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钦甫运用雷氏活血祛风法治疗肢体麻木经验浅谈

2020-01-09林钦甫周江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鸡血藤双下肢川芎

陈 睿 林钦甫 周江文

《时病论》成书于1882 年,由清代医家雷丰所著,他是衢州雷氏医学学术思想的主要构建者。衢州雷氏医学发源于新安医学,至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是衢州地区主要的医学流派。林钦甫,衢州市雷氏医学第五代传承人,行医60 余年,其医疗事迹及名录收录于《浙江当代中医名人志》和《中医名医列传·当代卷》[1]。林老师在危重患者、疑难杂症的诊治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经验,特别是内科以及儿科疾病的诊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其在治疗肢体麻木见解独到,疗效颇著。

1 病因病机

麻木是指肌肤知觉消失,不知痛痒,归属中医“痹症”“中风”等病畴[2]。林老师认为麻木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端,内因多责之患者久病体虚或疲劳过度之际复感风寒湿邪引起。《素问·痹论》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为不仁。”故肢体麻木是人体气血、经络的病变[3]。“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虚失运或血虚不荣,是发生麻木的主要内在原因。外因是由于气血亏虚于内,肌腠疏松,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营卫失调,血行不畅,经脉失养所致。从时令看,本病多于秋分前后发病,初秋燥热,易伤阴血;从地域因素看,衢州地处金衢盆地西段,以低山丘陵为主,具有“春早秋短、夏冬长”的特点,夏季炎热易劫汗伤阴,秋冬干燥湿冷易伤阳耗气,故正值秋分燥金主令之时,患者多表现为气血亏耗之征象。林老师因时、因地、因人辨证论治,不仅考虑患者本人的身体内在原因,更注意环境、时令等外在原因对于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符合《时病论》多层次知时识病,知时论证的思想,充分体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 治法及组方

“活血祛风法”来源于《时病论》一书的卷二,是治疗风邪中络之法,主要症状可见“口眼歪斜,肌肤不仁”。由全当归(三钱,酒炒)、川芎(一钱五分)、白芍(一钱,酒炒)、鸡血藤胶(一钱)、秦艽(一钱五分)、橘络(二钱)、冬桑叶(三钱)7 味药物组成。方中当归、川芎、白芍补益营血,鸡血藤胶行血补血,舒经活络,桑叶祛风滋血,秦艽助桑叶祛风且活血荣筋,另加橘络以达其络。林老师临证发现每年秋分前后50 岁左右的女性肢体麻木患者颇多,因此年龄段女性,任脉亏虚,太冲脉日衰,最易肝肾阴虚,阴亏血少,血虚风动,血脉不和,筋脉失养,发为麻木不仁,正如《时病论》所说“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林老师见微知著,以“活血祛风法”为基础,立法不立方,加减变化,以因人因时因地因证为原则。方用生地、当归、川芎、白芍取四物汤之意以补益阴血,凉血除烦,鸡血藤加强行血补血,舒经活络之功,加全蝎、乌梢蛇息风通络,丹参、茜草凉血活血,桑枝通利关节,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祛风通络之功。另根据病情加减变化,如见腰痛、耳鸣者,加川断、杜仲,桑寄生等,风寒湿明显者加秦艽、威灵仙、青风藤、络石藤等,阴液亏虚者可加南北沙参、麦冬等,乏力者加黄芪、党参等药。

3 验案赏析

病案1 范某某,女,51 岁。2018 年9 月14 日初诊。主诉:右手拇指麻木伴疼痛1 个月,症见:右手拇指阵发性麻木、疼痛,无关节红肿变形,偶有头晕,腰痛,常感神疲乏力,双眼干涩,寐不佳,胃纳可,大便闭结,小便尚可,舌红苔少,脉细。查体:基本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软,颈4/5、5/6 压痛明显,右手拇指针刺觉明显减弱,心肺腹无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 级。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痹症,肝肾阴亏证。拟方:炒生地20g,当归10g,炒白芍15g,川芎5g,全蝎3g,酒乌梢蛇9g,丹参10g,茜草6g,桑枝、秦艽、盐川断各10g,青风藤15g,桑寄生、鸡血藤各15g,钩藤(后下)9g,天麻9g,黄芪30g。1 天1 剂,水煎服,早晚饭后30min 温分服。2018年9 月21 日二诊:患者右手指麻木及疼痛症状稍好转,头晕、腰痛、耳鸣较前改善,但寐仍不佳,口干,大便干结,舌脉同前。处方:原方去川芎、桑寄生、盐川断、盐杜仲、天麻、钩藤、青风藤,加制首乌、炒酸枣仁各15g,麦冬、百合各10g。7 剂。2018 年9 月31 日三诊:患者诉手指麻木及疼痛症状好转,头晕、耳鸣基本改善,劳累后感腰痛,寐可,口干较前缓解,大便仍稍干结,舌红,苔稍薄,脉细。患者麻木症状好转,服之有效,原方继服7 剂以巩固。2018 年10 月6 日四诊:患者右手拇指麻木及疼痛症状好转,稍有口干,未见明显头晕、腰痛等不适,胃纳可,寐安,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细。上方黄芪减至15g,另加白术10g。继服7 剂。停药后6 个月电话随访,病未再现。

