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动向的引导机制

2020-01-10董艳艳

科教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青年教师事物

董艳艳 孙 翔

(兰州城市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青年教师是高校中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师资力量,也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青年教师整体的思想动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未来的教学发展、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 新时代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

2016 年4 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超过半数具有研究生学位,45 岁以下年轻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三分之二。[2]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情况与此类似,正日益成长为西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

新时代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总体呈现出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乐观向上的风貌。青年教师群体中,甘于奉献、乐于扎根边远地区进行艰苦执教、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的青年时代楷模正在不断涌现,成为引领青年教师群体价值观的示范标杆。与此同时,西部高校青年教师中也不乏存在因职称水平低、工资收入少、学校福利低、教学科研压力大而导致的职业倦怠等的思想现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所造就的经济主体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带来的经济关系变迁,网络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造成的社会变化、人才竞争带来的“挖人”战略等,势必对西部青年教师思想动态产生一定冲击。如果不对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出现的新动向加以及时回应与正确引导,势必促使西部高校青年人才流动性加快,“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现象加剧,进而对西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青年教师队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2 新时代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新动向

西部高校青年教师,面临职场角色转化、执教环境艰苦、工作生活压力大、成长发展的空间不足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因素都促使他们的思想动向发生新的变化。

(1)职业倦怠。低职称、高指标使得很多青年教师必须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量,才能完成学校的各项考核。西部高校生师比不协调的现状,进一步加重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科研考核机制的不合理,也使得青年教师疲于应对科研压力。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的职业现状使得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性群体。

(2)成长困惑。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职业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但是基于执教环境和条件的局限性,很多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缺乏对自身长远的职业规划。与此同时,新时代网络社会思潮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造就的多元价值观,这些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西部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困惑,使他们对职业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出现悲观和消极的心理和行为。

(3)利益权衡。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环境艰苦,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青年教师自身成长与个人家庭的发展空间缺乏区域优势。而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学术潜能和良好学识,恰恰成为发达地区高校竞相争抢的人才资源。一边是对教师职业的美好期许,一边是现实窘迫的物质条件。在人才竞争时代的利益权衡之下,“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现象不断加剧。

如何应对这些新变化?如何稳定青年教师队伍,提高青年教师队伍质量,把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较为合理的乐于服务于西部高等教育、忠于西部高校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四有”青年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3 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动向的引导机制

面对西部青年教师思想动向发展的新变化,唯有及时予以回应,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教育引导的实施对策,形成“五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场域与引导机制,有助于提高西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质量、稳定青年教师队伍,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

3.1 政治保证党委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3]西部高校各级党委部门要发挥总览全局的领导作用,不断加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政治建设,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特别是引导青年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帮助青年教师牢固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观,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境界。

3.2 激励机制顶层设计

西部高校要着眼于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特殊区位,学校教务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师培中心等部门要协同发力、整合力量,打好组合拳,做好稳定青年教师队伍的制度制定与顶层设计,协调制定好关乎青年教师发展利益的人事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培训进修制度、奖惩制度、绩效工资、薪酬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子女教育福利制度等激励性的制度体系,关注青年教师群体的现实经济利益诉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确保政策实施落地,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家庭有依靠、待遇有保障。同时,突出青年教师的后备军主体地位,保障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决策民主的政治权利,扩大青年教师职工代表的比例,倾听青年教师的声音,维护青年教师的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

3.3 思想帮扶教育引导

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4]如何稳定西部青年教师队伍,提高青年教师队伍质量?“要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各级学院、教研室等部门要通过青年教师座谈、调研等手段,及时跟进、了解青年教师思想新动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和思想帮扶工作,及时化解青年教师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矛盾问题,想青年教师之所想、急青年教师之所急,激发西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调动青年教师乐于奉献西部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立足现实职业规划

西部高校各级学院要关注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不断丰富和拓展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职业规划制度领域。要立足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困惑,及时制定“老—中—青”“短—中—长”教学、科研帮扶制度、青年教师人生导师制度、青年教师联席制度等,帮助青年教师做好不同时期的职业规划与设计,不断增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

3.5 强化意识自我教育

毛泽东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也暗含着内在的一种自我教育的作用。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要不断强化投身于西部教育的奉献与担当意识,特别是党员青年教师要以甘于奉献、忠于教育的时代楷模、道德人物为表率,磨炼意志、锤炼党性,加强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树立扎根西部高校、服务于西部教育事业的远大志向和人生抱负。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青年教师事物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美好的事物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另一种事物(组诗)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