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整体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2020-01-08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thrombosis,DVT)形成是手术病人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的并发症。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活动早、恢复快的优点,其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低于开腹手术[1]。有研究显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要低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病人[2-4]。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病人越来越多,如何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腹腔镜病人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成为现代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护理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对我院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实施干预,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接受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术前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术中出现意外大出血及拒绝参加本研究的病人,最终选取病人300例,年龄21~75岁,其中,异位妊娠51例,卵巢囊肿85例,子宫肌瘤1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153例)和对照组(147例),干预组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常规护理:术前1 d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及配合方法,交代饮食注意事项、常规禁饮食时间、药物皮试、备皮等事项。备好病历和术中用药、器械,严格执行三方核查,核对病人信息。术中常规护理:常规调节手术室温度、湿度,常规摆放病人体位,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术者完成手术。术后常规护理: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医生将病人安全送返病房,给予鼻导管持续吸氧,仔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
1.2.2.1 术前整体护理
做好术前身心护理,向病人讲解腹腔镜手术特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准备内容及各项准备工作的时间安排、需要做的各项检查等,减轻病人心理负担,让病人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巡回护士术前1 d对病人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包括病人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既往史、家族史、是否在月经期、病人对手术的认知情况等。术前行阴道检查,有炎症应治愈后再手术。根据手术范围清洁皮肤,脐孔污垢应彻底清洁。按优化的成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准备(胃排空延迟、胃肠蠕动异常、肠梗阻等病人不适用),术前8 h禁食,2 h禁饮(术前2 h饮用少于400 mL清饮料),既可以保证病人舒适感,又可以把麻醉呕吐、误吸风险降到最低。
1.2.2.2 术中整体护理
巡回护士提前调节好手术间环境,将室温控制在22~24 ℃,湿度50%~60%为宜。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要用亲切的语言与病人交流,减轻病人恐惧、紧张心理。常规上肢输液,在穿刺时做到稳、准、轻、快,尽量一次成功,减轻病人疼痛。安置体位时避免肢体过度受压,尽量保持舒适体位。摆放截石位时,头低脚高位,手术使用肩托固定;双下肢分开80~90°,避免对腘窝造成直接压迫,防止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和小腿筋膜高压综合征的发生,同时避免对腓骨挤压,避免造成腓总神经、肌肉及韧带损伤;支腿架外侧要垫软垫,支腿架不宜过高,应与仰卧屈髋时的大腿高度相等,大腿与躯干纵轴呈90~100°;腿托应托在小腿肌肉丰满部位且与小腿平行,膝关节弯曲90~100°。尽量减少病人身体暴露,以分体被覆盖身体。手术结束后尽早恢复体位,为病人按摩下肢并辅助病人进行足部被动运动。
1.2.2.3 术后整体护理
手术结束后,用消毒棉球擦净病人皮肤及外阴血渍,妥善固定尿管,为病人穿好衣裤,盖好被子,搬运病人时注意轻抬轻放,减轻因震动给病人带来的疼痛、不适,对意识不清者应随时注意保护其安全,防止意外损伤。巡回护士应与麻醉师一起将全身麻醉病人送入麻醉恢复室,病人完全清醒后再将其送回妇科病房。认真与病房护士交接班,以平卧位将病人安置在病床上。常规给予病人鼻导管吸氧,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待病人无呕吐、误吸风险后头下垫枕,注意病人卧位的舒适度。病人卧床期间膝下垫小枕,以免阻碍血液循环。鼓励病人多翻身,指导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如指导病人进行足部及腿部屈伸练习,60 min 10次,或对病人腿部肌肉进行按摩,进行被动屈腿、伸腿练习,每日4次,每次10 min以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血栓形成。为病人翻身时,在病人背部垫软枕。术后充分镇痛。
1.3 评价指标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第3天利用超声多普勒检查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②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第3天,向病人发放调查表,对其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将满意和基本满意均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美国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5]。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深静脉中非正常凝结的血液堵塞静脉腔使静脉回流产生障碍的病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种类型。研究显示:大多数深静脉血栓发生在下肢(>95%),约三分之一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肺栓塞[6]。围术期病人受久病卧床,术中、术后肢体固定,久坐不动或静脉直接损伤等因素影响,易发生静脉血液淤滞[7],形成深静脉血栓[8]。此外,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6-7]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整体护理作为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地应用到临床护理以及护理管理中的指导思想,可以以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为目标,为病人提供最佳护理[9]。而围术期整体护理则可通过为病人提供身心兼顾的护理以增加病人手术耐受性,帮助病人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本研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围术期整体护理既可以减少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又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加速了病人康复进程,对加强围术期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