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三维逻辑

2020-01-07杨红云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想

杨红云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

一、经典文本逻辑: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其所处的社会发展现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过程中,阐明了其生态观。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自然辩证法》 《地租论》和《人类学笔记》等著作中对生态思想进行阐发。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换言之,人即为自然界发展一定阶段之产物,从自然界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此时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不断为人的生产与生活提供最基本的资源供应。人类依赖于自然界。然而,这并非人类肆意妄为的措辞。人类若无视与自然同源之事实,忽视自然规律这一基本底线,仅将目光狭隘于自身利益,疯狂开发破坏自然资源及环境,则人类终将亲手把未来葬送。诚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2]反观现实,全球生态危机所凸现出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森林资源锐减、淡水供应不足、动植物物种加速灭绝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无一不在验证恩格斯的预言。

在《地租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3]从纵向维度来看,每一代人与自然资源之间不过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任何一代人都没有耗尽自然资源的特权,在自然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只有更高效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并且争取将更优质的自然资产留给后代,才有可能实现代际之间互相传承,永续发展。“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4]马克思认为如若将目光仅仅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效益则无异于焚林而田,竭泽而渔。人类应当着眼于事物发展的整体性,以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好创造财富与尊重自然规律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也指出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两者相互制约,它们的发展应该以一定的比例进行,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发展,导致比例失调,对两者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人与自然是一个物质相交换的过程,首先,物质由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而后由人类社会再进入自然界,形成一个和谐的交互状态方可实现循环发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到:“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 、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5]研究文本我们发现,马克思所提出的,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但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自然是有冲突的。在他们看来,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衍生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与自然相对立的。它打破了原始社会,人类无条件的去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和谐状态,也打破了农耕时代,人类将自然界作为直接劳动对象的一种非对立和谐状态。在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人类将自然界视为原材料的诞生地,为了生产运转、资本积累,毫无节制的索取,不断地消耗与破坏,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僵化,直至处于一种尖锐对立状态。所以,为了使社会回归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需要按照五形态的发展图式,将这种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通通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和方法论基础。承继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结合当今世界形势和中国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渐进生成。习近平提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坚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重视切实关乎民生需求的环境保护问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努力让它变成我们的“金山银山”,真正实现生态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双赢,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政治推移逻辑:十八大前的生态文明思想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密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许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此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社会不同时期环境发展现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接续进行探索,提出了相应时期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方针。以此为基础,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特点,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接续生成。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人类活动还没有对自然环境造成突出影响,所以生态环境问题并未凸显,但毛泽东高瞻远瞩,以超强预见力对生态环境格外重视。早于1949年,毛泽东在《共同纲领》中就提出“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的方针。1956年,毛泽东正式号召全国积极植树造林,早日实现“绿化祖国”的愿望。1958年11月,毛泽东还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全国18亿亩耕地实行‘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种农业作物,三分之一种草,三分之一种树,美化全中国。”[6]此外,在资源利用方面,毛泽东也有自己的思考,他提倡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保存一切可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注意节约,坚决反对资料浪费。他提出,保存与节约资源是我们利用资源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对于自然资源的平衡利用,毛泽东认为,对于别人眼中的“废物”只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就可以实现废物利用,而资源不断重复利用也实现了资源最大效用,这就体现了毛泽东生态思想中所蕴含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

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下的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邓小平在承继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接续发展。他继续提倡要大力植树造林,树立绿化祖国的意识,并且以身作则义务植树,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人大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义务植树节。1983年植树节邓小平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7]邓小平也进一步指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应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到不铺张不浪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此外,邓小平还提出我们应当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慢慢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着现代集约型发展。同时为了推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他还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诸如《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问世。

改革开放后,经过十年左右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都很突出,但是长期采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阻力。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逐渐阻碍了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前几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的基础之上持续深化,承前启后,不但注重强化人民群众的绿化意识,而且特别强调要推动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他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8]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还指出要向着资源利用率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努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资源不断消耗带来的愈发恶化的生态环境却长期约束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困境,胡锦涛将生态问题上升到了人类文明的高度,继续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要坚持下去。2003年11月,胡锦涛在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指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9]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注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双赢。他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主张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承继前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和实践智慧,在政治逻辑的助推下,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日渐生成。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第一次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写进政治报告,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像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保护促进人类发展的生态环境,必须切实建立起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来为环境保驾护航。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规范完善的生态文明思想无疑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想导航。

三、现实逻辑:全球生态现状

伴随着工业化的突飞猛进,生态环境问题已日益从一国走向多国而成为全球性问题。虽有程度之别,但生态环境恶化已然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隘口。总体来看,摆在人类面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资源普遍枯竭、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由此带来的极端天气增加、海平面上升;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与旱涝灾害、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地减少、物种加速灭绝等。世界性生态危机已经向全人类发起了挑战。

在当前世界性生态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在世界上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首先,我国目前仍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和排放大国,2018年煤炭仍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利用类型之一。近年来部分工业集中发展的城市大气污染异常严重,首当其冲的便是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发生次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都创下了历史记录。而且持续的雾霾天气会导致人体遭到各种不可逆的疾病侵害,这对人们正常生产以及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外,中国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地表温度增温速度高于同期世界水平,极端天气增加,高温、洪涝、干旱等风险水平不断增高,由此带来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的严峻挑战;人口增长过快,能源消耗量过大,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进一步加剧自然资源的匮乏;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社会发展难以为继。其次,生态环境爆发的各种问题之间相互交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加大。例如,当前生态环境严峻现状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直接会对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深远持久的危害,众多居民出于对自身合法权利的本能保护,便推动产生了各种环境群体性事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也日渐频发。据调查,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着年均29%的增速。这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之一。最后,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然实现了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来说,社会发展的目的即满足人的需要。生态环境的质量已经关切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思想上的精华,都是面对时代问题所做出的理性回应。习近平直面生态现实,做出理性回应,牢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追求,经过高度政治凝结,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各国应该共同为建设美丽和谐世界出力,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子孙后代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指出生态兴衰关乎文明兴衰,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始终,努力建设和谐美丽中国;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布局,给予生态更多的自我修复空间。同时表明开源节流才是一切保护环境策略的根基与最根本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正式向全国人民发起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号召。

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非凭空而出,而是在经典文本逻辑、政治逻辑以及现实逻辑的相互补充中渐进生成的。三维之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中华民族力争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同时,中国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也必将使世界受益。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