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等院校学生廉洁观的培育

2020-01-08徐健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想课程教育

徐健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国高校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高等院校的在校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我国高等院校总数达到2660多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2800多万。高等院校学生的廉洁观念是否能建立健全,将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对整个社会廉洁价值观念的构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廉洁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高等院校对学生廉洁观念教育重视不够

各高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课,但更为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廉洁观念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除了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外,其他教职人员对学生的廉洁教育情况关注不够。国家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院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学生的比例应当在1:120左右,不能低于1:150,同时要求按照1:200的比例配置相应的政治辅导员。但实际比例达不到要求,能够对学生开展生动有效的廉政教育的专任老师更少[1]。同时,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特别是对学生廉洁从业观念和反腐败斗争知识的考评,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是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没有科学的测评体系。

1.2 部分学生对廉洁观教育尚有抵触情绪

在部分高校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课或者技术学好就行了”,不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不会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廉洁意识,认为这与专业技能无关,工作后也用不着。通过发达的网络媒体,学生接受的信息又多又杂,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有的将西方资产阶级的精致利己主义奉为圭臬,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指望通过不劳而获的“捷径”获得高额回报。有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不高,过度追求功利性,缺乏诚信等良好品德,个别的甚至对金钱和权力高度认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与学校的思想教育和廉洁教育背道而驰。

1.3 高等院校廉洁教育的方式方法陈旧落后

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更新慢,廉洁教育的内容没有反映出新时代的特点,严重滞后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展态势。一些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师本身对廉洁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又缺乏研究热情,导致课程内容大道理多,说教多,不能和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紧密结合,降低了廉洁教育课的吸引力,导致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学、不愿学[2]。有的廉洁教育内容,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已经了解或掌握,大学阶段,没有针对性强的教材,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为了让学生树立廉洁观念,列举的反腐败例子大多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贪腐案例,距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较远,他们只会以猎奇心态去了解,很难达到树立廉洁意识的教育目的。

2 当前高校廉洁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不够鲜明

不少普通高校面临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的压力较大,因面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学科水平提高、硬件设施完善等方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专业课程受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考核中,涉及学生的综合指标比较多,德育方面的考核、廉洁教育方面的评比,在诸多考核中缺乏应有的地位。而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家长、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业务技能、毕业生就业率,学校的教育重心更多地侧重于文化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对廉洁教育这些相对难以显现的成绩重视不够。

2.2 廉洁教育的学科基础比较薄弱

廉洁教育长期以来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部分,多是先进典型、反面案例的故事性教育,有的还停留在告知党纪法规、播放反腐警示教育片的阶段,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课程内容相对单薄,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框架体系都处在相对初级阶段,与廉洁社会的构建很不相适应。因廉洁教育的专业研究偏少,如何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内容更少,专业学科的老师在专业课程和廉洁教育融合上研究不够,随意性较大,容易造专业教育和廉洁教育“两张皮”。

2.3 高校学生的自我要求不够严格

当前高校的学生普遍进入“00后”年代,其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成长环境相对宽松,个人行为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部分学生行为任性、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散漫习惯,知识储备不足,对学校教育不够上心,在学习应用作为谋生技能的专业知识时还需老师督促,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很难入脑入心;有的学生缺乏远景规划,对自我的定位偏低,认为廉洁自律的要求涉及的方面比较高大上,与己无关,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3]。

3 关于培育高等院校学生廉洁观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以德为先、以廉为荣的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对于诸多高职院校而言,更要着力打破“侧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坚持把德育摆在首位,把廉洁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创新、实习实践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要把以廉为荣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方面,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企业实训等多个环节,形成明确的育人导向。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考核体系中,要把是否知廉守廉作为前置条件,体现到评先评优、奖惩考核中,让广大学生对廉洁从业的职业素养形成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

3.2 完善校本化廉洁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除需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内容以外,要把廉洁课程有机融合到“两课”之中,着眼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廉洁自律意识。

在院校课程设置上,要尝试结合自身学校专业、历史沿袭、文化底蕴等校园特色,加强学生廉洁教育课程教材编制和课程设置,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学生廉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独具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切实提升廉洁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平衡好廉洁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统筹协调,摒弃“一课一内容”的固化思维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在专业课中渗透廉洁教育,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

3.3 注重专业化师资力量的培养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队伍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要壮大廉洁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资源、人员配备、课程安排等方面适当向廉洁教育课程倾斜、增加投入。要加大廉洁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有关廉洁观念养成的学科建设,组织教师将廉洁教育内容开设公开课、做好案例教学、开展论文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规划。要调整考核指标体系,鼓励教授专业技能课的老师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以身示范、以身作则,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发挥积极作用。

3.4 构建崇廉尚洁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接触信息广,廉洁教育不能板着脸,停留在空洞的说教阶段。在开展廉洁教育的过程中,要与崇廉尚洁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起来,与院校发生的具体事务,与学生关心的具体事务紧密结合起来,如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优秀毕业生名额的分配、入党积极分子的筛选等,让学生感受到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感受到崇廉尚洁的正能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搭建相应的平台,组织学生通过话剧、歌唱、编演节目等形式展现廉洁之美,让广大学生在丰富校园生活中崇廉践廉。

猜你喜欢

思想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