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学促进高校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01-08冯玉文

关键词:传授批判性思维

冯玉文,火 源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

高校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工程”的重要部分,应该如何为创新做出贡献呢?从长远来看,科研创新要靠高校教学这个基础工程的支撑才能有希望。因此,如何发挥好高校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特别是对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成为非常重要而且迫切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改善教学的环境。具体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操作:一是实现知识面前师生平等,二是把方法的传授作为教学中心。

一、祛除尊卑观念:建立师生平等的创新文化氛围

传统的教师非常强调三尺讲台的权威性,《礼记·学记》以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1],这种认识或许适合传授经典知识的中学,对于以探索知识为目的的大学则显得不合时宜。正是秉持这种师生不平等关系的教师擅长采取灌输的方式,不管学生的兴趣和感受,强令学生“记住”知识点,不能鼓励学生养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其结果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起始年限越来越上移,不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本科生越来越罕见,就是在硕士生中也不常见。随着硕士研究生持续扩招,不少尚未具备研究能力的学生也进入研究领域,加大了硕士创新能力培养难度的同时,也影响了博士生的总体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科研能力下滑的原因之一。面对学生缺乏创造力的现象,有人提出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上台讲课的环节。但这样做只有少量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而且会使本来课时就很紧张的教学更加低效。有人则认为创新属于高级人才的事情,提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放弃精英教育,甚至主张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其实,即使高校培养的是普通公民,也需要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在现代知识社会,知识更新迅速,如果学习力不足、更新知识的动力不足、创新力不足,学生走上社会很容易被淘汰。因此,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应该坚持把创新教育放在首位。悲观和“玩票式”的小改革都不能改变现状,比较切实的方法是真正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这种平等建立在尊重知识的前提下,弱化教师的权威,营造热爱知识、探寻知识的氛围。

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是灌输式教学的根源,这是很多学者的共识,因为“填鸭式”教学本就建立在师生不平等的关系上。教师被认为掌握着真理,被看做万能的指导者,所以拥有无上权威。学生在权威面前只能等待灌输,很难发挥创造能力。

虽然已经有很多改变传统师生关系的尝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目前的教学法改革大多还是在旧框框内改革,它的改革目的无非是引导学生进入到那种等待状态,以便接受教师的灌输。其实,填鸭式教学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背后的文化。中国的科学文化存在一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问题,即不注重探寻知识的过程,而把最终结论当做“真理”来加以灌输。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误以为科学就是一系列“真理”,所以拒绝质疑。首先,这违背了科学精神,因为科学应该是追求真理的活动,“科学只能逐渐接近而永不能达到那个大家公开寻求的真理”[2],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的往往是“假说”,而既然是“假说”则不得不等待后人的质疑。其次,“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方式也违背了现代教育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真理达到的地方,科学就止步了。现在的教师恰恰是真理的化身,因此他的权威地位恰恰阻碍了学生走进科学,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所说:“迷信权威是科学的敌人。”[3]

要改变科学文化方面的错误观念,需要从高校各方面工作入手,点滴改革,逐渐形成探求知识的风气。形成风气的重要基础就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在认识上澄清:大学中传授的知识不仅有某些“真理”,也有大量等待检验的假说。师生都应该认识到彼此在探求知识的工作中具有同等的地位,教师不过是比学生程度高一些的学习者而已。因此,教师不必以为在课堂上不能犯错,学生也不要指望教师在课堂上“完美”。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展示追求知识的姿态,而不是自以为真理在握,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了:之所以要学好基本知识(主要是那些“问题”和“假说”),是为了能与前人对话,获得平等讨论、相互质疑的平台。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主体的交互合作,才有开放的探究活动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一旦建立起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营造了对错误宽容的环境,学生就会更加尊重知识,渐渐加强批判思维,自主建构知识,并为了合乎理性地辩论,而准确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习惯于良好的学术讨论机制,为全社会学术讨论环境的改善增加一份力量。期间,教师也会因为尊重科学知识,显示真正的自信和人格力量,从而赢得学生真心的钦佩和尊敬——这正是保证学生能通过模仿学到隐性知识的前提[4]。

