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地方高职院校档案编研成果社会文化服务功能研究

2020-01-08刘艳春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编研工作者成果

刘艳春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档案室,江苏泰州225300)

1 地方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现状

(1)思想重视程度不高。地方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档案资料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档案编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只满足于文献资料的保存,档案编研仅仅停留在办校历史以及获得荣誉等,并未对一些档案材料进行深度挖掘,使得一些档案资源被浪费,档案价值功能得不到彰显。

(2)编研工作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当前编研工作缺乏思路的调整、渠道的拓宽,“重编轻研”的现象比较普遍,浅层次的编纂多,深层次的研究加工少。有些只重视基础数字汇编、大事记,不能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改变编研思路,编研成果无法全面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人文关怀,不能满足社会和群众的文化需求,没有从根本上体现档案的文化特色。

(3)档案工作者创新意识不足。由于档案编研成果受众面狭小(如校史陈列馆只对来校参观人员进行开放,年鉴和资料更是花了功夫也无人问津),编研成果只能在年终档案工作总结和档案报表中体现,导致学生、学校、社会的认可度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谈不上在社会文化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档案工作者的热情受到打击,使得他们对档案编研工作应付了事,工作缺乏创新,形成“学校对档案编研不重视、社会认可度低、档案工作者编研积极性不高”的怪圈。

2 优化高职院校档案编研工作方式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做出重要指示:“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地方高职院校是为本地区各行各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是本地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方向,学校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档案见证了学校各个时期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在档案的编研中就必须注重馆藏档案资源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各项动态相结合,反映高职院校的时代变迁。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不仅要挖掘学院的历史档案,更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史,把握地方产业发展脉络,记录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发展历史,这样才能讲好鲜活立体的校园故事,扩大学院知名度。

(1)拓宽编研领域,深挖信息资源。档案资料的搜集是档案编研的基础,由于体裁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档案编研内容多存在陈旧和利用率低的状况,很难做出特色,档案工作者们应在拓宽编研领域方面进行探索。档案编研工作不能仅仅拘泥于现成的馆藏史料,闭门造车,而是要紧跟本校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的风向标,关注与本校办学相关行业、企业的政策信息,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主动、及时地到“一线科室”收集相关资料,深度挖掘有用信息,着重搜集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有价值的材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编研,推动学院的产学研成果,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

(2)提高档案编研实效,推进地方和学校共同发展。一是推进地方产学研文化建设。编研人员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规划学校的编研工作目标,摸清学校内在的发展脉络,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体现出预见性、主动性、前瞻性。一方面要积极搜集外界对编研工作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编研工作有针对性地筛选档案编研信息,挖掘有创意的编研档案信息。高校的档案文化贯穿着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记载着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办学、教学、科研和创业过程中的丰富经历[1]。高校档案文化涵盖了学校的发展历程,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好档案的编研工作,既能追溯遥远的过去、唤醒沉睡的记忆,又能为当今校园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输送源头活水。一些地方高职院校的建立是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地级泰州市建立后成立的,以四所泰州本地局办职工大学为基础,着重培养服务于地方产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也是立足本省、本地产业发展,顺应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学院档案挖掘、编研工作时,应多角度全方位地搜集地方和学院重大活动的资料信息,丰富档案编研素材,充实档案编研内容,拓展档案编研领域,及时在有影响的媒体和其他有效信息载体上展示编研成果。2019年建国70周年之际,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泰州党史办“记忆泰州”公众号推送——《办学六十载桃李芬芳改革四十年硕果累累——图述高职教育发展之路》一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办学历史,体现学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档案编研成果必须要有应用性、针对性,要符合高校学生的心智和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传统档案编研成果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档案工作者们要立足本校实际,积极探索转型方式,通过开展多元化档案编研成果展示活动。可充分利用校内关注度高的公众号对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让优秀校友成为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其自信心,营造“比学赶超”良好的学习氛围。或在特定时间节点向学生推送一些形式多样的档案编研成果,大力号召学生积极投入到档案编研成果展示活动中,让学生走入校史馆,作为校史讲解员,成为学校文化的传播者,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3)提升档案工作者素养,加强档案队伍专业化。档案工作者是档案编研的主力军,对于档案工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要配备一支“政治素养好、专业能力强、创新精神足”的队伍就要求档案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在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同时,不断汲取新知识,学会运用新手段、新方法,研究新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好手中的材料讲好档案中的故事,做好学校文化的“宣传员”,为开展档案编研研究、展示高职院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挥档案文化独特魅力、拓展档案文化服务功能作好排头兵。档案队伍的专业化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2]。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除了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档案工作人员的心理建设。档案工作是一项比较单调乏味的工作,对于长时间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来说,除了要具备专研的学术能力还要能够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4)丰富内容形式,编研质量创新并重。编研内容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其功能作用,高职院校档案编研人员要树立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新的编研领域,在展现学校特点的同时,与民生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密切联系,使档案编研具有社会化功能,满足学校档案编研的社会需求[3]。编研之前,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师生意见,实现档案编研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编研形式作为内容的载体,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随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不断深入,编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单一的文字、图纸等以纸质载体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数字化档案信息通过多媒体的表现,文字、图表、声音、图像更加生动形象,给受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官震撼,大力推动了档案编研工作的转型升级,为高职院校编研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使档案编研成果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3 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用不可小觑,在传承文化、存史资政、教化后人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档案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职责,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提升档案编研水平,服务大局、深化职能、提高效能,不断推进编研成果为社会文化服务,实现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新飞跃。

猜你喜欢

编研工作者成果
关爱工作者之歌
档案资源编研开发的途径探究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