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医工融合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020-01-08徐志玲卢来春吕永钢

科教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医工仪器设备工科

徐志玲 段 铭 卢来春 吕永钢

([1]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重庆 400030;[2]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 400030)

新工科是适应国家重大战略等形势需求提出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其核心任务是为未来产业发展培养多元化、交叉融合型、系统型、创新型的卓越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2]依托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公共实验平台等医工融合实验室,面向“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需求以及大健康产业需要,主动适应并融入重庆大学新工科建设中,学科交叉融合性更强,实验室资源开放性更灵活。实验室是科技创新和实践教学的重要物质保障,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厘清医工融合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1 医工融合实验室安全保障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拥有三个学科点:生物医学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药学,涉及人体软组织损伤与病变的生物力学机制、细胞生物流变学、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制药中的生物流变学机理、脑科学、人-机神经网络控制等医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医工融合跨界培养,是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多学科交叉,使得学院平台实验室研究领域更广,仪器设备种类更多,开放共享程度加大,实验室人员数量增加,身份更复杂,实验安全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仪器设备安全、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等,都加大了实验室安全保障的挑战性。另外,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实验安全战略高度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老化、陈旧,仪器设备平台管理不规范,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等问题。

2 医工融合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

2.1 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管理责任体系

实验室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实验室专业安全保障队伍建设,确保实验室建设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室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及安全管理/督导员团队,落实分级负责制。安全保障管理分级责任体系包括实验室主管领导、实验室主任、实验安全秘书、实验安全管理/督导员、实验房间管理者(直接安全责任人,需签订《安全责任书》)、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学生、来访人员)等。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相应的工作职责,确保实验室安全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实验安全保障分级管理工作实行以“教师主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每个实验室房间设置1-2 名学生为实验安全工作联络员,并发展部分学生成为安全工作的兼职督导员。实行实验安全保障一票否决制,作为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评聘、晋职晋级、研究生招生、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建设相辅相成,都是以“人”为第一要素。人为因素,尤其是安全意识淡薄,很多时候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认真践行“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实新工科建设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要务的目标,始终把“人”的安全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4]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管理对策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知识技能教育、法规教育等。[5]为深入执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实验室定期为新入职教职工和学生开展通识及专业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教育考试,签订安全责任书;组织危化品管理及使用安全培训会、消防知识讲座、消防运动会、消防安全技能培训、消防及生物安全应急演练;组织教师参加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应急能力建设研修等。除了以上组织形式外,实验室加大安全教育文化环境建设,利用宣传栏、电视、网络、多媒体(微信、QQ)等方式进行宣讲。实验安全保障切实贯彻新工科建设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要形式的精神,建设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相关安全知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验室还通过“腾讯会议”等互联网媒体形式,为教师和学生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培训”。

2.3 健全实验室安全保障管理及监督体制

除了“人”的因素,还有实验室的某些“条件”因素比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会导致实验安全事故。[6]而这些条件诱因,往往是没有严格的实验安全管理及监督体制导致的。[7]因此,应切实建立健全实验场所方面、危险化学品方面、科研废弃物处置方面、生物安全方面、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实验人员安全防护方面等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并预先建立应急处理方案,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实验室房间、各实验室人员。比如,①实验场所建设方面,医工融合实验室适应不同平台基地需求,作用不一。但各类实验室建设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加强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噪声、废气、粉尘等有害因素的监测、控制,保证相关的防护装置、设施可靠有效;相关实验室配置的紧急冲洗、淋浴设施应当可靠有效;各实验室要保障消防通道通畅,保证消防、安全标志齐全、醒目;实验室内必须配备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种类适宜的灭火器材;灭火器材应有专人负责,不得随意挪动位置,应当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失效;实验室内的水源、电源、气源和高温、高压设备应有明显标识;易燃、易爆和危险物质应有明显警示标识;设备仪器应有可靠的接地;配电线路不得随意变更、驳接;大功率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挪动使用;严禁因私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加热设备;因工作确需使用高温、高压设备仪器时,应严密监控其工作状态;实验室内严禁烟火等。②危险化学品方面,对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等危险化学品,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并集中、分类保存;加强危险化学品防护措施,严防丢失、被盗、外流。③实验人员个人安全防护方面,实验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或配置相关防护用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必须熟知《实验室突发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内容,遇到突发意外事故时,要迅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处理并及时报告。

另外,实验室安全检查是实验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应健全安全监督检查体制,实行实验室安全常规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实验室每月进行一次危险源排查、风险评估及建立应急管控方案,并记录存档。各实验室房间建立值日台账,每天最后离开的人检查水电气门窗等并签字。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有效方式包括校网上公告、实验室安全简报、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告知实验室负责人。各实验室应对问题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如存在重大隐患,实验室应立即停止实验活动,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或整改完成后方能恢复实验。

2.4 建立和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制度

大型仪器设备(价值20 万元及以上的设备)是进行科技活动和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与维护,是实验室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建立和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制度。[8]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努力推进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学校建立了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和采购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提升了管理效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在市级/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上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有共性需求的研究活动,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实验技术支撑,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研发服务。

(1)建立平台管理运行维护机构。平台的管理运行机构包括平台管理委员会,平台管理办公室、专业技术支持,并设立三级岗位:平台主任、技术主管、技术人员。平台主任负责平台工作的整体协调,技术主管是平台专职技术服务管理岗位,平台技术员是平台专职仪器设备运行岗位。

(2)完善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制度。仪器设备管理者是所管理仪器设备的直接安全责任人,负责该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监管与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准入。对有关仪器设备必须按照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设置、运行,其供电线路、循环水系统、周边隔离措施等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各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对长时间连续运行且无人值守的仪器设备,必须有严格有效的安全措施。除此之外,仪器设备的维护、运行需要有经费保障,可通过平台公共维修基金、学校核拨的开放共享基金、提供技术服务获得的服务费用等作为经费支撑。

(3)加强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新工科背景下,医工融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建设需要有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和高业务水平的设备管理技术队伍,才能与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并能保证实验室安全建设可持续发展。考虑到目前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待遇低、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实验室应采取激励制度为实验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学术讲座培训,尤其是学校的“实验技术人员研修项目”等,提升实验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为高端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国际化培养的渠道;另一方面,根据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特点,并结合实验人员的兴趣方向、学科方向和专业优势,与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结合,打造实验人员团队建设和研究方向建设。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实验人员的业务能力,还能夯实职称晋升的基础,为实验技术团队创造一个共享共赢的氛围以及一个稳定发展的平台,这对仪器设备安全管理与运行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3 结语

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实验室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新工科建设模式下,厘清学科门类复杂、交叉融合性强的医工融合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以“人”为主要要素的安全教育和文化建设,健全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仪器平台的管理制度,使医工融合实验室成为培育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

猜你喜欢

医工仪器设备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医科背景下“医工”融合LIMS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