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办经济特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意义

2020-01-07

探求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济特区特区改革开放

王 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1]这一论述不仅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而且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孕育的“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的再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无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实践探索上都是一次伟大创举,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而且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但是,长期以来,研究经济特区往往从“中国共产党——创办经济特区”的主客体思维角度来展开,很少涉及经济特区的创办对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特殊意义。从经济改革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特区的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空间;而如果从政治角度来看,经济特区的创办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本身所经历的一次重大时代变革。因此,新时代,研究经济特区需要从特区发展的角度看到所创造的成绩,及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同时也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特区所蕴含的政治意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经济特区虽然不是“政治特区”,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思想觉醒、组织创新和精神升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的自我革命。这无疑是党之所以能够成功领导改革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所必须完成的积淀。

一、经济特区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觉醒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人的思想觉醒和解放。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伟大觉醒”的事件有三个,分别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改革开放。这三个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民族发展遭遇大危机或大挫折情势下发生的,激发人的思想觉醒,改变过去的思路和做法,作出政治选择,孕育影响民族发展的伟大创造,推进新的实践,在危机中迎来转机。经济特区是伴随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创办经济特区所推动形成的思想觉醒,不仅实现了经济特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为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道路的探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树立了“四个自信”,具有全局性影响和世界性意义。因此,如果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那么,经济特区的创办推动和实现了这次伟大觉醒。

(一)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

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觉醒,首先需要了解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2]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的决心直接来源于贫穷这一影响人们生活和思想的最现实问题。1987 年6 月,邓小平同志曾对此作出这样的描述:中国在过去的20 年时间里,“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2]事实上,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际,中国农村有2.5 亿绝对贫困人口,城乡人均口粮和城镇职工工资与1956 年、1957 年相比不升反降;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占比仅为1.8%[3]。正是基于贫穷对整个党和国家的拷问,才引发了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认知。

这种思想认知产生了两种影响:一方面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反思,特别是“左”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导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经曲折,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使党内外认识到以前的做法和思路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对此,邓小平同志经常论及,如“文化大革命”的作用“就是教育我们要改革开放”[4]“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改革的内容为什么那么广泛深刻呢?因为我们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2]。“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4]。

另一方面则是对改变现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思考。为扭转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困难,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1978年春夏间,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先后派出多个代表团和考察组,赴东欧、日本、西欧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访问。1978 年4 月19 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今后八年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的规划要点》时,邓小平同志插话指出:“政策上大胆一点,抢时间进口设备,是划得来的,得到的比付出的利息要多,问题是要善于去做……广东搞出口基地,要进口饲料,应该支持,试一试也好嘛。以进养出,进口多少,出口多少,要一桩一桩地算,加强经济核算,加强管理。”[4]党中央决心实行对外开放,打破封闭状态。广东省华侨众多、毗邻港澳,独具区位优势。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要求广东搞好宝安和珠海两个边防县的建设,利用自身优势,从港澳引进设备、资金、技术和原料等,搞来料加工和装配业务,扩大外贸出口。广东省提出关于搞好宝安、珠海边防县建设和外贸出口的意见,着手筹建大规模出口基地,获得国务院同意。随即,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1979 年4 月,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创办贸易合作区”的意见,希望中央允许在深圳、珠海和汕头等地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投资的场所。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对此表示支持。但是,对于具体名称,围绕贸易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尚未确定。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4]。1979 年7 月19 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50 号文正式下发,“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充分发挥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5]。

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生事物,之所以能够成功创办离不开思想的觉醒,冲破了苏联模式和“左”的路线方针的思想桎梏,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思想认知。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而事实上,经济特区的创办也正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实现的。

