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2020-01-07梁凤娜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辐射专业发展教师

【摘要】本文论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有计划地组织“共学”活动,如课程标准研读活动、“好书共读”活动等;采取“导教”培养措施,形成新、老教师“结对子”的“导教”形式,实施阶梯式的教师培养计划;给予教师专业的“引研”指导,通过教学反思、课例研究、课题研究等方式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采取“辐射共赢”的方式,通过校际结盟、送教下乡、主题沙龙等途径推广研究成果,为教师搭建锻炼、展示的平台。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共學 导教 引研 辐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80-02

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着学校的内涵发展,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有不少教师出现了职业怠倦现象,对教育教学研究没有热情,不愿意大量地投入研究的精力。对此,我校一直在寻找一条更快、更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近年来,我校开拓创新,探寻出一条集“共学—导教—引研—辐射”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唤醒教师的使命感、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

一、共学

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但也难免出现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基于此,我校采取组织教师“共学”的方式,让教师从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从观念上转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首先,我校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我校将理论学习的时间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中,将阅读活动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开展教育实践、课例分析、撰写教育叙事等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校园成为师生乐于读书的地方,使阅读成为教师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次,我校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当前的教育形势,有计划地组织主题学习活动。一是进行课程标准专题学习。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我校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共学课程标准,使广大教师加深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二是开展“好书共读”活动。教育科研需要理论作为支撑,没有理论作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因此,我校每学期向教师推荐好书,加强阅读引领。教师在阅读中会产生新的思想、观点、方法,当他们将这些新的思想、观点、方法与实践有机结合,无疑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教育教学智慧。

最后,我校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到教育先进地区跟岗学习或组织教师在网上观看优质课、相关讲座等,多渠道扩大教师的学习渠道,使教师增长见识。教师在听课中学习、领悟,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写出教学反思和心得体会,择百家之长丰自身之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既精准地开展教研,让教师及时地得到相应的指导,又让教师共同学习、研讨,不断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二、导教

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强校、兴校的保障。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我校实行“导教”的培养措施。

我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在教学、科研上业绩突出、经验丰富的导师,形成新、老教师“结对子”的“导教”形式,为教师成长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在教师研修中,对培养对象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进行定期辅导,让培养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在“结对子”的基础上,实施阶梯式的培养计划,制订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1+1+N”模式,即“1名特级教师或者名师+1名骨干教师+N名青年教师”,发挥学校现有最优资源——特级教师、名师、特备人才的辐射作用。如,开展“同课异构”系列校本教研活动的具体流程为:以年级为单位,选好课例,分别由骨干教师带领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段学情分析;由青年教师进行说课;两位青年教师分别展示同课异构课堂;与会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评课及写教学反思;特级教师、名师就活动过程的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点评指导或做主题讲座。这样的教研活动既有利于教师切磋交流、探讨规律、实现目标,又能让教学异彩纷呈,还有利于教师各显本领、各展所长,进行实效指导,和特级教师、名师面对面地交流是特别有效的教研形式。

三、引研

“引研”即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如果教师没有得到专业的“引研”指导,单凭个人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容易偏离方向。为此,我校通过教学反思、课例研究、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让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深化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以教学反思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在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我校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进行反思,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认真地进行,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时也需要教师之间合作进行。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后写教学反思,不仅要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还要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不当的教学行为、不良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填补漏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我校在特级教师的引领下,以课堂为主阵地,抓住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每周开展课例研究活动。首先,明确研讨的课题,教师个人写教学设计;其次,教研组内教师对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集思广益,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设计;再次,教师代表试教,其他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每位观察教师有具体的分工,落实具体的课堂观察点,课后观课者再度集中讨论,就观课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最后,修改教学方案,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共享成果,并进行教后反思,学校教研组对研讨过程的资料进行汇总。整个过程,教师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少教师以此为契机,写论文发表。

通过不断探究、实践,我校逐渐形成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大致分成4个环节,即“导读通灵—探新思慧—融练于趣—悟学悟美”。教师运用该教学模式,在各级赛课中崭露头角,学生的素質稳步提升。

(三)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研究和实践是有机结合的。研究是教师专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践则是教师将研究结果加以应用、反思、改进的必要途径。教师申报课题,为自己的教育研究设立研究目标、内容,是他们开展教育科研、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出于完成课题研究的需要,教师必然要查找相关专业书籍,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加强与研究伙伴的合作,开展综述分析,对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制订具体并符合科学规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无疑会大大地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研究能力,有力地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四、辐射

在多年切实的科研工作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校采取“辐射共赢”的方式,通过校际结盟、送教下乡、主题沙龙等方式,推广研究成果,同时为我校教师搭建更多的锻炼、展示的平台。

首先,校际结盟,形成发展共同体。我校与兄弟学校“结对子”,和联盟学校教师一起建立研修团队,定期与联盟学校开展联谊式的教研活动,包括骨干教师分享教育教学技能、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等,使骨干教师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在全校和联盟学校中进行推广,做到资源共享,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其次,送教下乡,搭建共赢平台。我校定期以课会友,把优质课送到一些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让农村学校的学生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带动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同时,也为本校教师的成长搭建锻炼的舞台。最后,开办主题沙龙论坛,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我校邀请本地区的骨干教师集中共研,定期以沙龙形式举办教研论坛。与会人员根据本地教育实际,定好相关主题,围绕主题各抒己见。我校通过以上方式,实现“以实际行动培养一个名师,带动一群教师,共研一个课题,推广一项成果,辐射一个片区”的目标。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将继续探寻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我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作者简介:梁凤娜,女,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参加玉林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辐射专业发展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说说医院里的那些“辐射”
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某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对策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