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六法在胃脘痛中的临证运用*
2020-01-10高翔
高 翔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心理工作压力的影响,胃肠疾病明显增多。胃脘痛是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十二指肠憩室等多种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黄帝内经》认为其病因主要有寒厥入胃、热客于胃、食滞胃胀、气滞胃脘、木郁犯胃、脾病及胃。李东垣认为胃脘痛的主要病因是客寒犯胃、饮食伤胃、脾胃气滞,其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而也火乘之,不能滋荣上焦元气,遇冬肾与膀脱寒水旺时,子能令母实,致肺金大肠相辅而来克也乘脾胃,此大复仇也”。在此基础上,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其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根据“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认为主要病机包括寒凝而痛、食积而痛、气滞而痛、火郁而痛、血瘀而痛、阳虚胃失温养而痛、阴虚胃失濡养而痛等;临证上总结提炼出“治胃六法”,即疏肝平胃、通降顺胃、温阳化胃、解郁清胃、消导安胃、健脾益胃。此六法不但适用于胃脘痛,而且脾胃系疾患均可用之,效如桴鼓。
1 疏肝平胃
在五脏中,肝与脾胃同属于中焦,相互位置密切。脾胃属土,主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肝属木主疏泄,调畅周身气机,性喜条达。肝与脾胃表现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为用。五行相生相克,肝木脾土,肝的病理变化可引起脾胃的病变,肝气太盛,肝气横逆犯胃及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均可出现胃脘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最早提出肝气致胃脘痛。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疏肝平胃在临床上通常分为疏肝解郁和胃、疏肝清热和胃、滋阴柔肝和胃、疏肝活血和胃等。赵琰等[1]认为肝气郁结可影响胃肠蠕动。在临床上,因肝气不舒所致胃脘痛,常表现为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多薄白,脉沉弦。治疗上常采用疏肝平胃法治疗,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能收到满意效果。
2 通降顺胃
胃为六腑之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以通为用。无论气、血、痰、食等各种病理产物阻滞于胃肠,胃气不通,不通则痛,皆可形成胃脘痛。《景岳全书》记载:“因食、因寒、因气不顺……属实邪,当以理气为主。”可见胃脘痛主要是各种病因导致胃气不畅,其病机不离气机。胃属阳土,为六腑之大源,以通降为主,不宜阻塞郁滞,故采用通降顺胃的治法,往往疗效确切。方选六磨汤、承气类方、消痞丸、木香槟榔丸等化裁。
3 温阳化胃
寒邪是胃痛最为多见的致病因素。陈氏曾言:“余治胃痛一症,名传海外,率皆寒痛居多。”[2]正如《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胃痛患者常出现胃寒怕凉,即喜温喜按,正是内有寒气的征象,陈氏以痛时喜按、天雨隐隐觉痛、喜热饮为辨证寒痛之要点[2]。寒痛亦以驱寇方为基础方,加良姜、附片,增强温中散寒之效力。阳气具有生化、蒸腾等作用,脾胃之阳气足,则能腐熟水谷。笔者在跟随恩师唐祖宣国医大师学习的过程中,受其“温阳法”学术思想的启发,又据临床多年观察。胃痛病无论是食积、湿热,无论肝郁脾虚、肝气犯胃,抑或脾胃虚弱,根本原因均为脾胃运化腐熟水谷功能失职、运化无权,进而导致胃气壅滞、传输无力、通降失司,出现不通则痛。寒则凝,温则行。据此,除胃热炽盛、湿热中阻等实热证胃痛以外,其他证型胃痛 (不通则痛)之病机多为中焦脾胃(阳)气弱运化无力、气滞食阻、邪壅胃腑,从而导致胃气升降失调,凝滞不通而痛。正所谓寒则腐熟无能,寒则食滞不化,寒则气机阻滞,寒则湿停碍胃。在用药上,无明显胃热(或湿热)证象者,均可选用干姜、草豆蔻、桂枝、高良姜;胃寒证较重者,可加用川椒、白胡椒;兼有食欲不振、纳谷不馨者,酌用八角茴香、小茴香、草果、荜拨;胃病(胃寒)日久者,可酌加肉豆蔻、肉桂,兼补脾肾之阳;胃寒兼有形寒肢冷、小便数等肾阳不足证象者,用制附子、肉桂温补肾阳。
4 解郁清胃
