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设计有效节奏训练的思考

2020-01-07邓慧婷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
关键词:节奏感乐器节奏

文邓慧婷

节奏感不是理论性的知识,不能通过学习、记忆来掌握,只有参与、感受,才能体会。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感训练要体现实践性和参与性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到对节奏的体验中,用心领悟。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节奏训练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节奏,学习节奏,掌握节奏。

一、开展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魅力

音乐种类繁多,魅力情感鲜明,节奏的训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节奏的差异、乐器的声响和音符的变化去调用自身的创造力,去深入感知节奏和音乐,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同时,音乐教育在精神、心灵方面的积极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好常见音符等音乐理论知识,掌握节奏的快慢强弱及节拍的作用,在丰富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

(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节奏训练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进行能促进学生音乐基础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想象和思维能力,在训练中,学生会接触大量不同节奏的音乐,通过想象把握音乐的氛围和所包含的情感,从而对音乐情感产生良好的感知和共鸣[2]。同时,节奏训练能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

(三)是其他环节进行的必要基础

音乐由三大元素组成,其中,节奏占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节奏感较差,其视唱能力必然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音准问题和节奏问题,以多样多元的形式开展节奏训练,保障学生更具效率地音乐学习。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设计有效节奏训练的策略

(一)利用乐器感知音乐节奏

传统的音乐节奏训练以教师组织的拍手、跺脚为核心,此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音符节奏的理解,甚至会使学生对此音乐环节产生反感心理。因此,教师可借助乐器渗透音乐的节奏训,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此环节[3]。以“重温学过的高音与节奏”为例,章节内容包含了歌曲《我们的小乐队》,此歌曲为C调,4/4拍号,曲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圆号和大鼓五个段落的小节数及和声顺序一一契合,在节奏上保留乐器风格的同时巧妙形成互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融入乐器带领学生打出歌曲节奏,使学生感受到乐器与歌曲的融合。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制乐器,利用玻璃杯、硬币、石头和书本等物品敲打出节奏,在演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兴趣。

(二)利用肢体感知音乐节奏

肢体语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其融入节奏训练中,让学生在参与和行动中加深对音乐知识和音乐节奏的感知。以“多彩的乡音(四)”为例,章节包括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学习以及东北民歌、河北民歌和河南民歌《茉莉花》的赏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4首歌曲在节奏、风格、语言上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肢体去感知。为了便于学生的肢体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全体起立,在赏析的过程中闭上双眼,通过头、手和脚的动作感知和描绘出音乐的节奏、氛围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头、手和脚动作的幅度和快慢对节奏做出清楚的判断,从而大大提高节奏训练的效率。

(三)利用创作感知音乐节奏

教师在开展完歌曲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节奏进行大胆创作,使学生在参与和表达的过程中,切实体会歌曲的节奏。以“校园歌曲”为例,章节内容包括歌曲小鸟、小鸟的学习,此歌曲节奏轻松、欢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另一种动物为切入点进行歌曲的创作,包括小狗、猫咪、大象、蜗牛、麻雀……通过学生对创作的积极参与达到节奏训练的目的。

三、结束语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认识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以多样的手段整合节奏训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魅力,从而对音乐学科产生兴趣。最后,希望本文提出的策略能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猜你喜欢

节奏感乐器节奏
学乐器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乐器
轻快漫舞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