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探究
2020-01-09杨元望
■杨元望
(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延续之根本。随世界格局之巨变,国家安全也非同往时,其内涵、外延、时空等应时而变了。2014年4月,习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我国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当前,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带来了信息交互速度激增和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资讯传递的除了消息本身,还有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印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我们的文化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这一威胁,我们需要“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文明自我精神,深化文化安全教育。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及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文化具有国家和民族的烙印,是其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一个国家对其国家文化的认可度、崇尚度、传承度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可以说,文化安全上的崩溃或破败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方面的崩溃或破败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深刻、更持久。习近平指出:“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一)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思想之魂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要保障之一。作为非传统安全层面上的文化安全,其范围和层次已超越了国家层面[1],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个人。文化有其特殊性,特殊性的养成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但是一旦它“占据”人脑,将对相应个体及其圈子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文化安全具有多维性、复合性、外向性,文化威胁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
(二)高校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是法律和高校职能的应然要求
第一,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法的法意要求。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三条指出: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3]。虽然国家安全法并未在此条规定中对高校做出明确要求,但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高校依法治校,主动守法、护法、以法律精神推进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应有之义。第二,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是高校使命和职能的要求。高校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育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高校安全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前途命运,因此高校必须有效推动文化安全教育,让文化安全教育成为防止学生思想异化的有力抓手,成为提升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成为推动学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文化安全意识现状
(一)弱视: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重视不足
多数高校对于安全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传统领域上,即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因而现阶段高校所呈现出的安全教育基本围绕人身和财产安全展开,教育实施主体多由学校保卫处、学工队伍尤其是辅导员队伍。高校安全教育中与文化安全教育有关的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意识形态方面;教育实施主体则相对呈现多样化,主要是校院团委、思政课专业教师、学工队伍尤其是辅导员队伍,教育载体一般为课外活动、思政课程、主题班会等。但显然许多高校未能将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文化安全重视转化为对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视,未能将文化安全教育在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人员安排上进行统筹思考,因此也就缺乏相应的文化安全教育配套。从高校的职责使命出发,高校重视科研是理所应当的,专业教育上重视专业技术、专业素养培养也是必修的,但也必须清楚地认知科学研究亦然需要文化安全作为支撑和保障,以防止科研走向极端主义,专业人才亦需要文化安全作为思想武装,以避免人才有才无德。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文化安全教育内容缺失或不足,是高校对文化安全教育缺乏重视的外显,也是文化安全教育未能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影响因子。
(二)失视:高校教师队伍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意识缺乏
高校对文化安全教育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高校施教主体和管理主体文化安全教育意识的淡薄。在现阶段高校管理、运行制度下高校教师职责相对明确,管理等非教学人员在相应部门制度下各司其事,确保高校行政等事务的基本正常运转,与教育客体直接或正面接触相对有限。
教学教辅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不会将相应的文化安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育内容当中。大多高校教职队伍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认识同样停留在传统层面上,而这意识认知形成了教育主体对于安全教育实施对象的相对固化,即认为安全教育责任在于高校保卫部门,在于高校学工队伍,更甚者认为在于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上,也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自己与安全教育包括文化安全教育割裂开来。目前,文化相关专业课程、国防及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对文化安全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想信念、意识形态相关教育有所涉及,教育亦有所成效,但相对其他领域而言,文化安全教育整体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部分思政专业课程影响力存在较大局限性。而就文化安全在当前阶段的重要性,文化安全教育在大多专业培养方案中比例过小,实际教育课时较短,持续影响性以及影响实效还相对有限。
尽管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进行极少量的引导教育,即课程中简略提起或一笔带过,但这种蜻蜓点水不足以荡起涟漪,很难让文化安全教育在大多教育客体心中生根发芽,难以唤醒教育客体文化安全意识,更谈不上文化安全意识自觉。而缺乏相应的顶层设计和职能定位,缺乏文化安全教育应有的外在因素的催化,高校教师队伍要萌生和实现文化安全教育自觉亦需要较长的历史过程。
(三)轻视:高校学生对国家文化安全认知及甄别能力较低
