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方言存古词语札记

2020-01-09赵荣荣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广韵官话义项

赵荣荣

(西藏民族大学 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就整个官话来讲,临沂方言处于胶辽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从整个山东方言分区来说,临沂方言又处在东潍、西鲁方言片的过渡区,东部属东潍片,西部属西鲁片,北部属西齐片。”[1]2在这样开放的词汇系统发展过程中,其方言词汇既有因语言接触吸收内化而来的外来词语,又有对古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临沂人日常口语中出现的“ ”“埲”“躖” 等9 个词语进行梳理。其中有些词语并不单单出现在临沂方言,在其他方言中也可见到。

一、 [pu55]

在临沂方言只有一个义项,且不作为词单独使用,但可以与其他语素组合成复合词“ 土”“土杠烟”,意为“灰尘”。

例1:两个月没回来了,屋来都是 土。

例2:外面又刮大风了,弄的 土杠烟。

《广韵·没韵》:“ ,尘起。”[2]460《集韵·没韵》:“ ,《博雅》:‘尘也,或从勃。’”[3]681《中文大辞典》:“《韵 会》:‘蒲没切,音勃。’《玉篇》:‘ ,尘貌。’”[4]3006此时的“ ” 既指尘土,又指尘土飞扬的样子。唐·贯休《野田黄雀行》:“深花中睡,

土里浴。” 这里的“ 土” 就是一个词,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中就有提到“唐五代文献 土作词用,指尘土”。又桂馥《札朴》卷九《乡里旧闻·乡言正字》:“尘曰 土。” 清代道光《胶州志》:“尘细曰 。”光绪四年《东平州志》:“尘细曰 , 同 。”这里的“ 土” 也仅是尘土的意思。今在临沂方言中,“ 土” 一词仍在使用,较之《广韵》《集韵》“ ”的词义从隐含到呈现且词义范围进一步缩小,意为“尘土”。

二、埲[paŋ31]

现今,在临沂方言中灰尘大,尘土飞扬称作“埲”。

例3:扫地不洒水,太埲了。

例4:下雨天在屋来生炉子太埲了。

《康熙字典》:“《广韵》《集韵》并蒲蠓切,音菶,尘起貌。又《集韵》:‘補孔切,音琫,义同。’”[5]231又《中文大辞典》:“《辞海》:‘埲,读如棒,土司名。’《清一统志》:‘贵州荔波县有蒙古埲,穷来埲等,皆旧时土司之名。’”[4]3028临沂方言“埲”的读音大概来源于它做地名时的读音,且这个词不仅仅存在于临沂方言中,吴语中也有。章炳麟的《新方言·释地》记载:“今浙东谓尘为蓬尘……蓬又作埲……浙江谓尘垢狼藉为埲。”[6]134但在吴语中“埲” 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既可做名词也可做形容词。

三、躖[tuan31]

躖在临沂方言中作动词,意为“追赶”。

例5:你跑慢点,我躖不上你了。

例6:他刚走没大会儿,你现在去还能躖上他。

四、扚[ti213]

扚在临沂方言中只有一个义项,快速地把一个物体抽取出来的整个动作就叫做扚。

例7:又到扚蒜薹、出蒜的时候了。

例8:你帮我把这根白头发扚出来。

《说文解字注》:“扚,疾击也,疾速击之也。《史记天官书》:‘扚云。’《索隐》曰:‘……许慎注《淮南》云:扚,引也。’”[7]608疾者快也。《康熙字典》:“《广韵》都历切,《集韵》丁历切,并音的,引也。”[5]417《字汇》:“丁历切,音的,引也,又手掐。”[8]172《龙龛手鉴》:“扚,正音的,引也。”[9]19《玉篇》:“扚,丁激切,引也。”[12]30现下,“扚”在临沂方言中读如低,它的快速义和拉、引义在临沂方言中仍有体现,如“扚蒜薹、扚眉毛、扚白头发”。这个词不仅临沂方言中有遗存,南方话中也有。薛理勇的《上海闲话》中就有:“扚,上海西部地区读作摘,市区读‘摘’或‘的’,用手指紧掐或折断细物,如用食指和拇指扭他人皮肉,沪语讲“侬扚得我痛来”“用手指将豆芽的根须掐去,讲作‘扚豆芽’”。

