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思政“金课” 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2020-01-08杨小旭
杨小旭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3)
高等学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领域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战场,思政课在于有目的培养良好品德,司马光对人之德才的关系作过过精辟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度重视人之德性修养,他根据德才有无、发挥程度如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 得小人,不若得愚人[1]。”他指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作为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植根理想信念,就必须切实提高思政课程含金量,打造思政“金课”。
一、思政课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必要因素
思政课程是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关键课程,也是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容,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最显性的路径,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具有思想引领作用。
(一)思政课程是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关键的内容
思政课内容丰富,既有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课程、当前中国的重大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也有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还有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哲学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及坚定理想信念最关键的学习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课程,其思想性、针对性、理论性很强,通过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梳理,可使学生信服理论,凸显其价值性、知识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形成和具有主流意识形态,是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最关键的内容
(二)思政课教学是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显性的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无论主渠道、必修课,还是重要途径,都体现了思政课在学生理想信念形成中的显性作用和显性路径。思政课教学按照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三观,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中以理论学习、形成理想信念为目的,同时在教学反思及教学评价中同样以学生理想信念为检验标准,充分体现了思政课教学是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最显性路径的内涵。
(三)思政课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为根本目的
思政课程以引领学生理想信念为根本目的,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左转·襄公二十四年》提出“大上有立德”,认为有德行的人是最高尚的人。青少年时期是成人与成才的关键时间,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很强,但甄别信息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思政课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循序渐进且螺旋上升地扩充思政课内容,让学生自觉形成跟党走的思维习惯,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只有高度重视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思想引领,才能高效达到思政课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根本目的。
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政课教学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提升高校思政课含金量既是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必然要求。
(一)思政课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思政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就是过于理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课堂讲授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某一理论提出和形成的背景、原因等缺乏深入剖析,停留在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结合度不高。思政课程因其理论性强的特点,导致老师们过于重视理论的清晰性方面的掌握,对理论联系实际、用于实践不够。思政课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人很多时候是实用主义者思想,自认为有用才学。因此,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就是把思政理论运用到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起到点拨的作用,也让学生更加理解了理论并用于自己的实践中,真正使学生转变思想,使学生认可理论对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是思政课非常重要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方法。
(二)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学生的获得感已成为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主要指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理论知识,学到认识世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的人格,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三、打造思政“金课”,把“活”贯穿始终
打造思政“金课”,激发思政课活力,充分发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功能,必须做到四个“活”字,做到用活内容、灵活形式、学活方法,激活思维,真正使学生在思政课堂上主动学习,亲近思政课程,切实发挥学习主体性。
(一)用活课程内容,使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起来
思政金课核心在于内容建设,思政课程内容上活起来,必须强调思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起来,进而达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首要任务,也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无论是多种形式与方法的运用,还是内容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把握,归根结底在于培养人的政治性。用活思政课内容,一是讲清理论的政治意义,凸显政治性,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讲政治,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及其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必须避免内容的简单化、贫乏化和肤浅化的倾向。二是从学理上分析思政理论形成的来龙去脉、重要意义,对当下的指导作用,从学理角度分析理论,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同时,在厘清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联系鲜活的现实,使抽象理论回归并指引生活世界、这是思政课应有的状态和应有的“温度”“湿度”,使思政课内容丰满并活起来。
(二)灵活形式,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思政课必须灵活形式,在统一性的基础上进行多样性探究。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长期以来,这一主渠道误认为唯一渠道,导致思政课形式单一,有待灵活多样。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以专题讲座、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参与和组织相关大赛、微党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思政课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引导、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依托团委、青马社团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通过微党课制作、毛泽东诗词诵读、解读活动、形式政策宣讲活动,辅导员慕课等方式,将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结合起来,挖掘思政“金课”新的生长点。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坚持学生参与导向,提高学生思政课程的获得感。因此,思政课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踊跃地参与课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寻答案,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三)学活方法,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
把思政课程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思考的习惯和思考力。学活方法,就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法、问题法等,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启发性思想。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问题激励学生思考,教师的任务就是诱导学生思考、目的是让学生爱思考、会思考。通过问题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认知结构,对思政课程的情感各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阐述自己观点,可以使思政课做到精准滴灌、精准启发。精准滴灌是思政课程活起来的关键方法,是指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实际生活,并把学生掌握的知识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最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育,进一步点燃学生爱国爱党之心。问题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着眼于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度。它一改以往思政课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模式,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关切紧密结合起来。”灵活教学方法,就是要激活学生思维,主动参与思政课学习,得到获得感。
(四)激活学生思维,高度统一教师教学主导性与学生学习主体性
激活学生思维关键在于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思政内容主导性加工,对课堂的主导性把控与管理、对教学设计的主导性安排,在于把“有意义教育”与“有意思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发挥思政学习主体性,激活学生思维,切使学生做到学思结合,成为学习思维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在场,就必须做到思维在场,学生主体性本身就是教师指导下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学习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激活学生思维,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因此,大师级思政课教师、思政“金课”既是思政课现实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发挥主体性的迫切需要。
思政课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内容和显性途径,直接决定了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因此,把“活”贯穿思政课始终是打造思政金课、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