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开展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探究
2020-01-07杨占荣
文杨占荣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将学生分组,组内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使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化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使传统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能使互动交流更灵活,也能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散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现状
(一)分组不合理,组内成员协作性较差
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常常在划分小组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通常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简单地按照座位或者学生随意结组,这就很容易出现小组间能力不均的问题,常常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分到了一组,能力差的学生分到了一组,不利于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内成员间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无法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也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衷。
(二)问题设置不合理,合作学习功能欠佳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通常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学习,问题是学生互动交流的契机和线索,但如果问题设置不合理,过于简单,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浪费课堂时间,而开放性过强的问题很容易由于成员间的观点差异过大,造成组内成员间出现观点分歧,意见不统一的现象,从而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情境
语言文字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读者与作者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散文凭借丰富的情感内涵、优美的文字,一直以来都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想情感的熏陶,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感知散文的深刻内涵,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1]。比如,学习《背影》这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互动交流,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提供条件,如:文章中以背影为线索描写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往事,一红写了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次的背影?父亲对儿子的爱除了通过动作来表达外还通过哪种方式来表达?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在教师引导下积极通过小组合作展开交流探讨,轻松完成本篇课文的学习。
(二)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小组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是保障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在分组前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等情况,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确保在小组内成员间具有互补性、协作性,实现组内成员间的取长补短,同时,小组间能力相对均衡更有利于借助组间竞争,增强合作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以《济南的冬天》这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小组内成员以局部力量带动整体发展,发挥出团队协作的最大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评级机制强化小组合作效果
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评价机制对各小组及组内成员进行科学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能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评价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通过组间竞争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从而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体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2]。教师可以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比如《背影》这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合作学习过程,分享合作学习的体会,反思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对组内成员交流讨论中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进行分享,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体验。
三、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把控其有效性,确保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高效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同时,组内成员间优势互补,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