,或上热下寒,并强调寒是真寒,热是真热。肖相如教授[3]从厥阴的生理出发,认为厥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不相顺接”,进一步提出乌梅丸证属上热下寒,“上热”之意即肝火循经上扰,“下寒”之意即脾气虚寒。姚荷生教授从寒温内外皆有厥阴病变的立场出发,认为阴阳错杂与风气内动是厥阴主证的统一病机,而肝风内动是其中的重要病机[4],在姚教授理论基础上,朱黎红等[5]提出乌梅丸方证的寒热错杂确切地说是上热中虚下寒证。邓志远等[6]量化分析乌梅丸的配伍特点,并得出结论:乌梅丸的病机寒热错杂,并非简单的上热下寒,而是肺肾心脾阳虚,肝郁化热风动。然而大部分学者通常将乌梅丸证病机笼统称为上热下寒,对于寒热的部位未细致描述,叙述组方特点一般为:方中黄连、黄柏性寒味苦,细辛、干姜、附子、桂枝、蜀椒性热味辛,寒热并用。然则为何清上热须用黄柏,有学者亦质疑乌梅丸之热既在上焦,何不用黄芩,并自圆其说:黄芩虽能清上焦之热,但因蛔虫扰动气血逆乱,饮食减少,中土化气乏源,恐用之徒伤正气[7]。此解释乃基于乌梅丸为安蛔之方剂,然临床中使用时并不必遵循此原则。故笔者对乌梅丸的方证提出疑惑,查阅文献后,发现从肝阳虚的角度分析乌梅丸,则能解释其组方特点。

2 肝阳虚未得到重视的原因

肝阳虚,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就有记载:“肝病者,两胁下病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恍恍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怒,如人将捕之。” 宋代陈无择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提出肝寒之脉证:“肝虚中寒,乃母子相因,弦多则吉,但紧不弦,舌卷囊缩,为不利,故使本部脉,紧如切绳。 ”《太平圣惠方》的记载更加全面:“夫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诊其脉沉细滑者,此是肝虚之候也。”中医认为“阳虚则寒”,故此论应为肝阳虚。肝阳虚在宋代及宋以前文献中记载不在少数,明清以后关于肝阳虚论述锐减,至现代,中医诊断学教材不断改版从肝之气血阴阳虚衰俱存,到仅存肝血虚、肝阴虚,鲜有肝阳虚论述,探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8]:(1)受钱乙“肝为相火,有泄无补”和朱丹溪“肝常有余”的影响;(2)肝脏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肝阳虚与肝阴虚相比,确属少见;(3)辨证上,或因对肝寒证虚实不分,或因为肝阳虚证常虚实相兼;(4)最主要的原因为常以脾阳、肾阳概言肝阳。三者虽均冠以阳虚,然其由于经行部位不同,故表现有所差异,亦有学者指出脾、肾、肝阳虚的辨别关键在于病位特征症[9]。

3 乌梅丸证肝阳虚病机发挥

3.1 肝阳虚所致寒热错杂形成机理

秦伯未[10]曾明确指出:“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的,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的,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从生理看,肝阳乃相对于肝阴而言,是肝主升发、疏泄、温煦、藏魂、藏血等的动力。肝应春,禀春生之气,为阳生之始,阳始盛而生万物,继而才有夏长、秋收、冬藏。肝主疏泄,肺主宣发肃降,肝升于左、肺降于右,是全身气机调畅、津血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心主行血,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动则听命于心,卧则血复归于肝,共同完成人体生理的血液运行;从五行相克理论看,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阳旺则疏泄及,气得升而降;肝气舒则土气疏,气血化生有源,肝血行则心得养,君主明则五脏安,身体康健。

从病理看,朱良春教授[11]指出:“肝为刚脏,内寄相火,肝阴肝血为本,肝阳肝气为用,肝阴肝血虽多不足之证,肝阳肝气亦有用怯之时。”临床大夫常从“肝为刚脏”“肝为将军之官”的角度认识肝脏,然从四时五行分析,肝中之阳,实乃春生少阳之气,始萌未盛,易受戕伐[12]。故肝阳受损时,肝失调达、舒畅之意,形成肝郁。其内寄相火,相火者,随君火以游行全身,因肝阳不足而肝郁,肝中相火亦不能随君游行于周身,故而相火郁则化热。这就是在阳气虚馁的脏寒基础上,又有相火内郁化热,因而形成了寒热错杂证。厥阴病之提纲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之症皆为相火内郁上攻所致,“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为肝阳虚脏寒之征。若仅表现为阴寒内盛,阳气不足,是病在太、少阶段,据病之渐甚,而有太阴和少阴之分;若进一步发展出现肝气上冲、化火生热的上热症状,则表明疾病进入厥阴阶段。此厥阴病寒热错杂之寒与热均与肝有关,无上下之分,均由肝之生理特性决定其特殊的病理特点。