此法针对肝胃郁热之邪。胃者,受纳水谷之器。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情志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情志不畅,无论是寒湿之邪久而难祛还是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均可致郁热的形成。李东垣认为“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丹溪心法·六郁》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临床胃脘痛发作多与情志失调等关系密切。《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情志不遂,肝木之气逆行犯胃。”肝属木,脾与胃互为表里,今情志不畅,肝气逆行犯胃,胃失和降,其为肝木克土,故胃脘痛的发生多与情志所伤关系密切,若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易发为气郁化火之症。朱丹溪云:“凡郁皆在中焦。”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法为疏肝泄热和胃。方选化肝煎。
5 消导安胃
消导之法主要针对饮食积滞所致胃脘痛。饮食不当可形成胃脘痛的多种病因:暴饮多食,胃之受纳过量,纳谷不下,腐熟不及,食谷停滞而痛;饮酒过度,嗜食肥甘辛辣之品,则蕴湿生热,气机壅滞;过食生冷、寒凉药物,则易耗损中阳,日积月累,则胃肠之阴阳失调,而出现偏盛,产生偏寒偏热或寒热错杂的胃肠病症。《黄帝内经》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李东垣也认为“饮食不节则胃病”。《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致病之因,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熬,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故饮食太过、不及或饥饱不定或五味偏嗜均可致胃脘痛。临床症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方选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6 健脾益胃
胃脘痛虽病位在胃,但脾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以降为和,两者是中焦气机升降枢纽,脾胃又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胃痛病机与脾有密切关系。《医门法律·痰饮门》曰:“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谟·心腹痛·论证》曰:“凡血瘾食积而为胀痛者,必痛有场所而胀无休息。”脾失健运,则中焦痰热积滞,可发为胃脘痛。临床多选香砂六君子汤、建中汤类、平胃散等方化裁。
在临床上,疏肝平胃主要针对肝气犯胃,温阳化胃主要针对寒邪为病,消导安胃主要针对饮食伤胃,解郁清胃主要针对各种原因所致肝胃郁热,以上四法则为祛邪之法。通降顺胃则为各种有形实邪所致胃气不降,为治标治法;健脾益胃则为改善脾胃功能,增强其生理功能,是为治本治法。故针对不同病机,“治胃六法”常相兼为用。
7 病案举例
例1 患者,男,61岁,2017年11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不适20余年,加重伴疼痛8个月。现症:胃脘部疼痛,餐后胸骨食道处亦疼痛,反酸、烧心明显,排气困难,不恶寒,纳一般,大小便可,舌质稍暗红,苔薄白,脉弦。胃脘部不适20余年,长期服用西药,时好时坏,效一般。2017年3月晨起查胃镜提示慢性红斑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西医诊断:①慢性红斑性胃炎;②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胃气虚。治宜健脾益胃,通降顺胃。方予新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木香6 g,党参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2 g,陈皮6 g,半夏12 g,枳实12 g,姜厚朴9 g,炒山药12 g,炒薏仁20 g,吴茱萸9 g,黄连6 g,蒲公英5 g,炙甘草6 g。7剂。1 d 1剂,分2次水煎温服。2017年11月11日二诊:服药后效可,胃脘部、餐后胸骨后疼痛明显减轻,排气多,反酸、烧心,纳可,大小便可,舌脉同前。药已中的,守前方,加酒大黄3 g,增强通降顺胃之效,续服7剂。2017年11月18日三诊:服药后胃脘部、胸骨后疼痛已不明显,仍反酸、烧心,遇冷后明显,较前稍减轻,自觉有气上返,咽喉不利,纳眠可,二便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增加温阳化胃之法,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党参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2 g,陈皮6 g,半夏12 g,枳实12 g,黄连6 g,蒲公英3 g,炙甘草6 g,干姜3 g,酒大黄(后下)4 g。7剂。2017年11月25日四诊:服药后烧心消失,偶有反酸,持续时间、程度较前明显缩短,咽喉不利、咳嗽消失,纳可,二便可,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守方续服15剂。
