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某远海联合训练卫勤工作情况分析
2020-01-08仇建国刑程亮
许 辉,仇建国,曾 干,陈 锐,刑程亮
2019年初, 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抽组数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某远海联合训练及卫勤保障任务,不仅担负了我驻舰官兵、驻舰参训官兵的医疗保障以及其他所有参训舰艇伤病员远程救治指导任务,还先后参加了编队组织的4次卫勤实战演练等任务。此次远海联合训练时间长,参演部队多,任务重,航行距离远,跨越了多个时区,在此期间,医疗队在某船坞登陆舰开设编队救护所为参演官兵开展了昼夜门诊,指导全舰消杀灭5次,为驻舰官兵、陆战分队、气垫艇分队等单位授课10场次,战伤救护现场教学4场次,开展比武练兵考核2场次,为驻训官兵赠送“心身健康”、“海上健康指南”等书籍200余册,配合参训部队现场卫勤实战演练4次,为部队开展健康心理疏导20余人次,返航后笔者对卫勤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训练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积极拓展服务半径,开展全天侯医疗卫勤保障工作;登舰后迅速开设了昼夜门诊,明确了24 h医疗值班制度、巡诊制度、交接班制度,建立飞行员健康体检保健制度等,时刻践行“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队训。
加强互动,积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见缝插针组织海上卫勤理论知识和卫生健康防病辅导授课,分别为驻舰官兵、陆战分队、气垫艇官兵开展《常见军事训练伤与防治》和《战争条件下自救互救》视频教学;心理康复科医生经直升机换乘前往其他参训舰艇进行了《战斗应激反应与救援》和《压力管理》两个专题的心理授课。
立足岗位,扎实开展群众性比武练兵活动,持续提升官兵战斗素养。医疗分队充分发挥卫勤专业优势,积极为驻舰官兵、陆战分队、气垫艇官兵开展战伤自救互救卫勤训练,让每一名参训官兵成为未来战场上自救互救的卫勤能手,真正了解“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的含义。
加强演练课题协调对接,有机融入作战部署,充分发挥卫勤力量作为。医疗分队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加军事和航海知识学习,参与指挥组部分作战方案推演和作战问题研究,掌握不同类型作战任务特征,分析研究战伤类型,探讨海上伤员分类救治与后送,提出卫勤力量配属建议,充分取得首长和各参训单位对卫勤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二是充分结合现代海战伤特点,真抓实训拟制各种演习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批量伤员伤情,对前接组、检伤分类组、手术组、救治收容组进行合理分工,制定各种演练预案,严密组织卫勤操演,每次训练后均认真进行复盘总结。
先后参加编队组织的海上联合搜救、垂直立体输送等4次卫勤实战演练,特别是海上联合夜间搜救伤员演练,在暗光条件下,从伤员到达、检伤分类、组织后送、救护所快速展开、远程会诊[1],全程紧密对接,将卫勤分队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有机嵌入整个作战演训部署[2]。
深挖课题,拓展联合训练成效。结合舰载直升机起降训练,研究在不同伤情背景下,共同开展伤员空中转运和编队救护所展开相关科目训练,有效锤炼海上真实环境下伤员救治能力;与驻舰领导沟通协调,根据舰艇结构及损管伤员特点,与舰损管队员一起组织卫勤协同演练。
2 演习中卫勤力量的部署
以某次具体演习为例进行分析。
2.1 演习目的
(1)远海单舰和舰艇编队救护所伤员的医疗救护;(2)伤员的快速救治和检伤分类;(3)危重复杂病情远程会诊支援。
2.2 演习过程
参演人员分为5个组:(1)前接组,1名军医和1名护士跟随直升机或小艇实施换乘赴A舰前接伤员,必要时进行紧急救治。(2)分类后送组,伤病员到达B舰后,1名军医携担架员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检查补填伤票、伤标,根据伤情将伤病员迅速送往各组。(3)手术组,由2名军医、1名麻醉师和1名护士负责手术前准备工作,伤员的麻醉、术中处置和配合工作,伤员进行急救手术和其他手术处理。(4)救治收容组,舰艇军医及卫生员各1名,对休克伤员实施综合抗休克治疗措施;危重伤员的抢救与观察;一般伤员的医疗处置,侧重头、胸、腹部伤的早期专科治疗。(5)担架员,由舰艇损管队2名战士组成。病情严重需要远程会诊则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组织参演装备设备检查,确保远程对接畅通;(2)集合人员下达训练科目内容;(3)召开卫勤小组会,讨论救治方案;(4)与某军队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对接;(5)按会诊指导意见完善救治方案。
2.3 卫勤力量部署