3.2 肝阳虚的临床表现

依据肝阳虚所致寒热错杂形成机理,肝阳虚的临床表现当分为两部分,一为阳气虚的脏寒表现,一为相火内郁化热表现。肝阳虚脏寒临床表现如[13]:胁肋满胀或隐痛,亦可循经上及胸膺巅顶,下及少腹胀痛,四末不温,面色苍白,肢体挛,形寒胆怯,悲观消极,惊恐不安等。相火郁而化热,此热可上攻、下迫,亦可外泛肌肤[14]。上攻可见头痛、头晕、口干、咽干、目赤、鼻痛、耳鸣、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迫可见小便灼疼、肛热,外泛可见肢热。

3.3 肝阳虚之治法

肝阳不足,则应温补肝阳,不得用温剂辛散。秦伯未教授[10]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肝脏本身阳不足,宜以温阳助长生气升发……补肝阳的方法,必须在养血中佐以温药升发,不能单用温热。” 陈士铎[15]在《石室秘录》中亦强调:“至于肝为木脏,木生于水,其源从癸,火以木炽,其权挟丁,用热不得远寒,用寒不得废热,古方治肝之药,寒热配用,反佐杂施,职此故也。” 秦伯未主要强调温热药中应当佐以养血药,陈士铎则强调寒热配用。故而肝阳虚之治法当温肝阳、益肝体、清郁火,乌梅丸融合二者观点,桂、辛、椒、姜、附等温煦肝阳,以助升发,连、柏化其阳郁之热,寒热并用,调理阴阳,人参补肝之气,当归补肝之体,乌梅敛肝之真气[16],组方特点集温、养、清为一体。从肝阳虚角度亦能解释黄连、黄柏之妙用,以黄连泻心火,泻子以达到泻母的效果,黄柏清肾之郁火,因肝肾同源,故而能清肝之郁火。病属厥阴,阳气衰微,阴亦不足,机体功能活动低下,此类病证,阳气渐复,转出少阳,方为向愈之机。然而临床中肝阳虚相对其他证候较为难以辨别,可以借鉴李士懋从脉、症两方面判断[16]:一是脉弦不任重按或弦而无力。肝脉弦,无力乃阳气不足;二是出现肝病的症状,为肝区胀痛、肝经所循部位的胀痛,表现为胸闷、少腹痛、腿痛、头痛、胸痛、胃脘痛、经行绞痛,以及寒热错杂、精神不振、懈怠无力、转筋、痉挛、头痛、吐利等,见一二症,又有脉弦无力,即符合肝阳虚证,可用乌梅丸加减治之。

4 乌梅丸证病案举隅

患者,男,60岁,便溏7年余,大便7~8次/日,完谷不化,凌晨2~3点解便,夜尿频,7~8次/夜,胃脘胀满,鼻尖满布暗红血丝,口干口腻,偶有口苦,电子肠镜检查:慢性结肠炎,脉弦细略浮,舌黯红体胖,苔白腻厚。辨证:肝阳虚,兼有郁火。给予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党参15 g、干姜10 g、黄柏15 g、桂枝15 g、细辛3 g、肉豆蔻15 g、葛根15 g、山药30 g、鹿角霜15 g、当归10 g、炙甘草6 g,7剂后大便次数减少至3~4次/日,鼻尖红血丝范围缩小,口干口苦未作,原方再进7剂,症状基本消失。

按 患者凌晨2~3点解便,为足厥阴肝经所主之时,完谷不化,大便次数多,属于肝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患者口干口苦口腻,鼻尖满布红血丝,为肝阳虚气机闭郁化火,上攻所致。治疗上予以乌梅丸,在原方基础上,根据患者寒重于热,佐以肉豆蔻、鹿角霜温阳,山药健脾胃之气,葛根升清阳止泻,达到温肝阳、益肝体、清郁火目的。

5 结语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之方,后世将其作为厥阴病之主方。明清时期,乌梅丸的证治规律趋向于发展成熟的阶段,提出乌梅丸寒热刚柔同用。建国之后,大部分医家对乌梅丸组方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论,笔者对此病机提出质疑,查阅文献,从肝阳虚入手,提出“寒热错杂”是在肝阳虚的基础上,相火内郁化热而成。临床应用乌梅丸需抓住脉、症,依据病证寒热虚实的情况调整方中药物的比例,亦需根据主治疾病的不同进行化裁,助阳气来复以转出少阳。

综上所述,乌梅丸“寒热错杂”病机,是在肝阳虚的基础上,相火内郁化热而成。在临床运用乌梅丸不能局限于“下利、蛔厥”,需把握脉、症这两点应用指征,精准辨证,根据病证寒热虚实偏颇,调整药物,清上温下、补中敛肝,就可扩展乌梅丸的应用范围。

猜你喜欢

厥阴组方乌梅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高血压组方规律
刍议俞根初对厥阴病证治的认识与发展
马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厥阴病篇再论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