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提升路径

2020-01-09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训学校工作

王 晨

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兴国必先强师,《意见》不仅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还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布置了任务。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起到了积极推进和引领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对照《意见》精神和其中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还有许多有待提升和优化的地方。

一、教师培训工作的回顾

在我国教师培训工作历来受到各方的重视。21世纪初,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教育部也强调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新时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迫切需要,并且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据统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已超过3万亿元,连续5年GDP占比超过4%。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乡镇及农村地区的学校都建了新楼,边远及贫困地区最好的建筑便是学校。我国教育硬件建设面貌的焕然一新,为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质量的提升已经从提升硬件水平发展到教育软件水平提升阶段,而教师质量的提升是核心。

教师培训助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8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显示,上海市教师多项发展指标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上海教师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强度的专业发展活动。上海的教师每周有70%的时间用在课堂和教学上,30%的时间用于培训、发展教学技能上,无论是教师参与率还是专业发展活动类型均高于其他国家。这说明培训在教师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培训工作是落实相关政策和要求的关键路径之一。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具体说明,并回答了“立什么德”“育什么人”“如何立德树人”等问题,为我国教育指明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发展目标,谋划了“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遵循立德树人基本规律”的方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新,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直接影响了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师培训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要从培训的角度为教师专业的提升和更新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教师培训工作的提升路径

(一)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信息素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水平和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了解相关法律、经济知识,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能够很好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搜集,再通过相关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正确发现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

信息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三方面薄弱环节。其一,从整体上看,很多教师相关的信息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没有经过相关的系统化训练,在计算机使用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辅助教学。其二,能够自主钻研学习的教师仍是少数,很多教师还是老观念、老思想,认为这些都是末节,不如写好教案、备好课,导致教师整体水平提升较为困难,难以形成良好的氛围。其三,很多教师对专业信息技术和相关的法律不够了解,导致对相关信息的保护不到位。

“互联网+教育”的新常态发展、网络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以及学生发展特点的变化都对教师的发展与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五项任务和十项行动,并对如何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如何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提出了有效性建议。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网络电力和“数字中国”建设。教育紧跟新技术,互联网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新技术和教育加速融合,促使教师必须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建设国家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2]

然而,我国教师队伍规模庞大,分类多样,分布广泛,工作环节多,治理难度大,传统手段难以实现对教师科学、准确、有效的管理。信息化不仅是教师“育人”的工具,也是教师“育己”的平台。在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职业适应的必由之路,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要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储备,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信息化提供了网上大学、开放大学、虚拟社区、慕课等多渠道学习途径,方便教师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师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坚持终身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时刻把握“互联网+教育”的规律特点,才能跟上时代节奏,提高自身职业发展能力。

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融合,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沟通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方法的创新者和反思者,教学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3]教师只有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广泛、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思考在日常教学与教研培训中应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才能不断掌握信息技能,提高信息化思维能力;才能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活动,探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与方法,为今后持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积累经验。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培训应着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让教师对相关信息技术保持高度的敏感,树立信息化意识。教师要真正理解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教学相长,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要运用好信息技术,离不开相关技术(包括信息的分析、处理和运用等)能力的提升,应当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对相关软件、平台使用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培训。理论是教学的先导,先进的理论能够有效引导教育实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让教师从被动学转变成主动学,从而在教学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4]四是要配备专业的硬件设备作为保障。信息化教学离不开先进的设备,要加大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相关平台建设,提高技术保障能力,为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提升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教师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党中央到各地政府对教师培训工作都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提升教师培训工作实效性,可极大地拓宽教师视野,极大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推进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建设。[5]

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是要看培训是否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及是否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由于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是外在要求,有些学校对待教师培训工作一直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如为了凑足上级指派的培训名额,派一些专业不对口和非专业人员充数,或派出学校工作相对轻松的教师参加,或者将外出培训作为一种“福利”,随意选派教师参加,而真正需要培训的教师却没有机会参加。实际上,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使教师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开发教师潜能,从而提升其工作成效,是确保学校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6]所以,应该把教师培训从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纳入学校工作系统中。学校领导要从自身做起,端正对教师培训的态度,建立起学校教师培训体系,要系统化地推进此项工作,引导教师转变对培训的看法,积极对待并参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同时,学校对培训工作应给予充分保障,学校有权选择和采取适合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也有权恰当地支配教师培训经费。

