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2020-01-09段丽珍贾晓飞任青青
康 敏 段丽珍 贾晓飞 任青青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骨科临床诊断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比重呈上升趋势。骨科患者遭受的损伤多由外部因素造成,常在暴力打击、冲撞、跌落等之后发生,引起机体部分骨、关节等组织的损伤,重者多需经手术治疗[1]。但是由于骨科手术以及患者创伤造成的疼痛感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严重影响,部分患者接受手术后由于痛感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较为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夜间休息造成较大影响,不利于患者创伤康复[2]。因此针对骨科手术后出现疼痛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痛感,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在骨科患者接受手术后出现疼痛感的不同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平均年龄(37.12±5.88)岁。排除其他因素对于患者疾病的影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平均年龄(35.72±5.92)岁。护理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平均年龄(36.57±6.4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依照患者病情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分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骨折等骨科手术后护理方法,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基础性创伤后护理工作。例如指导患者接受常规住院引导,帮助患者快速熟悉住院环境。同时,在这一基础上遵循医生医嘱指导患者日常用药,为患者开展相应的生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当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感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介入科学的止痛方法,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1.2.2 护理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目的在于提升患者护理体验,实现对于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感的有效护理,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术后情况,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减轻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术后出现的焦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针对性地采用情志相胜、陶冶情志以及疏导调神的方法,实现对于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控制,降低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当患者出现疼痛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引导患者调整心态与情绪。通过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实现对于患者不良负面情绪的控制。具体包括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方法、适宜宣泄情绪以及意念想象的方法,实现对于患者情绪的引导,降低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疾病的影响,提升患者康复信心。2)中医按摩护理。当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感时,护理人员可以依据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对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中医按摩,从而实现缓解疼痛,提升护理效果的目的。具体需要护理人员依据中医经络理论,选择合谷、足三里以及神门,采用交替按压的方法实现中医按摩降低患者痛感的目的。每个穴位按压5 min,每日需要按压5次左右。针对患者患肢疼痛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患肢部位、关节进行按摩。由于患者术后长时间不能活动,因此部分患者会存在关节肿痛的现象。在这一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膝关节、踝关节、上肢肘关节等部位,采用相对轻柔的手法为患者按摩,每日按摩时间为5 min,5次/d。3)中医中药擦拭护理。在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部分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会出现肿胀疼痛的情况。患者患肢在肿胀的情况下,会加深患者痛感。因此针对患者患肢肿胀需要采用中医药剂擦拭的方法,实现消肿镇痛的目的。具体为采用红花、紫草、当归等药材,通过酒精浸泡48 h后制成中医药液,使用无菌纱布将这一药液轻柔均匀擦拭在患者肿胀疼痛处,能够有效实现患者消肿止痛的目的。由于红花等药材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功效,因此对于多数骨科患者创伤处消肿镇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部分存在创伤处内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在采用中医药液擦拭消肿止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液用法用量,避免患者症状加重,从而影响患者创伤部位恢复健康。4)中医药膳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疼痛情况以及医嘱,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药膳食补。其中食材选择需要以容易消化并富含营养物质为主,例如山药、大枣、丁香等。同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家属采用黄芪、枸杞子以及党参等药材炖汤,实现药膳促进患者创伤骨骼部位愈合、达到补气养血的效果。患者存在痛感情况与患者创伤骨折部位的康复有关联性,因此采用中医药膳食补的方法,一方面能够补充患者康复阶段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康复。而另一方面在为患者提供药膳时,需要依据患者恢复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食物,不能为患者提供大补类药膳,避免导致患者出现上火等症状,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5)中医艾灸护理。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后出现疼痛时,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进行镇痛。采用中医艾灸护理实现镇痛的目的,在于通过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与药物发挥的药效,实现对患者通经疏络,减缓疼痛的目的,关键在于使用艾灸能够较快见效,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痛感。采用艾灸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患者中极、天枢2处穴位开展艾灸,每次用药时间为25 min,用药次数依据患者疼痛情况决定。在采用艾灸镇痛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疾病情况,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异常情况时,及时停止艾灸,并采用正确方式处理,降低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依据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疼痛护理情况以及患者恢复情况,划分患者护理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疼痛被有效控制,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有效是指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疼痛具有一定镇痛效果,患者恢复情况相对良好;无效是指患者术后止痛无效,患者恢复情况相对较差。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其中问卷分数100~70分为优,70~40分为一般,40分以下为差。其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例,%)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护理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会产生一种反射性的神经感知,形成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焦虑、躁动和兴奋,进而引起机体新陈代谢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加,免疫系统功能降低[3]。在这一情况下,会造成患者康复效果受到影响,并增加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骨科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多数由于受到较严重创伤造成的,患者身体机能受到较为严重影响。同时骨科手术属于有创手术,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增加了患者术后康复的难度。同时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康复过程中,受疾病康复等多方面影响会出现疼痛现象,不利于患者康复并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4]。因此针对骨科患者手术后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护理有效率,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常见的护理方式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主要通过对患者病情观察、患者日常用药指导以及基础的患者疼痛护理,实现对于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但是由于采用常规护理具有一定镇痛效果,针对患者出现的持久性疼痛、患者创伤手术部位出现的肿胀护理效果差强人意。在殷小芳[5]的研究中,常规护理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疼痛,并且无法发挥术后护理的有效性。在李贞等[6]的研究中,针对骨科手术后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体来说,采用中医护理方式,能够通过中医情志、按摩、艾灸、药膳以及药液等方式,实现对于患者患处、创伤手术部位的有效止痛,从而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的疼痛感,提升患者护理有效率。同时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气血流通,达到通经活络的目的,对于促进患者骨骼愈合具有重要意义。在王文华[7]的研究中,针对医院临床骨科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能够刺激患者骨折部位愈合,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组,相对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能够更加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骨科患者手术后,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对于降低患者痛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