按 脾胃同居中焦,主受纳、腐熟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患者胃脘部不适20余年之久,久病多虚,加之饮食(药)不节,出现胃脘部疼痛、反酸、烧心、排气不畅等症状,故首诊以健脾益胃、通降顺胃为主,予新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合左金丸辛开苦降、清胃平肝,使中焦气机调畅。二诊时诸症减轻,仍反酸烧心,受冷后加重,结合患者舌质淡,去吴茱萸,加干姜,采用温阳化胃之法。经过治疗后,反酸烧心明显减轻,药已中的,续用15剂,使多年之疾苦得除。本案例首先采用健脾益胃、通降顺胃之法,标本兼治,再结合病机采用温阳化胃祛邪之法,使邪气去,脾胃功能改善,多年之旧疾则痊愈。本方妙在少量干姜与大黄合用,一升一降,调理脾胃之机;少量公英既制约诸药之燥性,又有清胃郁热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脾胃升降运化之效。新香砂六君子汤是笔者治胃六法之代表方。
例2 患者,女,46岁, 2018年5月19日初诊。主诉:胃脘痛半年。现症:食冷即胃痛,伴腹泻、恶心,无反酸打嗝嗳气,因常年夜班工作,休息一般,近期体质量减轻,常觉乏力身重,平素情绪烦躁易怒,汗出较多,其面色枯黄少泽,情绪不稳,眼球突出,指甲不荣,手掌端及前臂发黑发暗,追问患者病史有甲亢和肋骨骨折,舌质淡,苔白,脉沉滑缓。西医诊断:糜烂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胃不和。治宜健脾益胃,温阳化胃,疏肝平胃。方予自拟新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组成:木香6 g,砂仁9 g,党参20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炒枳壳12 g,当归10 g,炒白芍10 g,干姜5 g,厚朴6 g,酒大黄3 g,香橼6 g,蒲公英5 g,炙甘草9 g。7剂,1 d 1剂,水煎,分2次饭后温服。2018年5月26日二诊:服药3剂胃痛恶心始减轻,已不多汗,喜其眼觉舒服,眼突及目珠干涩不适感稍轻,现食进纳香,体重较前有增加。舌质转淡红,苔白嫩,脉沉缓。上方加炙黄芪12 g、炒槟榔6 g,再服10剂。2018年6月5日三诊:胃痛较前疼痛程度和次数都大为减轻,夜里3点吃西红柿又引起胃痛不适,服药后精神好转,自觉面色已不似先前枯暗无血色,眼周黧黑斑色稍淡,眼睛胀减轻,纳可,眠可,舌质淡,苔薄白。前方加炒山药10 g,再服1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已无大碍。
按 患者平素脾胃虚弱、胃阳不足,复感外寒、生冷油腻食物导致胃痛,因常年熬夜工作,夜中加餐、饮食不节而致脾胃虚弱,宗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头面肌肤出现面目晦暗少泽,眼睛干涩瘀胀;是以“脾属土,位居人身之正中、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升胃健则血气津液周流无碍,五脏六腑、经络肢节、头面手足皆能赖脾气濡润滋养,故脾病则四肢不用而身体沉重乏力,身体瘦弱;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故稍食生冷水果而大便溏泄,面色枯黄则已见其真脏色;脾虚胃阳不足症见恶心反胃、脾虚胃弱中焦气滞作痛而胃脘不适,舌淡白,苔白嫩脉沉、缓、滑之象亦提示其虚象。脾失健运,胃气失和,气血失养,产生周身乏力不适。平素有甲亢实是气血不能濡其上窍,熬夜致阴精暗耗而化火;经言精不充则气不足,气不足则神不旺,其人面目枯暗少泽、眼干涩淤胀、烦躁易怒实是明证,木之气温,温升不已,方能化火、脾胃虚弱,升降失职、脾气不濡、木气失于调达而目胀涩。本案针对其病机初诊采用健脾益胃、温阳化胃、疏肝平胃3法合用,方选新香砂六君子汤加干姜、香橼、酒大黄。二诊加用黄芪、槟榔,增加其消导安胃之法。三诊略加生山药以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填补脾肾之阴,其色白味甘,生用柔润以养血脉精神,虑患者肠胃娇嫩而痛,一能顾护胃气、补益脾肾,再能缓制大黄泻下之功。全方药物药量精当配伍严谨合理。采用“治胃四法”:健脾益胃,温阳化胃,疏肝平胃,消导安胃。本案治标、治本、祛邪三法合用而治之,患者半年的胃脘痛得以缓解,病理体质得以改善,可谓效如桴鼓。
8 小 结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出疏肝平胃、通降顺胃、温阳化胃、解郁清胃、消导安胃、健脾益胃的治胃六法,在胃脘痛的治疗中辨证使用,每获良效。六法有各自所主之证,但人体疾病复杂,不拘泥于单病单证,临床上每遇胃脘痛患者,病机、病证复杂,可根据其具体情况辨证运用此六法,即治胃六法常相兼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