高校学生属于三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其健康发展,关乎着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目前,我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也遭受着更多西方国家觊觎,图谋不轨的国家散播“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各种思潮快速汇聚于我们这一个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文化交流互鉴增速、信息交换周期缩短、资讯更新频率加快、文化产品日趋多样化,信息爆炸时代使高校学生文化安全甄别难度提升,信息洪流裹挟和参杂着不良因素,交织着西方所谓“泛民主”“普世价值”等思想,借助华丽的表象传递不可告人的阴谋,让文化安全风险更具隐蔽性,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蚀更具迷惑性。目前,高校学生自我意识较之上一代人更为强烈,知识获取渠道和途径愈加宽广多样,对于信息更倾向于自主研判,然而基于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客体自身实际,高校学生文化安全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高校学生对文化安全的认知不足,对文化安全威胁警惕不高,因而不乏泄密者、卖国者、被煽动者,香港动乱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二,高校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淡薄,文化自信不足,其归因于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缺位,大学生是可塑性较强的群体,虽然有数据表明该群体中文化安全认知偏差者不在多数,但并不意味正向引导教育就可以松懈;第三,高校学生文化安全甄别能力较弱,为文化侵蚀等提供了便利。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路径
(一)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定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党是社会主义政党,我们的高校必然也是社会主义的高校,是扎根于社会主义,发展于社会主义,服务于社会主义的高校,要使高校的职责、使命、宗旨、目标等在动态中保持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整体只有深刻领会贯彻落实这一根本准则,才能把握社会主义高校教育尤其是文化安全教育的灵魂和精髓。意识形态是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4],要确保阵地不被腐化、不被击垮、不被侵占,就需要高校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政治和领导责任体制机制。因此,高校要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人们研究该视域下文化安全教育,坚持文化安全教育必须从党的理论出发,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历史教益,总结其经验,明确其指向;从社会主义方向出发,把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安全作为高校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定位于服务区域、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服务党和人民,从而确保文化安全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安全教育,是符合意识形态发展的教育,确保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不变味、不走样、不偏航,才能确保教育安全,确保教育安全下的人才培养安全,为正向人才培养提高保障。
(二)加强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顶层设计,优化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模式与内容
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基础要件,高校是文化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和完善高校文化安全教育顶层设计,是搭建好这一主阵地的重要手段。因此,第一,高校可以从制度、管理、教育等多个方面深化高校教职人员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冲破部分人员对安全认知的传统局限,从职责、使命等维度引导全体教职人员树立全员皆可开展文化安全教育,全员皆应参与文化安全教育的意识,从而摒弃“文化安全教育只是个别教育者的使命”的错误观念,推动教职人员实现从被动进行文化安全教育到主动开展文化安全教育的转变,实现从文化安全教育学习者、参与者到文化安全教育实践者、传播者的转变,实现从课程育人到课程、组织、管理等多方位育人的转变,从而搭建起构建多层面、多维度、多部门共同推动的长效的文化安全教育体制机制。第二,注重网络领域文化安全,包括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视网络舆论宣传工作,关注互联网舆论斗争主战场,打破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的妄图[5];建立属于高校自身的文化安全队伍,加强高校自管网络媒体、平台、账号管理,强化学生个人网络动向引导,团结校内外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展现正能量[6]。第三,强化高校文化安全内涵建设,注重文化建设。文化教育尤其长期性和独特性,因此高校团委、宣传、学生工作等部门在校园活动设计时,可以适当添加文化安全教育活动,如相关主题展览、纪录片观影、博物馆参观等,丰富文化安全教育内容和载体,寓教于行,寓教于乐,行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文化安全教育育人模式。
(三)树立“守土”意识,强化课程实效,提升教师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
高校教职人员的意识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质量和水平,为此高校教职人员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强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同感、贯彻度,突破传统思想桎梏,主动履行文化安全教育职能,旗帜鲜明抵制图谋不轨的“学术自由”。教师作为课程设计的主力军、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要围绕文化安全教育的核心要求,以切实强化高校教育客体文化安全意识为目标,提升高校教育客体文化安全综合素养为宗旨开展授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设计课程大纲,非文化安全教育专业任课老师在课程设计当中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适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从而强化“课程思政”实效,利用思政课程开展文化安全教育,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效配合,强化底线思维,避免马克思主义“失语”“失踪”“失声”[7],从而推动课程文化安全教育成效。
高校教师可以尝试或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更新现有教育方式方法,例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点评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队开展文化类社会实践,比如:参观学习非遗文化,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和维护文化安全本领;设立文化安全选修课,弥补文化安全教育课程的缺失;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文化安全思想武装高校学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引导教育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思想根基,守住文化安全思想底线。
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8]。作为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高校如果不以正向教育引导占据学生文化安全思想高地,那么这个思想高地就会被其他内容、其他领域占领。因此,高校需要在巩固拓展红色地带、亮剑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中发挥实际作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让学生有精神之独立,文化之自信,避免成为西方道德价值、腐朽文化的应声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