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作业要避免应试化、形式化、功利化

2020-01-07杨阳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课布置

杨阳

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强调,学校要把文化课作业减下来,但是体育课作业必须加上去,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长期以来,受重文轻体传统认知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课程作为“副科”被边缘化,随意挤占、挪用、停课的现象时有发生。2018年教育部《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全国有44.3%的学校没有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体育课动辄被占用,其背后凸显的问题是青少年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学生享受不到运动的乐趣,感受不到体育的魅力。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有丰富的营养、充足的休息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新时代的体教融合理念,把“教会健康知识、教会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专项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三项任务,为教师布置体育课作业指明了方向。

“体育课必须布置作业”一经提出,颠覆了人们的认知,随即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学校布置体育课作业的初衷在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布置体育课作业,必将对增强学生体质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体育课作业的落实难免存在诸多困难,甚至衍生负面效应。如学生体育训练实现了常态化,但容易陷入应试的怪圈:中(高)考考什么,学校便教什么、便布置什么作业;体育课作业需要在校外完成,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责任便落在了家长身上,家长能否有效配合,作业是否“走过场”,等等,都是值得相关部门、教育工作者深思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布置体育课作业,是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需要,应当避免“应试化”。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作用不仅在于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在塑造品格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运动一旦与考试挂钩,教育工作者要理性地看待体育课程,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等痼疾。学校方面要重视体育课程开发,严格体育教学管理,把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并使之常态化。教师布置体育课作业,既要符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注意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要设计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作业,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健康的知識、基本运动技能,使加强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的理念深入学生内心。

布置体育课作业,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需要,还应避免“形式化”。目前学校每周固定开设两至三节体育课,但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学生要在课堂上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是有困难的,尤其是课堂练习时间不足,学生运动处于分散的状态。因此,教师布置的体育课作业应难度适中、数量得当,不可盲目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布置大量的作业,导致体育课作业“走过场”。除了布置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辅助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如篮球课的投篮、传球),还要有针对性地布置巩固练习。教师应及时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应完善课程体系,开展线上线下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获得教师的专业辅导。

布置体育课作业,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指导,更要避免“功利化”。无论文化课作业还是体育课作业,都需要有家长的监管,特别是体育课作业要在校外完成,落实体育课作业的责任自然转移到了家长身上,如果家长无法有效配合,体育课作业也难以取得实效。社会上各种体能班、技能培训班种类繁多,但这些体能班、培训班品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家长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一辨别各种培训机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此,学校要引导家长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布置体育作业不是要求每个孩子在运动项目拿满分,也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成为体育健将,而是让孩子学习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培养热爱运动的意识,家长应尽量减少非必要的校外体育培训支出,避免陷入功利化的教育目标。对学校布置的体育课作业,家长应高度重视,自觉履行监督责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带领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等,既增进了融洽的亲子关系,又培养了孩子运动的积极性,同时确保孩子的体育课作业按质按量完成。

各部门、各学校应以布置体育课作业为抓手,深化体教融合目标,突出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勤于锻炼、强身健体,切实提高身体素质。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课布置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