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沟精神的形成及新时代价值

2020-01-09席玥

天中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根据地共产党员革命

席玥

竹沟精神的形成及新时代价值

席玥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竹沟精神,是竹沟革命根据地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凝结成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展示了中国优秀的红色文化,对当代共产党员的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

竹沟精神;红色文化;革命根据地;当代价值

自中国革命低潮时期到土地革命建设时期,再从全面抗战时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竹沟在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坎坷后,早已改变了当初的模样,但围绕着竹沟革命根据地发生的往事却让人历历在目,愈久弥珍。

一、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发展

竹沟在河南省确山县西部,位于伏牛山和桐柏山的交汇地带,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大沙河从北向南穿小镇而过,岸边竹林郁郁葱葱。

中国革命低潮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创建了第一批革命武装,从此竹沟拥有了革命的火种和红色基因。

土地革命建设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在确山、泌阳、桐柏、信阳等县的交界地带坚守了整整三年。在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顽强地存活下来,开辟了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

全面抗战时期,以竹沟为中心的豫南地区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共同抗日氛围。起初,小部分豫南人民和开明地主为了救亡图存,开始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战主张。后来,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当权人物也开始接受共产党的团结抗日主张,“对统一战线赞成……对于抗日是坚决的”。1938年初,国民党一战区长官兼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程潜,颁布了颇利于全民抗战的法令和条例,同时也发布了许多有利于共同抗战的施政方针,如“开放民众运动”“不加重民众负担”等,他提出的对抗日救亡运动中贡献突出者进行奖励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形成各阶层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的良好氛围。在新局势的影响下,竹沟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周恩来认识到竹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他亲自指示河南省委一定要重视竹沟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凡是主张抗战的友军,国民党河南省、县、区机关,地方实力派都要广泛联系,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当时的山东与河南中央联络分局合并成为豫鲁联络局,与河南省委一道迁驻至竹沟革命根据地,改为河南省统战委员会。其中,彭雪枫任主任委员,负责对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五战区国民党驻军和国民党河南各专署的统战工作。彭雪枫上任后,即刻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随后,他又与国民党汝南专员张振江、南阳专员朱玖莹、淮阳专员刘莪青等地方官员有了良好的往来。在此期间,中共河南省委派出了大批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到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政府开展政治教育及民运工作。朱德总司令在延安亲自听取了鄂豫边省委代表周骏鸣(确山人)关于红军游击队斗争情况的汇报后,派遣红六军团组织部长胡龙奎作为中央代表,与周骏鸣一道回到豫南,为中共鄂豫边省委指明工作方向。中共鄂豫边省委根据中央“猛烈扩大游击队,争取合法存在”和朱德总司令“猛烈扩大游击队,扩大到国民党不能消灭你们时,他们就会同你们谈判”的指示,始终坚持把分散的民众转化为革命斗争重要力量的原则,一方面宣传中国共产党共同抗日的主张,将游击队改为抗日自卫团,打出团结抗日大旗,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另一方面消灭、争取和改造土匪,动员青年农民参军来扩大武装,对那些破坏抗日的顽固势力进行打击。截至1937年底,在鄂豫边省委的领导下,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由抗战爆发时的60多人发展到600多人,与国民党地方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和灵活斗争,多次粉碎国民党顽固势力瓦解和消灭独立团的企图。与此同时,竹沟也成为河南党组织最健全、党员最多的地区。