(二)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交锋

当然,在经济特区的发展过程中要真正实现一种大多数的思想觉醒离不开思想的交锋。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影响,无论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对试办经济特区这一伟大创举,阻力很大,疑虑较多,甚至一度出现非议之词。海内外人士对试办特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87年6 月12 日,在会见南斯拉夫外宾时,邓小平同志说:“当时我们党内还有人采取怀疑的态度,香港舆论界不管是反对我们的还是赞成我们的,也都有人持怀疑态度,不相信我们是正确的。”[2]时任副总理谷牧分管特区工作时,曾感慨地讲到:“特别是1982 年上半年,很有些‘秋风萧瑟’的味道。”[6]从当时的状况来看,导致对创办经济特区存在不同思想认识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关于特区的发展方针存在思想模糊。党中央明确经济特区的发展方针是以出口创汇为主,然而特区创办初期,过多强调发展商业,搞商品贸易,出现了利用特区优惠政策进口商品向内地倾销的问题,引发对特区发展方向的不同意见,导致特区形象受损。对此,党中央明确要求深圳特区要明确自身定位,坚持以出口创汇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三年内办成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出口基地。二是关于特区出现的走私腐败问题引起的思想质疑。在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新旧体制并存带来经济秩序的某种混乱和权钱交易盛行,引起民众不满;1989年以后,一些人借助反和平演变的政治要求,质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十三大确立的改革方向。对此,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2]“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推动了特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关于特区姓“社”姓“资”存在思想困惑。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些人对传入的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产生思想困惑,徘徊不前,“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2]苏联东欧剧变更使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因为苏联当年搞的就是市场化改革,结果市场把社会主义“化”没了,把一个强大国家“化”得四分五裂,中国难道还要搞市场化改革?于是,针对党的十三大呼之欲出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社会舆论中出现了一种强化计划与市场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本质区别这一传统观点的倾向。在改革处于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1992 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旗帜鲜明地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国改革步伐要加大加快。

(三)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自觉

以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为主要标志,党内外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已经形成基本的思想自觉。一是为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参考,统一了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的思想共识,也奠定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的思想基石;二是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思想境界,增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自信;三是开拓了经济特区建设发展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奋力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注入了思想力量和逻辑力量。

二、经济特区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新

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的社会转型是革命性的。在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的旗帜下,人们摆脱了对传统单位型共同体的依赖,获得了相对自主的独立存在,这种“人”的自身发展的变革在冲击原有体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再造体系,其中蕴含着不可避免的社会风险,但是,可以看到的是,经济特区的创办历程虽然转型深刻,却整体平稳而有序。创造这个奇迹的秘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新,发挥了既有组织的网络体系和功能以创造转型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又通过组织建设和组织网络覆盖吸纳新兴组织资源,实现了对传统组织体系的再整合、再组织,达到资源调控和组织性的有效聚合,为支撑平稳社会转型提供了基本保障力量。

经济特区创办历程必然引发社会的深刻转型。深圳是在经济特区建设中起步最早的,随着经济特区的发展,经济结构和交易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979 年深圳率先开发蛇口工业区,随后,建设上步、罗湖、华侨城等新城区,紧接着兴建南油、水贝、车公庙、八卦岭、莲塘等工业区,引进一批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在对外开放方面,开放蛇口码头、赤湾、文锦渡、梅沙、沙头角等口岸,发展金融业,引进日本富士银行、香港东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批境外银行。在体制改革方面,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行产权转让和破产,推动股份制,企业承包制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培育康佳公司、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中兴、赛格、中集公司等一批本土企业;鼓励和支持华为等民间科技企业发展。在引发经济结构巨大变化的同时,经济特区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就业结构、利益格局等的多元分化。同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不断对社会的原有组织体系产生重大冲击,也对党的组织建设提出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新难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党组织如何从原有的社会体系中走出来,重新定位自身与社会关系,并由此开发党组织的社会功能,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从而在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体系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市委就明确“要建设好深圳经济特区,我们需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把特区的党组织建设好。”[7]1982 年,深圳率先进行非公经济领域的党建探索,明确要求“涉外企业党组织的建立要与企业的组建同步进行。”[8]1985 年,深圳又进一步作出规定,指出:“对中外合资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权利、任务、组织设置、领导体制、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1991 年9 月,深圳颁布《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深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和反和平演变的坚强堡垒。”[9]1992 年,围绕中外合资、外商投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等领域的党建工作,深圳又制定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坚持精简、高效、兼职的原则配备中外合资企业党的干部,坚持业余、小型、分散、时效原则开展党的活动,按‘内外有别’原则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等,”[10]这些新的探索为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积累了经验。2015 年,深圳市委提出,“率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为特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党在深圳经济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委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各项成绩,最核心的是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未来,深圳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的‘深圳品牌’,打造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城市基层党建先行区,成为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的‘精彩样板’。”[11]

