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2020-01-08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核心小学生素养

柴 琴

(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学校,安徽 合肥 23001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意义及要求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意义

1.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适应国家课程改革的发展理念,同时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更新的教学目标,小学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知识的扩展延伸,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共同发展。

2.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为今后语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为数学、外语等科目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坚持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兴趣以及人格的发展及完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要求

1.人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科目自身具有非常明显的科目属性,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很强的学科,小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的基本知识内容,同时还利于学生修养、性格及品质情感的养成。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不仅会促进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利于学生从课本内容中获得一定的感悟,小学生还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利于今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小学语文实现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从语文技能获得到情感获得的提升。

3.核心素养培养要注重层次性

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来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上升过程, 这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层次性。 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分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这是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身心的不断发展, 对于核心素养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而在这种符合学生实际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实现其有效性。

二、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方法

(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层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及主动思考才能真正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消化吸收,进而为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后续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大胆进行提问与质疑,同时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良好的质疑环境,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挖掘内容从而获取正确答案。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探索学习的环境,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学习,不断探索课程内容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

通过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对学生学习语文及思维扩展有所启发。在学习新内容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及自我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基础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这个阶段也加强对小学生审美及情感方面的培养。良好的审美不仅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同时也为今后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通过对小学语文课本中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同时也熏陶着小学生的气质。从课本的内容来看,小学语文中涉及丰富的文化宝藏,不仅有小说、散文还有古诗词,这些透露着中国积淀的文化精髓,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文字、诗篇中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情感,虽不处于作者的年代,但是仍可以领略到文化的多姿多彩,通过表面的文字窥探其内在的美感及情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能力不是随着年龄自然获得的,而是需要不断对生活的感悟及学习而获得,因此小学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从语文的学习中感受美、感知美、学习美。

另外,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知识过程中的探索精神,同时能够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例如定期组织阅读课外活动,为学生阅读的内容提供引导,通过加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及阅读量来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在每周固定的教学时间为小学生提供阅读分享时间,让学生对每周读物进行小组或班级内分享、讨论,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读物写作、演讲等活动,促进小学生阅读的输入过程转化为输出过程中利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利于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除了教师安排固定时间,还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协作,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坚持家校一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阅读创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正确把握学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小学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的同时,还要加强语文教学规律的研究,通过更加科学的方法将内容教授给小学生。在课程内容上,教师要对内容有正确且深入的把握,从而才能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获得基本语文技能之后要加强学生的锻炼,以形成良好的语文语感及表达能力,同时加强课堂讨论,加强学生发散思维及想象力的培养,从基本技能、审美能力、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仅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利于今后学生的学习。小学语文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和重要一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同时不断对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核心小学生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