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教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
2020-01-07袁娟
袁 娟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产城教融合发展是指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引领,以教育为支撑,实现产业、城市、教育互相促进与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园是紧随时代趋势应运而生的,教科研与产业园结合可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1 研究综述
产城教理论主要依据美国州立大学教授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z)创立的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model,TH模型),分析政府、产业、大学在不同阶段相互影响与合作的创新驱动机制,目前主要应用于建设创业型大学,以实现产教、城教、产城融合等。国外高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并且在产教融合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让学生拥有企业和员工双重身份,培养了具有高技艺的技术人员,为德国制造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法国的学徒制培训中心让学生和企业实现了双赢;英国将课程、实践和教学融为一体,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加拿大的合作教育通过让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来回切换,以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通过不同模式实现产教融合,并最终惠及了行业及城市经济发展。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产教融合,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产教融合从初步探索、发展创新到不断深化,现已成为现在高职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产城教融合最早始于2015年河北省提出要对产业园区、县城建设、教育园区进行科学布局,形成产城教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不少学者以产城教为视角,研究了产业园相关问题。如赖昀以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为例,从制度层面、教师队伍、学生群体及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层面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城教融合;刘旸、刘宗斌以邢台技师学院皇寺产城教园区为例,分析了技工教育产城教融合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彭清、赵培红以河北省为例,研究了产城教融合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在院校与产业园融合方面,贺传皎等对产业园区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周红莉认为应建立学校与产业园联动长效合作机制,促进教师跨界融合,推动高职院校与属地产业园区合作对接。在江门市产城融合方面,徐琪、章宜以江门产业园为例,提出了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建议。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与区域城市发展背景,以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对产城教融合下的产业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 科技创新产业园发展意义
2.1 提高育人质量
科技创新产业园是以学院为依托,通过将智力资源与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服务平台。通过引进社会企业资源,利用“厂中校”“校中厂”“现代学徒制”的方式让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助于推动人才供需对接,让学院成为粤港澳地区各产业人才蓄水池,实现人才与社会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2.2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创新产业园位于江门新会,而新会处于广东“一核”(珠三角核心)与“一带”(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属于大广海湾启动区,同时是江门都市核心区,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在该地理优势下,学院不仅能够向企业提供传统产业人才,还可以提供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人才,促进新会区和江门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并契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2.3 服务地方经济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作为地方性高校,该学院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现产城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源源不断地为地方经济输送了高技能型人才,提升了学院在地方经济中的参与度。学院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通过与江门市企业合作,实现人才与就业岗位的科学匹配,有助于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工业立区”目标。
3 科技创新产业园发展要求
在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产城教融合是关键。三螺旋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结构包含3种链条:产业链、政府链、教育链。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首先,城市不仅为产业、教育提供基础公共服务,还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是产教发展的基础,同时,城市发展方向和质量影响着产业与教育的布局;其次,产业是城市、教育发展的中坚支柱,没有产业支持,城市、教育缺乏依托;最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为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城市整体竞争力提升。
科技创新产业园发展以产城教融合为目标,需要做到以下“三个对接”。
3.1 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对接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数据,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共接收了39.08万名广东应届毕业生,占全省毕业生就业人数的82.65%,未来毕业生聚集大湾区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随着区域城市产业升级转型,原有的一些产业出现萎缩,新型产业逐渐显现,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学院专业与区域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匹配度,在专业设置上满足城市产业转型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3.2 培养目标与就业标准对接
社会需求与接受度是考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尺”。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着数量有增长但社会适应性较差的弊病,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在创建科技创新产业园中需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而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即毕业后就可上岗,实现无缝对接人才。企业是产业组成的重要元素,在人才培养中激发企业积极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就业标准对接是产城教融合的重要一环。
3.3 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对接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同感较低的问题。其除了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外,还存在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够密切或者过时的原因。实现产城教融合发展需要借助科技创新产业园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了解行业甚至实践的机会,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对接,构建一体化教学环境,让学生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成长。
4 产城教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创新发展思路
4.1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优化学院专业设置
首先,为了实现专业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要建立专门的学院调研机制,由专业调研小组定期对全国到区域经济形势、各类型企业、高职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熟悉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预测、结合各院校招生情况了解现阶段专业热点、专业萎缩和未来专业人才需求。同时,调研小组还需关注全国相关专业人才分布与从业态势、区域人才需求、本产业园专业人才微观需求、学生及家长的专业选择愿景等。
其次,高技能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人才培养的重点。学院应该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及内容。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共同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为江门市产业发展提出了方向。位于江门新会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可以基于现有的江门市机电、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及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显示、5G和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10大重点产业布局专业设置,形成以机器人产业为核心,融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产业孵化、市场营销、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科技创新园区。
4.2 加强校企共建,深化产教融合机制
根据学院产业园发展规划,将引进科研、企业研发机构10~20家,引进企业约50家,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江门市高端科创平台,每年培养各类人才约4000名,为城市产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产城教融合是以资源整合为前提,而校企共建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的重要途径。
(1)创新理念,集聚资源。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创新产业园产学研优势,积极联合政府、产业、企业、学校各方力量,以合作创新理念共创园区。同时,规划好产业园发展方向,做好引企入园准备,明确建设阶段任务及建设进度。另外,进一步完善产业园硬件环境,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全面快速的互联网覆盖、以及配套的企业生产设施等。为了提高企业合作育人积极性,可以考虑通过“政行企校”配合,为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扶持与行业支持,促进产业发展或转型,提高学院育人质量。
(2)共建教学基地,开辟企业课堂。科技创新产业园可以基于一定标准引入生产性企业,开启“企业进校、校入企业”模式,共同设立“教学工厂”“企业课堂”,让学生在学校就能直接进入校内企业真学真做;采取共建导师制队伍模式,引入企业技术专家,同时让教师参与企业培训与实践,打造企业与学院共同参与的“双师”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对于存在深度合作的企业,合作创建教学改革实验班、学徒班等特色班级,实现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教学基地管理中,校企双方要重视文化教育,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增强学生归属感。另外,还需完善教学基地运行体系,协调好学校、企业和学生间的三方关系,最终达到校企合一、协同育人的目的。
4.3 校企园融合,构建产学研长效机制
企业是经济体的基本细胞,是产业主体,其保持活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在校企园合作中通过构建产学研长效机制,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第一,学院应秉承“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理念,利用产业园平台吸引各企业进驻,形成集聚效应,建立以学院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平台;第二,加强与地区科研院所、企业等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建立双方互信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关系,促进技术攻关和科研合作,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分层次、分阶段的权责分配关系;第三,建立产学研阶段评价体系。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产学研信息平台,实现主体间产学研信息共享,从投入、过程、产出3个方面建立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及时关注投入产出效益,激励各主体不断提升产学研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