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观察及对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的影响
2020-01-10谢少君蔡旭俊
谢少君 成 泉 蔡旭俊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汕头 5158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该病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积累过多导致[1],临床诊断标准为:(1)24h 内出现黄疸;(2)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 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临床上多表现为全身发黄[2],严重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是蓝光照射,但该方法治疗容易产生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苯巴比妥作为肝酶诱导剂,可有效清除胆红素,从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3]。本研究对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10 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10 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符合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其诊断标准为:血清胆红素高于281.21μmol/L,粪胆素高于93.10mg/100g 者,且同意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纳入标准:(1)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者;(2)无肝功能障碍者;(3)无溶血性贫血、过敏等患者。排除标准[4]:(1)肝功能障碍者;(2)有呕吐、溶血性贫血、过敏等者。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29例,女26 例,日龄1 ~15d,平 均(7.5±2.3)d,出生体质量2.5 ~3.9kg,平均(3.0±1.1)kg,早产儿21 例,足月儿34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8 例,女27例,日龄2 ~16d,平均(7.9±2.2) d,出生体质量2.0 ~3.8kg,平均(2.9±1.4)kg,早产儿22 例,足月儿33 例。所有患者在性别、日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先测胆红素水平,之后于治疗期间每天于患者额部两眉心间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器监测经皮胆红素,直至肉眼看不见黄疸,且均接受营养支持、保温、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蓝光照射治疗,蓝光波长范围定在425 ~475mm,注意照射过程中用黑布遮挡患儿的双眼以及生殖器,每天持续照射12h,一周一个疗程[5],治疗2 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注苯巴比妥(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H20057384),每日每公斤体重的患儿5mg,睡前肌注1 次,同样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胆红素指标[6]:抽取患儿静脉血2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
肝功能指标[7]:抽取患儿周静脉血2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各项肝功能指标。
疗效评判标准[8],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胆红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无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严重,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胆红素水平无或上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的值分别为(34.89±6.33)μmol/L、(35.28±6.25)μmol/L、(95.83±10.22)μmol/L,(36.39±6.35)μmol/L,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的(47.98±7.35)μmol/L、(56.38±8.63)μmol/L、(127.39±12.34)μmol/L,(48.28±9.43)μmol/L(P <0.01),可知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可有效降低肝功能各项指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μmol/L)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μmol/L)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汁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值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1),其分别为(154.35±57.52)μmol/L、(13.59±6.27)μmol/L,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汁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比较(,μ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汁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比较(,μmol/L)
?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显效42 例,有效11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7.3%(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无腹泻、发热等显著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χ2=10.326,P <0.01),而对照组患者中有4 例腹泻、2 例发热现象发生,总不良反应率为10.9%,可知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3 讨论
患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很多,主要与胆红素代谢遭到破坏有关[9],具体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1)胎儿的血氧分压低,导致胆红素形成过度,从而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代偿性,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数量显著降低[10]。(2)患儿由于血中的白蛋白的含量较低,从而降低了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的能力,使得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增多[11]。(3)新生患儿由于肝功能不完善,所以肝细胞处理游离的胆红素的能力偏低,导致患儿的血胆红素显著升高。
蓝光照射治疗能使患儿表面组织的胆红素的结构转化成容水性结构,其作用机制是胆红素在蓝光的波长范围内可改变自身排列结构[12],然后随着患儿的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患儿胆红素含量。但蓝光治疗对患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皮疹、腹泻等,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以至于不得不停止治疗,大大降低了临床疗效,而苯巴比妥不但能诱导UDPGT 酶活性、增加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还能帮助患儿建立肠道菌群[13],从而减少肠肝循环,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进而提高了临床疗效。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3%(P <0.05);试验组患者无腹泻、发热等显著的不良反应情况,而对照组患者中有4 例腹泻、2 例发热现象发生。可知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患儿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还比较安全,可以减轻副作用。
苯巴比妥作为肝酶诱导剂,可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生成,从而增加肝清除胆红素的功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指标[14],另外苯巴比妥还可以增加肝酶活性、减少肝肠循环、促进肝脏组织快速恢复,对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与以往研究相符。虽然苯巴比妥可增加肝细胞内蛋白含和肝细胞膜通透性,但因酶诱导剂需3d 左右才能起效,所以建议尽早治疗[15]。
综上所述,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对肝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