二、以传授方法为中心:提升创新能力

主张弱化教师的权威,不是要放弃教师的引导作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不等于教师要放任学生的兴趣。如果课堂上只讲学生有兴趣的内容,结果应该传授的知识没有传授,最终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教学并重”的建构主义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刚刚进入高校的学生要进入专业领域,还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么,课堂上究竟教什么?教师应该以方法和诀窍作为传授的中心,即在课堂上介绍一些重要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授学习的方法、形成观点的方法、批判性检验已有见解的方法,而不是把现成答案交给学生。以方法为中心可以实现高校教学“知识内化”的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文学教学以提高阅读欣赏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所以文学阅读是文学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有学生虽然毕业于文学院,但是中国“四大名著”竟然没有读过。不读传统经典的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读现代经典的学生更是比比皆是,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没读过《子夜》。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与就业市场更好对接,而增加的大量课程压缩了文学课的课时,也压缩了学生课后阅读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讲授没有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没有激发创新思维。

有些教师一直督促学生阅读作品,但是收效甚微;也尝试通过讲述作品中的有趣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诱使学生阅读,但是因为学生不得其法,仅仅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产生的一些感受与理性分析有很大距离。如果不知道如何升华自身的感受,或者继续死记硬背那些教条,或者满足于低水平的阅读,很难达到专业水平,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学生们虽然读过了经典但是没有什么效果,久而久之就会有挫折感,甚至失去阅读兴趣。

如果教师讲解一篇文学作品,学生只有一篇的收获。如果学生受益大多要靠天资和机缘,无法保证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那么这种灌输方式是低效的。相反,如果老师注重方法的传授,在课上解读文章时,注重把方法也传授给学生,并指出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学生有所凭借,感到受益更大,可以达到以一当十,以少总多的效果,在课时压缩的背景下,能够使效率最大化。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相同的道理。

现代文学专业资深教授温儒敏先生曾提出:大学文学课程可以不以文学史为主[5],确实很有道理。代替文学史知识作为文学教育中心的应该是学习思维方法。比如,在分析小说时,不是把现成的角度和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从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和哲理层面分别进行分析,演示如何分析作品,如何选择最具阐释力的角度,使学生们的阅读变得更为自信。

当然,文学的精神因素是超越技术层面的,但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却可以消除学生通向精神世界的阻碍。因此,在高教大众化背景下,特别对于初入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方法和技术的传授是不能缺少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好奇心,引向创新思维的基础。

除了各种专业的方法以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传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批判性思维方法。在号称“创新之国”的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批判性思维方法的传授,围绕批判性思维方法出了很多书籍,以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来讲就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批判性思维丛书”(包括布朗和基利写的《学会提问》,Diane F. Halpern写的Thought&Knowledge:AnIntroductiontoCriticalThinking,埃尔德《批判性思维》等七本),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写的《批判性思维工具》,布鲁克·诺埃尔·摩尔和理查德·帕克写的《批判性思维》,Bowell和Kemp写的CriticalThinking,Cottrell写的CritucalThinkingSkills等书,而且一版再版,在大学里发挥很大作用。美国大学生一开始也与中国大学生一样习惯于人云亦云,差别在于美国高校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方法的传授,所以美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迅速。

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探讨知识,演示探讨知识的过程,传授各种相关的方法。那么学生将学会寻找前人成果中的问题和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并自己选择答案,创造出更多创新成果。如果学生都成了自主学习者,那么课程也不会令人生厌了。

有人会说本科生刚刚进校尚缺乏基础知识,适合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吗?这个疑虑是不必要的。一旦建立了理性探讨的氛围,一旦学生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他们参与理性的讨论,就会遵从讨论的逻辑,将自己的看法建立在可靠的知识背景上。于是,他们会凭借自由感带来的自信更潇洒地学会在工具书中找到那些知识。可以说: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将会带动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教师来说,降低权威和传递方法这些新要求都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包括科研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被学生质疑而心平气和的修养,爱知识的风度,同情和理解别人的人格光辉。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也客观上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虚心向学,更新知识体系,而不是一本教案用一辈子,对学术创新毫无兴趣。

教育创新是个浩大的综合工程,不是上述两个方面所能涵盖。本文仅仅针对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技术性设想。如果能够在高校形成交流探讨的文化氛围,树立创新的学风、校风和社会风气,可以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打好基础,促进高校发挥更大的创新功能,更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传授批判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思维跳跳糖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传授技艺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