按:本例患者为女性,绝经期前后发病,发病季节为初秋,基本病机为素体肝肾阴亏证,血脉不和,筋脉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患者女性,平素劳累日久,精血不足,损伤肝肾之阴,络属血,故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经脉筋骨,则麻木不仁及疼痛;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则双眼干涩;肝肾阴亏,阴不敛阳,肝阳上亢,上亢之阳扰乱清窍,则头昏头晕、夜寐不佳,肾开窍于耳,则耳鸣;阴液不足,不能上荣,则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故初诊时予生地、当归、川芎、白芍取四物汤之意以补益阴血,凉血除烦,鸡血藤加强行血补血,舒经活络之功,加全蝎、乌梢蛇息风通络,丹参、茜草凉血活血,桑枝通利关节,另加川断、杜仲、桑寄生补肾温阳,风寒湿明加秦艽、青风藤、络石藤祛风除湿,再加黄芪补气活血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祛风除湿通络之功。二诊时,患者麻木及疼痛症状减轻,口干大便干结明显,故去川断、杜仲,桑寄生,加制首乌、麦冬、百合、炒酸枣仁加强补益阴血及敛阴之效。三诊患者诸证好转,效不更方,以固疗效。四诊时改黄芪15g,以防气有余则热,加白术健脾,补后天之本。

病案2 徐某某,女,50 岁。2018 年9 月19 日初诊。主诉:患者双下肢麻木2 周余,症见:双脚如穿薄袜,脚趾麻木症状明显,伴有疼痛,口干口渴,大便闭结,皮肤干燥瘙痒,无红疹,夜寐、胃纳一般,舌红苔剥,脉细。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体: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针刺觉减退,温觉、触觉均不甚敏感,双下肢未见明显水肿,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西医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痹症,阴血不足,风湿阻络证。拟方:炒生地20g,当归10g,炒白芍15g,川芎5g,丹参10g,茜根6g,鸡血藤、络石藤、伸筋草、千里光、白蒺藜各15g,全蝎3g,酒乌梢蛇9g,秦艽、桑枝、麦冬各10g。共7 剂,1 天1 剂,水煎服,早晚饭后30min 温分服。2018 年9 月26 日二诊:双下肢麻木及疼痛减轻,口渴较前好转,皮肤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稍干,胃纳、夜寐可,小便正常,舌红苔中剥,脉细。上方去千里光、白蒺藜,加南沙参、北沙参各10g,继服7 剂。2018 年10 月4 日三诊:患者双下肢麻木疼痛明显缓解,口稍渴,胃纳可,夜寐安,大小便无殊,舌红苔少,脉细。上方去南沙参、北沙参,加黄精15g,白术10g,茯苓15g,继服7 剂。2018 年10 月12 日四诊:患者诉双下肢疼痛基本缓解,偶感双脚麻木,口渴不明显,夜寐、胃纳可,二便正常,舌脉同上。效不更方,继服7 剂。6 个月后随访,麻木未再反复。

按:本例患者既往有消渴,素体阴血不足,不能濡养机体,复感风寒湿邪,阻络筋脉,则发为麻木;不通则痛,则肢体疼痛;阴液不足,不能濡养肌肤,则肌肤干燥瘙痒;平素口干口渴、大便闭结,舌红苔剥,脉细均为“阴血不足、风湿阻络”之征象。林老师在基本组方上另加千里光、白蒺藜以止痒,麦冬以滋阴。二诊时,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阴血逐渐恢复,皮肤得以滋润,故去千里光、白蒺藜,加南沙参、北沙参。三诊时患者双下肢麻木疼痛好转明显,口渴缓解,去沙参,加白术、茯苓健脾,黄精益气滋阴。四诊时,双下肢疼痛症状基本缓解,双脚偶感麻木,效不更方,继服7 剂以巩固病情。

猜你喜欢

鸡血藤双下肢川芎
鸡血藤的临床应用及量效关系
鸡血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川芎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 量体系进行探索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