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绘本阅读活动 多样发展阅读能力

2020-01-09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天津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友谊绘本小学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左 婧

根据课标要求,要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绘本阅读的引入,无疑为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创造了有利条件。著名儿童文学家彭懿提出:“绘本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共同讲述完整的故事。”事实上,绘本本身的童趣性,将语言、认知、思维、情感、艺术等领域统合起来,非常适合低年级小学生走进阅读,探索语文学习乐趣。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引入绘本阅读活动,着力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置身绘本故事,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低年级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认知水平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如果在语文阅读中,单纯地进行“灌输式”讲授,对于他们而言,难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绘本故事的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学习体验,从绘本故事的思考中,增进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在学习《纸船和风筝》时,该文讲述了小熊和松鼠因为纸船和风筝而成为好朋友的故事。但后来,因为一点小事,两人吵架后,谁也不理谁。最后,两人学会了宽容、理解,和好如初。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对友谊的理解,犹如小熊与松鼠的友谊一般,具有相似性。小学生也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争吵,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友谊,更真实地懂得理解的道理呢?我们在课后,布置学生阅读关于友谊的绘本故事。

如从《小老鼠和大老虎》中,让学生认识平等的友谊观;从《一半与另一半》中让学生懂得分享的乐趣;从《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中,让学生认识如何与人交朋友。这些以“友谊”为主题的绘本故事,学生在阅读中慢慢地品味和理解,从故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力。

同时,针对《纸船和风筝》中说理性的文字,我们没有进行多次反复的讲解,而是让学生结合绘本阅读,从绘本的趣味故事中体会珍重“友谊”的道理。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所以要借助图文相融的绘本,置身于美好的故事中,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感受“友谊”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朋友相处,感受到“友谊”的可贵价值。

二、重视绘本导读,把握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绘本,除了生动的画面外,还有一定的文字,这些文字与图画,共同构成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阅读绘本,教师要把握绘本的主题,要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从绘本中感知绘本语言的特点。首先,要重视导读。低年级学生阅读经验少,理解力不足,对于绘本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无法准确感知与理解。教师要有感情地朗读绘本,让绘本文字生动起来,这些温暖的话语,在传入学生耳朵的同时,往往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灵。教师导读,学生倾听,能激发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拓展和提升学生对绘本的阅读视野。生动的口语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艺术表现,为小学生深入感知绘本情感营造了良好氛围。其次,要重视赏读。阅读绘本,在看图画、读文字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阅读中把握故事的节奏之美,融入学生的心理体会,特别是在导读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带领学生去感悟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如在读《不可思议的旅程》中,我们结合绘本的主题,设置问题:当无路可走时,小女孩画了一艘船,如果是你,该怎么办?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去面对问题,克服困难。再者,要重视学生自读。绘本阅读,要让学生自主阅读,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从绘本中了解有趣味的故事,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绘本内容。如在读《小黑鱼》时,有学生说,该绘本最有趣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精彩的图画内容,特别是那五彩的海草、像彩虹一般的水母,描绘出了海底精彩的世界。教师可以从阅读中,带领学生置身海底,感受绘本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三、注重激趣与猜想,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思维的拓展,特别是通过提问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进学生对绘本内涵、意蕴的探索。

提问对于绘本阅读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可以结合绘本本身内容,也可以适当拓展和延伸,而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激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增强绘本阅读主动性。一方面,引入猜想式提问。阅读的过程,更体现在阅读心理的推测与联想上。对于绘本内容,要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构设阅读想象空间,让学生真正感知绘本阅读的快乐。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绘本阅读中的猜想式问题,更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猜想式提问中,学生的阅读思维运转起来,迫切地需要从绘本图文中找到答案,并能够联系以前的阅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猜想式提问,给学生言语表达提供了机会,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绘本阅读中。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低年级小学生读绘本,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减少问题的指向性,不能封闭式提问,而是要多鼓励学生打开想象,锻炼学生的多样化思维。

在读《逃家小兔》时,我们引入问题:对于《逃家小兔》,读了这个故事,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地方最令人感动?在读《我爸爸》绘本后,我们设置问题:该绘本最夸张的地方在哪里?生活中,你爸爸对你的爱是如何表现的?你是如何表达对爸爸的爱的?这些发散性提问,不需要统一固定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能够从中大胆去表达、去抒发自己的想法,提高对绘本的阅读参与度。

四、搭建绘本阅读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低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情感的认知与表达能力弱。很多学生在读绘本时,将重心放在故事情节上,这样一来,反而造成了低效阅读。对于绘本阅读,不仅要了解故事,还要让学生从中体会情感,增进学生的阅读情感共鸣。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中,该书的主题是对爱的表达。故事中,对爱的比赛,小兔子以各种动作来表达对大兔子的爱,但无论怎么做,都没有大兔子对小兔子的爱多。最后,小兔子带着对爸爸深沉的爱甜甜睡去。

什么是爱?如何认识爱?怎样让学生理解最伟大、最复杂的情感——爱?我们可以引入情境角色扮演活动,挑选学生扮演小兔子、大兔子,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以角色体验的方式来理解“爱”是什么。

同时,对于不同的动作表达方式,让学生自己想象、展现“太阳有多暖,花儿有多美,我就有多爱你”这份真挚的情感。绘本故事,多是建立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上,对不同主题的提炼,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中感悟生命的成长。绘本阅读,并不需要讲大道理,在图文静态呈现上,却注满了真情。教师要让学生从阅读中思考,从感悟中体会情感。

在《逃家小兔》中,形象的图画、温馨的文字,兔妈妈对兔宝宝的任性给予的包容与理解。这些生活化的情感,更能让学生在阅读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我们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谈一谈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如果将自己看作“爸爸”“妈妈”,自己又该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孩子?由此,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的回想,结合自己生活中与爸爸、妈妈的相处故事,从而真切地体会这份“包容”“理解”与“关爱”的情感。

五、结语

总之,在绘本阅读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其初衷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绘本故事中把握语言的特色,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视野,体会绘本的丰富情感。在平时,教师要围绕语文学科知识点,适度地引入绘本阅读活动,拉近学生与阅读的距离,从绘本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在与绘本的交流中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友谊绘本小学生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绘本
绘本
绘本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友谊之路
我是小学生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