演习过程中充分结合现代海战伤特点,拟制各种演习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批量伤员伤情,对前接组、检伤分类组、手术组、救治收容组进行合理分工,严密组织卫勤操演,每次训练后认真进行复盘总结,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先后参加编队组织的岛礁夺控、岛礁破袭、海上联合搜救、立体输送4次卫勤实战演练,特别是海上联合夜间搜救伤员演练,在暗光条件下,用直升机或小艇前接伤员,从伤员到达、检伤分类、组织后送、救护所快速展开、远程会诊,全程紧密对接,改变了以往卫勤演训与实战脱节的窘境,将卫勤分队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有机嵌入整个作战演训部署。
3 体会
3.1 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完成此次远海联合训练卫勤保障和卫勤实战演练工作的前提
根据任务要求选拨卫勤骨干参加此次远海训练任务,此次按前沿外科手术队编制抽组人员,由机关1名领导带队,队员包括肝胆外科、骨科、五官科、心内科、心理康复科、麻醉医生、临床、麻醉护士各1名;医院把此次任务作为大力加强练兵备战的实际举措和具体实践。
提前精心筹划。人员确定后,卫勤小组制定了周密的前期训练计划和卫勤保障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性训练,先后2次提前登舰对接,清点补充药品器材、检修保养医疗设备,完善各种卫勤保障预案,以期达到“训练一路、带动一路、检验一路、提高一路”的总要求。
3.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2.1 海上综合卫勤保障能力亟待增强 目前,海上编队医疗救护所,需要具备完成伤员战创伤急救和早期救治能力,但通过演训实践,医疗区布局设置不尽合理,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条件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高效通过批量伤员的实战要求。从卫勤人员能力来看,一专多能素质不够过硬,缺乏有效处置海战常见的爆震伤、烧伤、海水浸泡伤等伤情经验,官兵战伤自救互救技术掌握不够扎实,新的战救器材还未完全更换到位。
3.2.2 多要素联合卫勤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此次训练虽然通过主动对接,在海上与各参训单位开展了一系列融合训练,但仍处于部队间自发“试水”的初浅尝试,对于联合卫勤训练怎样启动实施、由谁组织指挥、如何考核评价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对多兵种力量、各集成要素卫勤保障需求、战伤救治流程研究不够深透,尚未达到针对性、个体化的精准卫勤支援层次。由于多种条件限制,联合训练卫勤临机导调不够真实,离实战实训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3.2.3 远海医疗保障模式仍需深化完善 当前正值海军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远海医疗保障模式的重要阶段[3]。目前海上医疗保障仍沿袭在防疫消杀、常见病诊治的近海单一方式阶段,随着出海天数推移,官兵抵抗力下降、身体机能减退、呼吸道感染、睡眠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等问题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队战斗力[4]。为此,需要积极适应海军走向深蓝要求,着眼长远航任务确保官兵身心健康和能力强健目标,加快探索建立从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心理服务、机能保持等全方位的远海医疗保障模式。
3.3 解决措施
3.3.1 加强基础技能专攻精练 在全院广泛性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掀起军事训练新常态;突出实战背景下战创伤的快速评估和救治策略,紧抓战伤救治技术训练,强化基础技能全员普及,重视卫勤指挥能力培养;按照“前沿外科手术队”要求,明确具体手术类型和技术标准,进行外科系统军医专攻精练,强化前沿一线手术救治能力,强化一专多能训练,针对性训练常见海战伤的处置能力。
3.3.2 建立快速反应的卫勤模块 积极学习外军在战时卫勤保障单元编设与运用方面的成熟经验,采用模块化设计,规定每一模块的职能要求、人员编制、使用方式、装备配备及模块间的配属、保障关系等内容,在战备仓库或车辆库预置医疗装备、药品耗材和生活用品,根据保障任务进行灵活编组和快速部署,满足不同军事行动紧急出动的卫勤保障要求。
3.3.3 建立顺畅联合训练机制 深入了解保障体系内作战部队的卫勤训练需求,制定指导帮带方案[5];按照打造南海卫勤训练基地的设想,继续举办基层卫生骨干专项培训班,主动选派卫勤骨干担任教员和考核员,深入基层一线、训练场,协助体系部队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探索建立联演联训常态化机制,对各类方案预案、战法训法进行演练检验,紧贴实战进行改进完善。
重点研究长、远航对舰艇官兵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科学防范措施、远海医疗保障模式,确保长、远航任务官兵身心健康和能力强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