1938年初,中原游击战争开始,时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率领部分武装力量来到竹沟。在他的带领下,豫南最大的武装力量与竹沟八团整编完成,此时竹沟八团人数达到了千余人。同年3月,毛主席亲自电示彭雪枫:“大力发展该区工作,以备形势紧急时。”随后周恩来副主席亲自指示河南省委:“我们干革命要有枪,有基地,没有基地就没有依托,竹沟是发展中原各地的依托。”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河南省委先是迁驻到了竹沟,以竹沟为中心开展工作,使得竹沟革命根据地成为当时河南抗战的指挥中心,接着通过一年的时间大力发展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以下简称竹沟八团)。此时,竹沟八团的人数已经发展到1300多人。周恩来与当时的国民党军政部交涉,在竹沟设立了八团留守处。1939年,八团留守处作为当时共产党唯一幸存的半公开机关,为共产党的工作提供了极佳的掩护,保证了党中央的指示能够在河南地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先后从武汉、延安等地派遣了大批善于开拓新局面的高级干部来到竹沟工作,如李先念、肖望东、彭雪枫、刘少奇等都在这里发挥过卓越的才能。刘少奇在竹沟主持工作期间,以刘少奇为代表的中原局不仅正确贯彻执行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更消除了王明右倾错误在中原地区的影响,促使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竹沟革命根据地在抗战中的地位也越加重要。

二、竹沟精神的形成及内涵

竹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由竹沟革命根据地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凝聚。其中,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集中体现在敢于担当、严以修身、同心协力、自强不息四个方面。

(一)敢于担当

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是竹沟精神的核心,其实质是不怕一切艰难险阻的担当。抗战时期,竹沟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承担了为中国共产党发展革命力量和建立战略支撑点的重任,还大力推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仅1938年一年时间,竹沟根据地共产党人就由红军游击队时的几十名发展到1057名。除此之外,竹沟革命根据地还先后为各地培养和输送了2000多名具有优秀指挥和领导才能的军政干部,对其他地区武装力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河南乃至全国救亡图存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助力。随着竹沟革命根据地作用越来越重要,1939年1月,时任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来到竹沟革命根据地,他认真讲述了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全面规划了长江以北和陇海以南广大地区的工作,指示沦陷区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不断提升党的革命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未沦陷区共产党的任务是开展党群工作,准备抗日游击与敌后抗战[2]。在刘少奇的指挥下,中原局派遣部队势如破竹,将革命力量由华中敌后带向华北、华东、华南各个地区,极大扭转了中共在湖北、扬州等地所处的劣势局面。

(二)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坚定信仰是竹沟精神的精髓,其实质是增强共产党员的修养。当时,竹沟八团留守处不仅给中共中央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为全国救亡图存输送了巨大的力量,还首次提出了要树立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对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要求。抗战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在竹沟设立了专门的教导队和党训班,培养和训练了十多支素质过硬、信仰坚定的骨干队伍。除了共产党高级将领如徐海东、张爱萍、谭希林、郭述申、刘瑞龙等在竹沟接受过学习教育外,嵇文甫和范文澜等著名大学教授也来过竹沟为教导队和党训班的学员讲学。在红军优秀将领与共产党优秀政工干部的吸引下,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经介绍来到竹沟,成为学员。此期间,时任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深入基层,与各级干部谈话,从每一位学员怎样锻炼自己和加强修养的角度出发,对共产党员的思想纯洁性、信仰坚定性及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写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我们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3]刘少奇要求各级干部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了信仰,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

(三)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迎难而上是竹沟精神的特征,其实质是团结一心,共克时艰。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热情的不断高涨,全国各地的有志人士来到竹沟,竹沟一时群英荟萃。根据形势需要,中共河南省委按照长江局“设教导队吸收青年学生,除训练参加部队工作外,主要的还是要创造党的干部,扩大地区,并帮助民众团体训练(做)群众工作的干部”的决议[4],在竹沟建立了各种专业训练班、党训班和军政大队,仅1938年一年间,竹沟革命根据地就培训了4000多名学员,包括党员2200人,这些学员大部分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的重要力量,还有许多学员成为军队的高级干部。1938年2月,根据中央的指示,彭雪枫担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协助整编竹沟革命根据地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此期间,他派遣了一大批红军干部担任第八团队团、营级领导职务,使得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迅速扩大到1300余人。同年9月,彭雪枫、张震、岳夏等人率领竹沟的两个连和第二期教导队学员370多人开赴豫东,与竹沟革命根据地率先出发的肖望东部队会合,整合为新四军游击支队。1939年1月,由竹沟抽调的80多名战士和60多名干部组成的新四军独立大队从竹沟南下。在抗击侵略的艰苦斗争中,这些队伍逐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鄂中与豫南武装的主要力量。