五、㩓[xuəi55]

㩓在临沂方言中是“打” 的意思,作动词用。

例9:恁家小孩上课捣乱我㩓了他两下。例10:你再不好好的吃饭,我就㩓你了。

《中华大字典》:“虎委切,音毁,纸韵,伤击也。从手毁,毁亦声。见《说文》段注:‘伤击,言击之而伤也。故其字从手毁。小徐本无毁,亦字。’按《玉篇》训击坏。《广韵》训手击伤。”[13]691又《字汇》:“㩓,许委切,音贿,伤击也。”[8]184今临沂方言中的“㩓”,在词义程度上要比古义轻,使用对象也只限于长者对晚辈。

六、敠[ʨʻyə35]

今临沂方言中仍有“敠断”一词,意为“折断”,读若“阙”。

例11:他敠了几只花带了回去。例12:谁把我的毛笔敠断了。

《广韵·薛韵》:“七绝切,断敠,绝。”[2]480《集韵·薛韵》:“促绝切,敠,断也。”[3]708《汉语方言大词典》:“敠有折断或使其弯曲的意思。”[11]6367这个词虽是存古词,但生命力还是比较旺盛的,它在临沂临近的各市县的方言中都有体现。中原官话,徐州方言中也有这个词,如“谁把这个竹竿儿给敠了”。晋语内蒙古包头方言中也有同样的用法,如“敠几根棍儿支住就行”。

七、 [ɕia213]

在临沂方言通常是作为动词,表示弯,弓着,也可以作为词根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如“ 腰”,即弯腰的意思。

例13:你 下腰,不然我都够不着你。例14:你就不能 腰把东西捡起来吗?

《中华字海》:“ ,同哈,稍微弯曲(腰),以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如点头哈腰。”[14]1432《现代汉语词典》作哈腰,哈后标注异体字 ,然《集韵·麻韵》:“ ,虚加切,身伛貌。”[3]208《类篇》《字汇》并 ,虚加切,身伛貌。《汉语方言大词典》中“ ”也是弯的意思[11]7263。

八、 [sa35]

在临沂方言中有到处看、偷偷扫视之义。

例15:到别人家去,不要一进屋就到处 。例16:我就 了那么一眼,没看清长啥样。

《广韵·歌韵》:“ ,素何切,偷视也。”[2]139《集韵·戈韵》:“ ,桑何切,视之略也。”[3]199《字汇》:“ ,桑何切,音梭,偷视也,视之略也。”[8]314素在中古属于心暮合一去遇,声母是全清心母字s,何在中古属匣歌开一平果,即匣目歌韵,据此可以构拟出它的中古音为“sa”。根据反切,上字取声母s,下字取韵母a 及声调35,因此, 的读音为[sa35],与临沂方言一致。

九、 [nuo213]

在临沂方言中只有一个义项,即用手握紧。

例17:小心点,别把家雀子 死了。

例18:炸丸子用的萝卜,得放盐煞煞,把水 出来才好吃。

《广韵·觉韵》:“女角切, ,握也。”[2]447《集韵·觉韵》:“ ,昵角切,握也。”[3]662《玉篇》:“女卓切,握也。”[12]122《字汇》:“ ,女角切,音诺,握也。”[8]954《汉语方言大词典》中 也只有一个义项,即用力握,该用法还体现在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以及晋语(内蒙包头地区使用)中[11]7133。

猜你喜欢

广韵官话义项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湖北鹤峰方言本字考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Enhanced Precision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