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职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8武江
武 江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0 引言
所谓翻转课堂,指的是能够在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中,将教学知识传递过程由课堂内转移至课堂外,学生们从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而教师则在课堂上对学生们产生引导与知识内化的作用,推动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发展,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更具灵活性与主动性。而翻转课堂自然离不开互联网的应用,尤其是在现如今信息时代中,翻转课堂教学应用,逐渐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的主流教学模式。而药物分析学属于高职教育药学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有效提升对药物研发、药物质量控制质量,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深入分析如何在高职药物分析教学课程中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 药学分析传统教学模式
高职药物分析课程主要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该课程融合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诸多专业知识,在药物制剂分析知识以及多种药物分析知识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而综合该课程教学标准可以得知,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们在有效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药物分析检验技术手段有充分了解与认识,从而能够自主设计药物分析检验方法。[1]而在传统高职药物分析教学课程当中,多以应用讲解式、灌输式教学,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质量普遍较低,无法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更不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无法掌握学生的知识内化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学生相互抄袭、学习质量难以提升等情况,且无法在课余时间实现有益的师生互动,既无法体现出当代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也无法在教学效果中看到高效结果。其实对于药物分析课程而言,如果学生无法在课前做好基本预习,课堂教学只能变成教师的知识灌输,而原本能够在预习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浪费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大打折扣,多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教学,无法将各类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们掌握药物分析课程质量而言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
2 翻转课堂在药学分析中的应用
鉴于传统教学的弊端,近年来教育界对于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直未停止过。截止到目前,针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在不断衍生,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崛起中,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挥显著辅助作用,是当前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研究目的。从以往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中可知,传统知识传授环节已经从课内转至课外,而课内在具有充足的时间空间中形成针对学生的知识内化教学,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们在课堂合作探究与交流中,借助课后知识探究来进一步提高知识教育质量。[3]对此,我们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2.1 内容涉及
2.1.1 实施对象
从我校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班级中抽选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为Z 班,总计有50 例学生,学生均具有智能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普及率为100%,另外一个班级为X 班,总计含52 例学生,同样均具有智能移动设备,Z班与X班学生均满足本次研究的硬性要求。我们欲针对Z 班学生采用传统药物分析教学方法,对X 班学生则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在确保两个班级学生的学情水平、年龄状况、性别组成以及教师授课水平处于差异不大的条件下开展对比分析过程。[4]
2.1.2 实施过程
针对Z 班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此不多赘述,而对X 班学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如下:
(1)内容设计。以药物鉴别方法基础知识为例,教师可结合实际制定相应视频案例,也可在互联网下载相关内容,帮助学生以微课、慕课形式掌握药物鉴别中常用的物理常数概念知识,同时还在熔点测定、融程概念加强课程资源制作,使学生在课前有着充足时间完成各类资源自主学习与探究。再比如在预习中,对于药物分析化学应用中所涉及的方法、仪器等知识,可以给学生以视频、PPT 等进行预习,同时在移动终端师生可形成良好互动关系,从预习就开始加强教师引导,结合教师留下的问题,加强对药物分析相关知识的串联效果。以外,在药物分析方法学习中,教师可以实际案例进行演示与讲解,比如醉驾鉴别、致癌物鉴定等,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对药物分析的理解与认同,转变传统被动教学模式。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以复述教材为主,而是结合各组学生的实际预习质量,引入药物分析实际案例,设计多类思考探究例题,使各小组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中强化知识内化。以“维生素C 含量测定”为例,课前预习中,教师可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或完善的慕课、微课资源,并发送至学生的移动终端,使学生利用课余掌握维生素C 含量测定方法,如氧化还原滴定法属常用测定方法,在慕课、微课资源的预习中,学生可有效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所涉及的相关仪器操作方法与理论依据,同时还可通过教师留下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自主探究,加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而在课堂教学汇总,学生可以相互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的难点,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滴定终点控制”相关内容比较复杂,而有学生认为“薄层色谱法”的应用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难点内容,教师在引导式教学中,使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同时在模拟药物分析中开展深入探究性讲解教学。
(2)评价标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标准也有着显著的改变与进步,传统教学评价多以成绩论为主,很少关注学生在其他阶段的实际成绩。而在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中,评价覆盖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评价,且在评价方式中亦以APP 软件、纸质调查以及考核评价等方式进行多元化与动态化评价。比如在课前预习评价中,当教师给学生发送预习资源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看与浏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观看次数、浏览停留时间等参数,以及对学生留下的预习探究问题实际结果来对学生的预习环节进行评价;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上课积极性、小组合作探究表现以及问题探究结果进行评价;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考核试卷、药物分析实验等对学生们进行评价,同时以小组互评、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总结评价,确保最终的评价结果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多元化评价效果。[5]
2.2 效果评价
表1 :Z 班学生与X 班学生在研究前与研究后的考核成绩对比状况(x±s)
从表1 对比结果可以看到,在研究前(未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阶段,Z班与X班在考核成绩对比中的差异并不明显,由于P值大小为(P=0.8622),所以在该阶段内的统计学意义尚不具备成立条件;而在研究后(X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阶段,Z 班与X 班之间的成绩差异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由于P值大小为(P=0.0304),所以该阶段内的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
3 结束语
从整体结果可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药物分析学课程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真正有充裕的时间去加强对知识点的内化与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散发性拓展。而在本次研究中,笔者觉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要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还要能够注重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课堂练习设计的合理性。以教学资源来看,在学生自主预习当中,教师所制定、下载的预习资源实际上给学生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源的丰富性,才能够持续收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重难点内容,课堂练习设计的合理性尤为关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