除了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做好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同样重要。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统领者,也是学校品质提升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是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对培养其领导力,进一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校长培训评价机制应该做到全面化、具体化、分层化、民主化和多元化。[7]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更应该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类别的中小学校长,搭建培训平台,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模式与内容,为优秀校长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应该着重加强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做好相关培训,首先要进行广泛而系统的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要重视不同地区、不同年级教师的需求,特别是要加大对基层学校的调研工作。调研过程中可以组织广泛的座谈,进行及时的交流,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相关教师对于教师培训工作的观点、看法,进而了解教师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第二要抓好相关监管工作。[8]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因此,要让培训真正取得实效,就需要进行充分的监管,督导教学有条不紊、有序推进。第三要使用适合的、高效的培训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包括微信、QQ等在线交流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加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

从培训实践经验来看,要想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和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学员在整个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培训的各项工作中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既定的目标。[9]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提高培训效能。近年来,任务驱动模式被广泛宣传和使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旨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最重要的方式是调动学员的主动性,主要途径是引导学员去思考、解决问题,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面绕不开的一个环节就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任务驱动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实现既定的培训任务。学习动机就是引起学习者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10]一般来讲,良好的目标设置可以很好地引导相关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取得成就,反过来又会不断地加强和深化这种学习的动机。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很好地引导学员们去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最大化的培训和学习效果。

从当前的任务驱动式培训来看,这种培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置科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激发教师的动力。在这个前提下,首先,可以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特征和发展方向,提供合理的任务情景,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因地制宜地设计自己的目标。借鉴一些名师的专题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具有典型性和指导作用,能够有效指导教师达成自我设定的研修目标。[11]其次,根据任务实施。要根据自己既定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将一个总体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一点点达成,循序渐进。第二阶段是及时进行评估考核。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对培训者的学习程度、领悟程度、自主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升培训效能。[12]考核方面可以多样化,可以对不同领域进行考核,比如对自主学习的考核、对研究的考核,设定不同的分值就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考核。[13]

近年来,许多教师培训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变革和创新。从发展趋势来看,教师培训更倾向于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并以项目作为引领,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任务驱动是在培训中紧紧围绕任务的制定、开展和完成来组织培训活动,任务驱动有利于引导学员明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反思实践,探究解决之道。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员成长和发展的过程。[14]任务驱动离不开学员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和学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更离不开学员自身经验的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反思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经验的升华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四)促进教师培训成果的转化

培训成果转化,又称为培训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是指将在培训中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及在以后一段时期内的保持。培训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得好”“用得上”的目的。

教师只有把在培训中的所学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转化成现实的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教师培训必然涉及培训效果转化问题。但在实践中,不少学校和地区的教师培训,就好像一种应景时尚,轰轰烈烈过后便点到为止,忽视了后续的扩展和跟进。但也有不少学校,研究出了较好的效果转化方法,参训教师回到学校后,与校本研修培训相结合,和未参训教师进行业务交流,与大家分享培训成果;一些学校积极帮助、推动参训教师将培训成果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并以最终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目标来评估培训效果;还有学校对参训教师进行延伸培训,以参训教师为中心建立起不同形式的校内教师伙伴关系,采用观摩学习、课程开发、研讨交流等多样形式,帮助个体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总之,教师培训成果转化,要以学校发展需求为中心,将教师个人的培训收获与整个学校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进而达到以教师培训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最终目标。[15]

做好培训成果转化,首先要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培训前,组织者对培训预期的成果和预设的目标进行说明,就能够激发培训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其次要优化培训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校、参训教师的不同需求,强化参训教师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且培训课程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适应个体的不同需求,完成培训成果的转化。最后,建立培训反馈与考核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学校领导对本校参训教师培训项目计划、执行计划等方面进行指导,既有利于教师规划个人职业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培训成果转化。[16]

总之,面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迫切需要,面对新的时代境遇,我国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探讨教师发展的时代新命题,为基础教育深化发展和综合改革提供智力支持;还应该转变观念,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新,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直接影响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师培训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要从培训的角度为教师专业的提升和更新提供保障和支持,要不断转变培训理念,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加强培训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水平,有效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培训学校工作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不工作,爽飞了?
学校推介
选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