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20-01-07陈丽萍
【摘要】本文论述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提出关注语言形式、注重语言积累、引导品词析句、开展综合实践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语文素养 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04-02
部编版语文教材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编排,且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以识字、课文、日积月累、综合性学习、书写提示以及阅读链接的形式呈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低、中、高年级分别以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诗词、古代神话等内容出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语文课上成单一的“文化课”,而是应该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光大。因此,教师应始终把语言运用这一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亲近文化、体验文化,进而传承文化。
一、关注语言形式,感受文化内涵
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新鲜、丰富的语言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发现这些语言形式,以帮助学生找到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中关键语句和作者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认识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时,文中爸爸的话“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很多很多人”这一短语在文中多次出现,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千人糕是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就要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把“糖”是需要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做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再随着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种甘蔗的、种甜菜的、榨汁的、熬糖的);然后,让学生说说我们想要吃上一块米糕还需要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最后,教师板书(包装的、送货的、促销的),并在学习“劳”字的时候,把“劳”字的小篆体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结合小篆体的特点,学生对“劳”字背后蕴含的含义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感受和品味,才能让学生自然地获得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知。
二、注重语言积累,积淀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温儒敏指出:“学习古诗文不必像学其他课文那样过多地关注和概括什么主题思想之类,不必做琐碎的分析,我们要的是‘浸润式学习,通过诵读以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到作品的氛围中,在具体的感悟、体味和想象中,让学生自然吸收文本那独特的情感表达,欣赏那独特的音韵之美。”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拔高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尤其是在低段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过多、琐碎的分析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爱上优秀传统文化。
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绝句》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黄鹂、翠柳、千秋雪、万里船”等景物图画,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景物图画贴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借助这首古诗,自己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最后,让学生模仿《对韵歌》的形式玩对韵游戏。在对韵游戏过程中,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和画面之美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头脑中。这样教学,教师不需过多的解释,学生即使说不出美在什么地方,但是这种美已自然在学生心中沉淀,这种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另外,“日积月累”作为部编版语文教材最集中、最能层次性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栏目,它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具有自成体系的特点,它所有的内容都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在诵读这些古诗的同时自然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中《二十四节气歌》里面的内容博大精深,包括了习俗、养生、农事、物候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日积月累”板块时,教师要让学生以积累为主,无需向学生过多地灌输一些知识。积少成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自然在学生心中发芽。
三、引导品词析句,体验文化意味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不少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把握文化与语言运用的平衡点?怎样才能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以凸显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注重激活学生的言语经验,避免枯燥地向学生进行文本的分析和概念的讲解,而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鲜活的、丰富的语言文字,以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深深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受到文化的熏陶。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读古文,然后重点对“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反复品读。在学生读完以后,教师让学生比较阅读“树在道边多子”和“树在道边而多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比较阅读,学生发现:这两句虽然都是说树在道边多子,但是后面一句加上“而”字以后,有着“竟然”的意味,也就因此判定“此李必苦”,由此可以看出王戎对路边李树得出的结论是他仔细观察、细心思考的结果。由于“此李必苦”是王戎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得出的结果,因而在读到这儿的时候要注意停顿,需重读“而”“必”二字,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王戎此时才七岁就有这样的见识谈谈感想。在朗读的时候学生会自然对王戎产生敬佩之情。一个“而”字的品味阅读,把朗讀时的语气、语文要素、人物品质、情感体验等内容都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从而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得到了统一,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开展综合实践,促进文化表达
部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年级下册都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三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安排的综合性活动都是跟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分别是“中华传统节日”和“遨游汉字王国”,由此可见部编版语文教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综合性活动引领学生回顾和反思,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采取嵌入式结构,与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三线并行。五年级下册的综合性活动主要是以大单元的形式出现的。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应整体规划综合性实践活动,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要想完成一份学习报告需要做哪些准备;其次还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材料的表层含义是什么,从而引领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比较和梳理,使学生明白学习这些阅读材料的基本方法;最后让学生在互文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对阅读材料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就这样,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搜集资料,并运用互文阅读法,促进了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阅读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语文教师关注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每一个学习过程,可以丰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表达,最终提升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传承文化,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陈丽萍(1975— ),女,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