(四)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竹沟精神的支撑,其实质是不怕困难,顽强斗争。1938年,全国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河南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把敌后游击战争作为中心任务,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任务展开。竹沟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原的中心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的到来,促进了越来越多的群众革命团体的涌现,如民众抗日武装、妇女救国会、农民救国会、老少指导团、孩子剧团、河南战时教育工作团体等。这些革命团体的纷纷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民众思想觉悟的空前提高。与此同时,为了促进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和推动河南抗日救亡运动更加深入开展,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沟创办了《小消息》报等刊物,向全省人民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些进步团体和报刊的出现,展现了当时竹沟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除此以外,在当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党员一直和人民群众心心相通,同甘苦共患难,最终渡过了种种难关,迎来革命胜利的曙光。在这一时期,竹沟革命根据地不仅动员了中原人民群众,鼓舞了军民斗志,活跃了竹沟革命根据地的文化生活,也使竹沟革命根据地和新四军的威望得到极大提升,竹沟革命根据地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文化中心。

三、竹沟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竹沟精神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凝聚着无数曾为竹沟革命根据地付出生命和热血的革命先辈们的心血,还在于它可以跨越时空,成为当代共产党员的强大精神来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5]。这不仅指中国共产党9000多万的党员规模和460万的基层党组织数量,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廉洁自律等优良品质。因此,大力弘扬竹沟精神,有助于提升共产党员的四个意识。

首先,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把初心落实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把全部着力点用在解决人民群众真正难题的地方,共产党人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其次,大力弘扬严以修身、坚定信仰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共产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清正廉洁之风。共产党人只有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大力弘扬同心协力、迎难而上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每一名党员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需要共产党员的综合素质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要由共产党员的办事效率来展示。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赢得革命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6],正是因为每逢危难关头,共产党人总能挺身而出。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关键时刻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才能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的问题,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小抓到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的任务。

最后,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共产党人的风险机遇意识。如今世界发展和变化速度极快,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治党治国治军各项环节的任务繁复沉重,风险挑战的困难程度前所未有。同时,严峻的风险又代表着巨大的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眼前,共产党员只有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地与风险挑战做斗争,补齐短板,加强弱项,才能为新时代的美好前景夯实稳固的根基。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真正拥有责任担当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先锋模范意识与风险机遇意识,共产党人才能永葆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大力弘扬竹沟精神,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共产党员上述四个方面的意识,还可以促使中国共产党保持其纯洁性和先进性,带领全民族顺利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这就是说,能否保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事业的成败及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前进征程中,大力弘扬竹沟精神,不仅可以促进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实践落在实处,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还可以促使人民群众更加信任中国共产党,这对稳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8]。弘扬竹沟精神,有助于共产党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革命低潮时期,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人能够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信念,高举革命的旗帜。如今,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有着更难以想象的风雨坎坷,这就需要共产党人从竹沟精神中汲取充足养料,坚定信仰,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去拼搏和奋斗。只有保持党内风清气正,中国共产党才能和人民同甘共苦,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蓬勃向上的朝气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和风险,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坚信,竹沟精神一定会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支撑。

[1] 孙玉玲.抗战时期日军对驻马店的侵略及驻马店人民的抗日斗争[J].天中学刊,2000(4):73–76.

[2] 刘庭华.论敌后战场的历史地位[C]//沈强.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290–299.

[3] 李永进.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10-24(06).

[4] 张夏.简述“小延安”竹沟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贡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2–75.

[5] 季思.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离不开政党的责任担当[J].当代世界,2017(12):1.

[6] 陈盛香.以责任担当树立事业丰碑[N].江西日报,2019-06-20(10).

[7] 陈超,蔡毅强,朱志明.靠全面深化改革筑就中国梦[N].经济日报,2015-02-05(13).

[8] 黄晶晶,崔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架构探赜[J].攀登,2018(2):13–23.

D235

A

1006–5261(2020)04–0136–05

2020-05-01

席玥(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赵贺〕

猜你喜欢

根据地共产党员革命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中国的出行革命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