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育人机制构建
2020-01-07林林鲁菁
林 林 鲁 菁
(1.湖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2.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言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倡导新工科教育理念,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机制研究是建立长效育人机制的重要途径。
1 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育人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高校应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遵循教育规律,而高校育人机制构建也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的推进和创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育人机制无论在价值理念还是实践途径上都密不可分,在目标和内容上也具有内在统一性。
(1)基于国际化发展和国家新兴战略需求。基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和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倡导新工科教育理念和改革,工科毕业生将公平参与到国际工程师技能和水平竞争中。新工科培养目标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程人才,这不仅明确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主动服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确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的重大改革。
(2)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以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精神和能力培养,还应注重创新创业学生德育工作,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修炼道德品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3)高校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新工科要求工程教育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备沟通、工程伦理、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等人文素质标准,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任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4)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是塑造新型工程人才良好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包含知识水平不断提升和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也包括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并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和谐协调发展。
2 新工科背景下新型工程人才目标定位
2016年,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始于“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新工科相关概念、顶层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新工科构建的大体方向已经基本把握,即实现科学、工程和人文相融合,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新型工程人才在专业能力外必须拥有高水准的社会能力、职业素养、伦理道德、人文艺术等素质,具体体现为“六个更加”:更加具有家国情怀、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更加具备工程创造力、更加具备工程领导力、更加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更加具备国际视野及交往能力。
2.1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后,在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与专业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并取得一定实效和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不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遵循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规律,逐步明确“面向全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素养、能力的系统化育人方式。
2.2 新工科培养新型工程人才的目标定位
新工科概念提出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倡导新工科教育理念和改革,努力构建培养科学、工程和人文相融合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于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素养的系统化育人方式,不断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新工科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未来社会所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程人才,要求工程教育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沟通、工程伦理、团队协作、社会责任感等素质,能够成功将知识内化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科学、工程和人文相融合的新型工程人才。
3 新工科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育人机制的有效路径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体”“融合”“普及”将知识内化成综合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多维融合规划指导大学生创新精神、素养、能力的系统化育人方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3.1 思想价值引领创新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创新教育始终。从大学生本体微观层面出发,让学生们通过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素质教育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的道德实践。不能单纯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归结为一种企业家精神或市场化工程师精神,而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培育有理想、有情怀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展“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注重产品开发设计者的专注和执着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在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中国制造中找到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
3.2 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运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政策保障、师资保障、经费保障。一是政策保障方面,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工作定位、实施措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效运转执行;二是师资保障方面,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教师指导、专业咨询团队为创新创业教育注入动力;三是经费保障方面,设立学校学院专项经费与社会校友捐助相结合等方式,打破创新活动经费投入制约瓶颈。鼓励教师以教师重大科研课题为依托,将科研课题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成功率。同时,持续完善平台建设。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育人平台。
3.3 多维融合规划指导
一是加强长期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设计必须遵循创新创业活动规律,结合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按照创新创业科学标准和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二是注重积极引导。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宣传引导工作,介绍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科技竞赛活动的基本要求、获取高级别科技竞赛活动的方式等,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关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三是重点全面普及。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每名学生在一学年内至少聆听一场学术讲座,参加一次学院组织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撰写一篇科技研究论文或者科技讲座学习心得体会等。
3.4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企业实践是学校打造的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专业认证的实际需要。学院长期与手机设备、模具制造、汽车制造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持续深度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能促进学生职业成长和全面发展。学院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学生实践合作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在校企合作中创造新模式、开启新态势,以更好地实现“校企生三赢”。
在新工科视域下,将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科学、工程和人文相融合的新型工程人才,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只关注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培养,还应注重创新创业学生德育教育,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育人新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