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的探索

2020-01-07

关键词:俄语校企一带一路

王 洋

(黑龙江工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一带一路”是以“合作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倡议,是我国联系周边及沿线国家,借助这一区域发展和合作的平台来加深双边或多边关系,实现经济合作、政治互信、文化包容以及利益共存的伟大构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和社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随着我国和俄罗斯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国家和社会对俄语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发生很大改变,用人单位对俄语人才的着眼点也从理论知识掌握的优劣程度变成了是否具备将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这一点,纵观国内外高校对俄语人才培养的定位就能看出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了“应用”上。

一、高校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简单地讲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有机联系。对高校而言,校企合作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中去的一种必备方式;是高校将人才培养和市场接轨的一个必然模式。对于企业而言,高校不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和前沿信息,更会成为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助力。此外,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够提前接触到高校的优秀人才,加以培养并合理利用,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更减少了不必要的花费,从而完成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校企合作是“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最佳方式。校企合作不但可以使学校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还可以大大缩短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校企合作不但有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国内俄语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俄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并不多见,主要是文科专业所限,合作的范围也比较窄。俄语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多见于国内外的高职院校,国内普通高校在这方面表现不太积极。从近年来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俄语专业合作范围仅限于经贸、旅游、人力资源等几个领域,涉猎面较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社会需要更多俄语方面的专业人才,比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等。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于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渐重视起来,也积攒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三、俄语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俄语专业从事校企合作的经验看来,俄语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合作始终“不温不火”

(1)国内的对俄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

俄语专业与国内对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发现,国内对俄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认识不足,企业的着眼点始终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和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认识到高校优秀人才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

(2)校企合作中的不平等现象

就俄语专业而言,涉俄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始终不高,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始终是“剃头担子一头热”。部分涉俄企业对于高校前去实习的学生,仅仅把他们当作廉价劳动力看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习实践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和俄语专业对口的公司又比较少,可选择的不多;不对口公司即使可以实习,但由于专业受限,学生也无法真正得到锻炼。

(3)与境外企业的合作开展艰难

高校俄语专业和境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始终举步维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根据俄罗斯法律,外国学生在俄境内兼职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俄企无法接收中国学生实习;二是鉴于俄罗斯食宿标准较高,驻俄的中资企业接收实习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要求学生食宿自理;三是学生对于实习企业的环境也有挑有捡,有意向接收实习的企业,由于位置较偏,学生去的也不多。

2.高校与对俄企业合作缺乏配套设施的支撑

校企合作没有配套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内容的配合,始终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企业真正用到的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脱轨,也是俄语专业校企合作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没有实际意义。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早让学生接受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尽早认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手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还能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效结合,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还可以认识到学习的可贵,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四、俄语专业校企合作新思路

传统教学和知识体系始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的灌输与掌握上,对于应用方面始终比较薄弱,这一点更多地反映在俄语教学中,由于课时量、教师水平、教学设备等各种软硬件方面的限制,使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和实际应用始终处在脱节状态下,“学以致用”成为一句空话,只有打破陈规,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为了能够将校企合作推行下去,笔者根据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提出了新思路。

1.研究企业需求,制定配套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服务经济,高校应更多地寻求区域内或周边地区的对俄语人才有需求的企业,为他们进行定向培养。大部分涉俄企业需要商务信函、商务会见、法律条文方面的翻译人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这些需求,因为,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培养学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可以在本区域或相邻区域内走访对俄语人才有需求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明确其需求后,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既能从根本上避免由于盲目寻求合作,造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又能有效服务地方,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2.主动出击,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高校可以主动出击,积极和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寻找校企合作的突破口,以立项的形式,组织研究本区域对俄发展研究的科研小组,结合地方对俄贸易的优势与特点,针砭时弊,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争取由政府主导,高校教师带队,学生做辅助,专项研究区域内对俄贸易新思路,从而扩大对俄贸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政府在高校的参与下,可以对俄方的政策条文更加了解,对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模式更加熟悉,对涉俄企业的对俄投资以及俄方来华投资、合作等项目都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保证我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利益不受损害。

3.针对地方对俄企业存在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教师和学生组织专门的小组,帮助企业找出对俄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为对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语言培训、科研支撑等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教师指导学生创立小型的对俄贸易或服务平台,如,线上翻译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对俄贸易咨询平台等等,共同为地方的对俄企业以及境外的俄资企业提供服务,最理想的效果是把地方的产品推销出去,把中国的政策介绍出去,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积累对俄贸易的经验和教训。

4.深入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计划

高校教师应主动深入到企业,切实了解涉俄企业文化和需求,按照企业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校企合作计划。一方面,对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和权益给予制度上的保障,让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中,在实践中提供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不但能够带动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还能拓宽视野,把这些宝贵经验归纳、总结后,传授给学生。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高校教师的加入,可以结合社会形势和企业的实际状况,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另外,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培训员工,可以壮大高素质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校俄语专业对于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方面的探索,不但促进了高素质、高水平、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养成,还达到了高校和涉俄企业的深层次交流;实现了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他们今后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为企业制定具有“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配套的教学大纲和培训计划,可以为校企合作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辅助和支持,在实践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能力和素质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除了能够获得人力资源层面上的帮助,还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能够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能够实现企业利益,使企业获取更多利润,可谓“一举多得”。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旦成功,对于“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培养出更多、更强的能够振兴区域经济的俄语人才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

猜你喜欢

俄语校企一带一路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五反思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