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自主潜能,培养学习素养

2020-01-09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坎南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者学习策略交流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坎南小学 郭 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学生只有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掌握适应新型社会的必备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书本结论的传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质疑、如何交流,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形成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发展服务。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将英语教育窄化为做题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拓宽渠道,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经验的生长、技能的提升,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未能形成系统的学习策略,他们缺少情感体验,缺少自我反思。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深层学习水平还有待提高,学习的内容多局限于浅层的符号层面,缺少学科思维的训练。

学生只关注做题后的答案是否正确,而忽略了具体的解析,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体系去解决新知,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学生依据自己的成绩排名来评价自己与同伴,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积极的反思,却不能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价。部分学生虽然具有很强的学习意志,在遇到学习障碍时也会寻求帮助,但他们往往缺乏价值判断,将成绩视为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唯一标准。

一、转变传统观念,形成学习策略

当学生形成了学习策略之后,他们就会落实于行动之中,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让他们不再为考试而学,走向积极主动的“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要让学服务于生,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能掌握主动学习的技能。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闭门造车”的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彼此分享、交流,增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形成有效的合作策略。

如在译林版五下“Unit5 A party”的Grammar time内容教学中,教者摆脱了以教替学、以问替思的做法,将学生分为两组,让学生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让他们感知be going to结构,并进行对话。教者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呈现人物及相关联的活动,如呈现Mike的头像、打篮球的图片,学生可以进行对话:What’s Mike going to do this Saturday?He’s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教者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完成Checkout time中的Read and answer,操练be going to结构的特殊疑问句,提升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内化。

教师要开展针对性的交流,要将教师的示范讲解、合作交流、积极反思,依据自己的学情及时调整进度,避免英语学习偏离正常轨道,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加强学习策略的渗透,让“教”与“学”有机融合起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探索。

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激活,使他们的学习维持长久的动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积极地参与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教师可以运用歌曲、视频、图片等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走入课堂,积极地参与交流,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如在学习译林版六下“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导入教学中,教者播放《狮子王》的歌曲,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问答。

教者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Do you like lion?What are lions like?What do lions eat?Do they look strong?教者再播放动画《猫与老鼠》的片断,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交流,教者以问题引导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artoon?Who are they?What’s Jerry like?Does he look timid? 教者将词汇的学习融入游戏教学中,通过“快速闪现”的游戏呈现单词卡片,让学生快速地说出形容词,教者引导学生复习形容词的用法。教者通过握拳、展示肌肉等方式,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strong,再通过例句让学生体会单词的用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打“有准备之仗”,改善学生预习、复习、听课的习惯。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生动的英语课堂,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移,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并运用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提升理解水平,走向深度学习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形式化、浅表化的现状,从知识的教授走向素养的发展,要通过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让英语学习逐渐向深度学习迈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他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如果教师“以讲替思”,学生会产生依赖心理,他们会畏难而逃。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让他们不畏艰难,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加强互动交流,能在对话交流中激活思维、增进理解,从而实现深度的理解。

每个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它们都有自己的认知基础与知识经验,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译林版五下“Unit4 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内容时,教者出示四下Unit7、Unit8中关于感觉、疾病类的词汇,让学生去认读。教师也可以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述,让学生用“Are you…”“Do you have a…”来猜测。

教师在教授新词时,可以与学生一同复习四上Unit8中ears、mouth、eyes等五官类的单词以及五上Unit3中arm、foot、leg等人体部位的单词,再学习head、tooth、headache等单词,并借助构词法,引导学生学习toothache、headache,让他们了解简单的构词规则。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阅读材料,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四、培养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反思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要让他们学会预习、复习、探索,还要让学生在评判、反思中有所提升,从而形成学习素养。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让他们在自省中进行合理的评估,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也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主动的改进。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成绩的“表象”,要摆脱唯分数而评的束缚,能在反省中不断地改进学习过程。

如在阅读、练习时,让学生学会自查,找到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学生在阅读后要明确其中的哲理,并与自身进行对比,能接受榜样的熏陶,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指导,渗透评价方法,要分析知识的文化背景,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既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之间还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互评中能有所思考、有所提升。学生在互评中要避免使用不良用语,要通过交流彼此分享、增进理解,促进英语素养的共同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能促进语言技能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教者学习策略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