在40 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通过强化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建设、在基层社会的组织融合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既有组织的网络和功能,又实现了组织的创新,保障了社会转型的稳定有序。一方面,强化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建设。从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兴领域的全面成长与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市场主体。高度组织化的社会面临着社会多元主体普遍要求自主和独立的挑战。面对这一新挑战,深圳市没有采取原有“组织化社会”的建构方式,而是通过“社会的组织化”方式,既保持新兴领域社会主体的独立性,又通过党的组织建设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再整合。例如,深圳市根据不同类型的园区采取不同的党组织组建方式,将园区建设作为加强非公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措施,“全市309 个产业园区设立党委,建设369 个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园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带动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增至95%。”[12]非公企业、社区股份公司、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工作站等新兴领域的党组织建设有力地支撑了社会转型的有序展开。另一方面,强化党在基层社会的组织融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特区的发展,政党组织通过单位制架构融入社会各类主体的“政经社一体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党的组织建设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党的基层组织与转型社会的再融合。深圳市将社区作为重建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社会融合的战略空间,不断探索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从1992年6 月,启动村改居转制,2002 年开展“居站分设”社区体制改革,“2006 年底,全市55 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党工委,612 个社区都建立了党组织,管理党员13000 名,社区党组织组建率100%。”[13]深圳经济特区加强党在基层社会特别是社区的组织建设,为党联系社会、整合社会、调控社会提供了新空间和新路径。

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在创办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创新,既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组织支撑,也为党的建设积累了经验。一是在组建客体上,突破了原有党组织建设的客体范围,探索了新兴领域党建模式,拓展了党组织建设的舞台。二是在组建方式上,突破了“单位制”下的党建模式,探索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流动型的党建模式,率先开启社区党建等领域的党建工作。三是在组建效果上,团结和吸收了一大批非公企业的知名人士,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全面覆盖。

三、经济特区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升华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时代印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创造的很多精神成为推动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并深深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经济特区的创办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记录了一代代改革先锋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突兀崛起,成为时代的精神楷模,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

伟大的事业,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杀出一条血路来”,[4]否则,“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并将其上升为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原则。2018 年4 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特区精神进行了高度提炼,要求:“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40 年砥砺前行,经济特区凭借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担当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路先锋的重任,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事业。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在相当程度上,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精神的力量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经济特区要承载起“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的重要职责使命,坚定舍我其谁的信念、勇当尖兵的决心,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首先需要在思想和精神上实现跨越,以新时代特区新使命的实践形态标明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升华路径。

(一)在践行新时代特区新使命中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

理想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世界。在经济特区创办前的“莫衷一是”和创办过程中出现的“风波”“争论”,说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看清前进的道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特区建设仍然坚持“不是收,而是放”的战略,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和重要“窗口”作用,是敢闯敢试的结果,在更深层次上讲,这是理念信念的执着坚守。新时代,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必须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在践行新时代特区新使命中实现革命意志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14]经济特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思想交锋,又有利益博弈,如果缺少顽强坚韧的意志力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很难达到一代代改革先锋和特区建设者的生命高度。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不仅在战火中练就,而且在特区建设的过程中也同样能够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以及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 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新时代,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需要实现革命意志的升华,敢于较真碰硬,勇于破难题、闯难关,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头。

(三)在践行新时代特区新使命中实现艰苦奋斗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始终蕴含着攻坚克难的意志、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从蛇口“开山炮”的历史巨响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呼声再到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直到新时代的先行示范,40 年来,一代代特区建设者实现的每一次突破、取得的每一份成绩、扛起的每一项使命无不是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改革开放取得如此重大成就,在社会财富有效积累、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的今天,仍然需要一大批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特区人。新时代,经济特区要在高位过坎关键阶段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需要实现艰苦奋斗的升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推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在践行新时代特区新使命中实现精神自信的升华

特区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这种自信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自信。正是这种自信,经济特区才能率先打破路径依赖,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非常豪迈地指出:“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5]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必须要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自信。

创办经济特区已经40 年了。40 年的时光或许淹没了许多事情,但是经济特区对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意义,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在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觉醒,奠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石;在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新,奠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序平稳转型的组织根基;在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升华,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伟力。

猜你喜欢

经济特区特区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DC炫特区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